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科背景下,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2

新医科背景下,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梁艳 王庚

滨州医学院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民族以及国家进步发展的动力所在,“新医科”的推出,对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提出新的标准要求。因此,注重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成为当前医学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全文围绕“新医科”,对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策略进行探讨,以便于更好的推动医学事业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 “新医科”理念;创新能力;

为满足人民日益增加的对健康的需求,教育部提出了“新医科”建设,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断创新型的医学教育模式是”新医科“本质所在。“新医科”与传统以生物学作为医学理念的模式大不相同,它是将多种医学学科进行结合,注重“医学+X”教学模式,培养出大量的、合格的、具有创新思想的、敢于实践的创新型人才,为向社会输出创新型人才提供政策和条件保障,为创新型国家强国梦的实现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1. 不断创新教育观念

要想提升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不断创新教育观念。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据较为重要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独立性,从而将学生所具备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其次,教学时,教师将学生自身所具备的特长进行充分发挥,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渴求以及未知问题的探索,引导学生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新办法进行创新。实验课要为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基础平台。再次,教师要组织一些医学课题研究活动,确保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又有时间和精力共同参与到可以研究当中,调动学生对各种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并与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有效融合,进而使学生能针对某些问题进行自主思考、研究以及撰写论文。最后,教师要经常性的组织一些学术会和讨论会,为学生提供互相交流、探讨的机会,还可以创建课外科研调查小组,重视学生在科研方面的能力训练。针对课外科研调查小组,对其采用多样且具有较高灵活性的活动形式进行,将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贯穿到整个科研小组的活动过程中,使学生自身实操及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通过开展科研小组活动,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先进医学技术的机会,以及感悟到更多前辈的医学实验思想;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来解决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扰,运用各种实验手段为自己解惑,培养创新精神。

  1. 促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创新

现代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新型医学人才,因此医学院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医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改变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和方式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容观需要。

新医科为满足卫生健康行业智能化和新技术应用的新要求,要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创新原点,加强“医学+X”交叉学科的建设。我们需要研究如何积极推进新的教学模式,比如,在实际授课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除了要将基本知识、理论传授给学生外,还要注重学生思维开发,将一些好的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方式,提倡多用以问题为中心的 PBL 模式和翻转课堂模式,这打破了专业、时间、形式等方面的局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又能逐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创新思维和前瞻思维。要增加创新综合性课程,构建“专业理论课程+实验实践课堂+创新课程”的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比如理论与实验融会,基础与临床融会,第一第二课堂融会,校内与校外相融会等,既能加强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巩固书本知识的学习,又提高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作用,从而推进医学诊疗技术进步,优化医疗服务供给,引领医学模式转变。我们需要遵循医学知识内在生产逻辑,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方式,不断弥合科学与人文、微观与宏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缝隙,不断探索和满足未来医生新的知识结构,促进医学生在医学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深入融合,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推动现有医学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1】

三、重视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

创新思维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解决问题,而创新能力又是在不断解决实践问题中培养出来的。首先,要舍弃当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以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为目的,帮助其研究、解决在实践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2]。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科学研究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同时,这也是帮助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为此,医学生可以通过在社会实践中磨练自己创新意识,在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增强自身抗压能力,并且可以促使学生拥有坚定的精神意识,提高自身思维敏捷性。

为此,教师除了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外,还要注重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有效融合。例如,采用医学生导师制的教学方法,一位医学导师,可以同时对多名医学生进行学习、思维、思想等方面的指导,实现平等交流、相处、探讨所发现的问题,这样能使医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健康心理素质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不定时的开展医学生科学研究活动,在提升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方面有显著效果。

四、为医学生设立创新基金

建立完善的培养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规章制度,制定合理激励政策,学校方面要增加对其资金投入力度,为医学生设立专项创新基金,实现有目的、规划地开展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第二课堂活动。

例如学校可以组办以”科技文化艺术“为主体的活动,创建科技创新论坛,聘请相关专家举办讲座,来介绍学科发展的最新趋势。也可以进行组织各项学科的知识竞赛、发明创造小工具等比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了校园生活的同时,营造出良好的科技氛围[1],学校将这些活动都纳入到课堂考核体系中,或者是给予学分、物质奖励,并且要与毕业资格进行相关联;随着医学生对活动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学生之间公平竞争和互相激励,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优越感以及被认同的成就感,从而认识到自身价值所在。

结束语:在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医疗改革不断深入的进程中,“新医科”理念的推出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标准要求,所以,在医疗事业中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成为当前医学发展的首要任务。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准则,努力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和人文氛围,要紧密结合新医科建设,融入全生命周期健康观,不断拓展新医科核心技术和创新方法,带动新医科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不断深入与发展,引导医学生树立科技创新理念。


参考文献

[1]徐新洲.以“两融合”驱动“双一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0):70-72.

[2]安益强.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考评档案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08):20-21.

滨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医科背景下,提升高校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

项目编号:22-SKGH-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