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等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及其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2

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等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及其应用研究

赵吉萌

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江西省吉安市 343199

摘要:在国家政策和科学技术双重推动下,智慧校园建设成为高校信息化发展的方向。重新审视智慧校园的概念和功能定位,针对实践中智慧校园理解片面、资金技术保障不足、数据共享困难等问题,高校应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双重发力,完善顶层设计,健全运行保障机制,正视风险挑战,破解发展困境,探索智慧校园建设路径。

关键词:智慧校园;建设;信息化

引言

在5G网络通信、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下,现代网络、智能技术已经被运用到学校教育管理领域中,为学校实施跨专业教育、智慧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教育教学、教育管理从数字化过渡到智慧化,为校园教育改革、学校创新发展、探寻新方向 提供了先进技术、理念和环境。为了推动智慧校园网络建设进程、保障校园网络安全,学校和教师要紧跟技术发展潮流,运用主流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学校智慧校园网络建设。

1智慧校园概念分析

目前国家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校园的建设和发展。学校要想有效构建智慧校园,那么就必须要认识到什么是智慧校园。要想回答什么是智慧校园这个问题,那就必须要首先回答什么是智慧城市。所谓的智慧城市就是指在这座城市当中的信息化资源,通过为这座城市构建出多媒体网络信息平台,加强该城市的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整合该座城市有效的信息资源,从而建立起一个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以及智慧校园的信息化的行业和社区,从而有效实现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使该城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通过打造智慧城市,可以改变原先传统的人与人之间P2P通信的局限性,有效拓展到机器与机器之间的M2M通信。移动互联网加+物联网+通信网构成了整个智慧城市的基础通信网络,并且有效实现了城市内部信息资源的共享。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发现,学校在构建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其实就是构建智慧城市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校园必须具备三个最为根本的核心特征。第一,学校要构建智慧校园,必须要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学校内部的教职工以及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可靠且智能的信息服务平台与信息服务环境,基于学校内部不同身份主体的角色,制定出个性化的定位服务工作。第二,学校必须将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工作融入到学校的各个应用环节当中,从而实现学校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互相协同与合作。第三,学校在构建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智能感知环境以及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整合,从而使学校可以有效了解外部的市场信息,为学校与外部世界之间提供一个交流的渠道。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来讲,我国在进行校园建设的过程中,经历了校园网络化、校园数字化、校园信息化以及智慧学校这四个发展阶段。目前社会上的各个学校,所处的状态和阶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学校需要思考:构建智慧校园与原先传统的数字校园构建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这是构建智慧校园的工作人员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些人认为,构建智慧校园是我国数字校园升级到一定阶段的表现,也是我国数字校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所以从中可以发现,我国在进行智慧校园构建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数字校园的建设基础,数字校园的建设为我国智慧校园的构建提供了一个稳定、统一的网络基础设施平台,与此同时还加强了学校内部各个信息数据之间的共享。

2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等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及其应用

2.1智慧照明

智慧照明以照明系统为核心,以物联网无线通讯、智能感知、分布式智能控制技术为基础,构建了一套智慧环境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在满足照明需求的前提下,以智能化方式管理教室范围内的多个子系统,实现照明管理、智能应用、统一维护、业务闭环的整体业务能力。

2.2完善智慧型的社会服务内容

高校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中,要积极利用大数据的功能,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智慧校园的作用。通过应用大数据功能,提高高校师生在校园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便利性,为师生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及学习场所。高校是大量知识聚集的场所,在进行智慧化校园的建设时,在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中要注意其科学和合理性,在社会服务中充分体现信息化技术可以跨时空将信息进行传播的作用,从而可以有效提升高校的社会职能。另外,高校在发展中还需要不断更新和提升其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加强对信息化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力度,实现理论知识转化成科学成果,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3]。比如:学校在进行智慧校园的建设中,为了优化校园中某一项管理内容,组织相关专业的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和探究,进而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和途径。通过解决实际的问题,在经过实践之后,可以将师生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应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同时学生在为智慧校园贡献力量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所以在高校进行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完善其中的社会服务方面的内容,通过利用大数据的技术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并将取得的成果进行有效的推广和利用。由此可见,高校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公共科学以及人文素养,通过应用自身掌握的知识,推动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2.3重视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

高校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应的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高校除了要提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效率与质量,还要充分认识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重要性,加强相关安全防护技术的推广,加大力度,为高校安全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充分的技术保障。高校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中,网络安全管理人员要借助先进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切实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防止重要机密信息被泄露,使用过程中要对信息做好加密处理,如果需要进行网络数据传输,要利用计算机技术转换为乱码后进行加密传送,完成传送后再还原,防止信息被恶意攻击。

2.4关注网络设备优化,提高安全服务性能

在对当前智慧校园网络设备进行管理时,要制定明确的日常维护、更新计划,将软件、硬件设备纳入到运维优化方案内,确保网络通信设施的安全运行。同时,在应急保护措施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护软件设备。首先,要尽可能地避免洪水、火灾、地震给软硬件设备带来的威胁和破坏。其次,要对空气灰尘、电磁干扰、室内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再者,在选取设备供电系统时,要选取具备良好扩展性、可靠性的智能服务器,在满足设备运行状态的同时,保证供电处于正常范围。此外,在智慧网络的智能交换机设计上,要将三层职能交换机技术运用到系统中,有效连接各个校园网络端,免去划分校园局域网的步骤,还能在路由器运行速率过低的情况下保证网络通信正常。当前,我国诸多学校智慧校园网络建设,已经广泛运用了这一技术,使得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实现实时共享,传输管理效果也能得到提高。

结语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起着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目前,在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转型实践中,虽有理解偏差、资金技术保障不力、数据流通不畅、网络安全等问题,但智慧校园的建设发展势不可挡。高校应同时从管理制度和技术发力,完善顶层设计,健全保障运行机制,正视风险挑战,破解发展困境,共享智慧校园建设经验,必能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冬梅.基于智慧校园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J].智能城市,2019,5(19):13-14.

[2]杨瑛霞,王静.智慧校园网络安全体系构建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