阿柏西普注射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2

阿柏西普注射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陈伟杰 尹彩虹

大庆市第五医院 眼科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采用阿柏西普注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康柏西普注射治疗,观察组为阿柏西普注射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CMT对比P>0.05,治疗后CMT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最佳矫正视力对比P>0.05,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4.00%,对照组为8.00%,P>0.05。结论:对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采用阿柏西普注射治疗的效果较为确切,并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老年性黄斑变性阿柏西普安全性效果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指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黄斑变性疾病,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患者可出现中心视力降低以及视物变形。黄斑为人体视网膜的重要区域,随着黄斑区病变的产生患者的视力水平不断降低,并可伴随色觉异常、眼前黑影以及视物扭曲变形等情况,该疾病的病因与遗传、代谢障碍、环境、营养失调以及视网膜慢性光损伤等有关,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阿柏西普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可对新生血管生成进行有效抑制,是对黄斑变性患者治疗的常用药物[1]。以下将分析对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给予阿柏西普注射治疗的有效性及其用药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常规资料

病例选取自2021年1月~2022年3月我院,均确诊为老年性黄斑变性,共计50例,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平均分组,均为25例,观察组(25例、25眼),男、女分别为13例、12例;年龄分布于62~87岁,均数(69.9±1.5)岁;病程9~26个月,均数(16.5±1.6)个月。对照组(25例、25眼),男、女分别为14例、11例;年龄分布于61~88岁,均数(69.8±1.6)岁;病程8~27个月,均数(16.4±1.7)个月。2组以上资料均有其可比性P>0.05。

1.2方法

2组患者均为其提供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前3天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1滴/次,3次/天,共计用药3天。治疗当天以碘伏溶液对结膜囊充分冲洗,维持平卧体位,进行眼球表面麻醉,利用开睑器进行开睑,之后以5%聚维酮碘溶液对结膜囊进行充分冲洗,准备1ml无菌注射器,抽取药物在患者眼角膜缘大约3.5mm处经由睫状体平坦部保持与眼球垂直方向进针,在患者玻璃体腔内进行药物注射,之后出针后利用无菌棉签对进针口进行轻压,叮嘱患者治疗后卧床休息,加强预防感染处理。对照组为康柏西普注射治疗,剂量为0.05ml,观察组为阿柏西普注射治疗,剂量为0.05ml,均为1次/个月,共计注射治疗3次。

1.3评价准则

(1)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之后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2)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情况。(3)记录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例如结膜下出血、眼内压增加、眼痛等。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数据标准差为(62bc0fcf70e7e_html_e650e1f908969261.gif ±s),数据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数据实施χ2检验,P<0.05代表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CMT 2组间相比

治疗前2组CMT对比P>0.05,治疗后CMT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1 CMT2组间相比(62bc0fcf70e7e_html_e650e1f908969261.gif±sum

分组

n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观察组

25

412.62±97.59

335.62±71.15

19.635

0.000

对照组

25

413.16±96.79

359.69±73.62

16.522

0.000

t值


0.936

10.027

-

-

p值


0.839

0.000

-

-


2.2最佳矫正视力2组间相比

治疗前2组最佳矫正视力对比P>0.05,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2 最佳矫正视力2组间相比(62bc0fcf70e7e_html_e650e1f908969261.gif±s

分组

n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观察组

25

0.15±0.05

0.29±0.08

6.362

0.026

对照组

25

0.16±0.04

0.25±0.06

5.153

0.031

t值


0.157

4.026

-

-

p值


0.209

0.039

-

-


2.3不良反应率组间对比

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4.00%(1/25),其中仅轻度结膜下出血1例;不良反应率对照组为8.00%(2/25),其中轻度结膜下出血、眼内压增加各1例。不良反应率2组对比P>0.05。

3讨论

老年性黄斑变性近年来在高龄人群中的患病率较高,该疾病具有一定的致盲风险,其危害性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着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病率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该疾病对于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影响。关于该疾病的确切病因还未能充分阐明,近年来研究发现[2]脉络膜新生血管的逐步形成与该疾病的发生有关,进而使得患者黄斑部出现水肿、出血以及炎症性渗出,与此同时视功能受损,甚至可造成视力完全丧失。对该类患者以往多通过雷珠单抗或康柏西普等进行治疗,该类药物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片段,与前一代产品贝伐单抗相比在结构方面较为类似[3],能够对新生血管生成进行有效抑制,有利于缓解视网膜的炎性渗出,改善黄斑水肿,与此同时能够维持视力稳定。近年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在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阿柏西普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该药物能够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进行结合,可进一步调低血管通透性,并可对新生血管生成进行有效抑制[4]。从本次的对比结果来看,观察组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以及CMT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表明,阿柏西普注射治疗的应用能够在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治疗中获得满意疗效,并确保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采用阿柏西普注射治疗的效果较为确切,并且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1] 颜智鹏,王成虎. 阿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J].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7):1253-1256.

[2] 潘妹,黄苏敏,王佳君,等. 阿柏西普对比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20,39(6):576-581,585.

[3] 唐文建,尹娟娟,赵宏,等. 阿柏西普治疗伴色素上皮脱离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J].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20,42(12):933-937.

[4] 邓凯予,黄珍,黄晓莉,等. 阿柏西普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合并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的疗效观察[J]. 中华眼底病杂志,2020,36(10):764-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