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2

构建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研究

张倩

河北省保定市生态环境局高阳县分局 , 071500 河北 保定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也持续提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影响之下,我国的农村污染问题愈来愈突出,农村环境保护成为振兴乡村经济、提高乡村生活质量的关键。对此,相关工作单位和人员应该引起重视,高度关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情况,并构建一套完善的长效保护机制。而本文首先叙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必要性,随后详细阐释构建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的具体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专业人士交流思考。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研究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愈来愈注重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工作,不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乡村振兴,力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而构建长效机制保护农村环境,是一项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方面因素的浩大工作,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影响。对此,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该引起重视,主动对农村环境保护机制进行长期落实和针对性优化,确保保护工作能够与具体的乡村环境情况联系在一起,提高保护效果。

  1.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快到稳的转型阶段,经济体量愈来愈大,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经济建设取得较大成就。在这样的经济发展态势之下,我国社会大众愈发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愈来愈关注生活质量水平。加之,经济的增长很大部分是源于资源的过分利用和开采,这些行为都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影响,尤其是对农村生态环境来说,更是有着巨大威胁。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的农村污染情况主要是生活污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工矿污染这几方面,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对这几方面进行针对性治理,很容易影响农村的可持续化发展。基于此,当前要想实现农村经济的振兴,要想带动农村居民走向幸福生活,积极对农村环境进行针对性治理,构建长期保护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构建机制体系之时,工作人员一定要考虑到农村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要找到一条适合当地农村发展的特色化道路,最终实现新农村的建设目标[1]

  1. 构建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的具体策略

  1. 要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引领的作用

农村不同于城市,农村的污染治理问题和环境保护机制的建设也不同于城市。对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引领工作,主动对农村问题进行针对性治理,不能够一味照搬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体系,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首先,有关部门应该发挥自身的职能,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责任细化,每个部门和单位都应该有自身的职责和要求,达到细化工作内容的效果,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力度。其次,政府部门不能够只依靠政治手段、法律手段来落实环境保护机制建设,还应该主动引进一定的市场手段,通过市场调节来引导农村居民保护环境,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同时,监督部门应该发挥好监督职能,提高监督管理力度和针对性。而管理部门应该突出长远意识,做好长期的规划工作,确保农村环境保护机制能够落实得长、落实得好,从源头上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大大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水平[2]

  1. 加强宣传力度

思想决定行动,只有在思想层面上引导到位,才能够确保后续的行动达到预期效果。而对于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的构建,有关部门更是应该引起重视,从思想层面进行宣传工作,确保社会大众都能够具备一定的环境保护理念。农村居民作为农村环境的建设者和保护者,自身的生存环境与农村环境紧密相连,若农村居民人人都具备较高的环保意识,能够从长远角度理解环境保护工作,就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环境保护机制的建设。对此,相关管理人员首先应该联系农村的基层党政部门,引导农村居民了解农村当前存在的污染问题,并详细描述污染会对农村经济、农民健康带来怎样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其次,光具备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够,还应该引导农村居民掌握一定的绿色技术,确保其在农作物种植和日常生活过程中有意识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化工污染和污水污染情况。同时,农村基层干部应该以身作则,不能够只注重乡村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长远经济,应该根据农村的发展方向和资源进行长期规划和制定,进一步突出环境保护工作的经济效益,使得乡村环境得到保护的同时也能够大大提高乡村的生产力水平。最后,还应该在乡村中加强环保教育工作,这类教育工作不仅仅涉及到系统性的学校教育,还涉及到渗透性道德教育、人文活动教育等方面,进一步丰富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使得环保理念能够被更多人所接纳[3]

  1. 加强经费投入,引进现代技术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和机制建设离不开经费的开支,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强政府统筹规划能力,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设置专项资金,确保后续的工作能够有资金扶持。而对于欠发达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更是需要引起重视,避免因为资金不到位而引起后续的工作障碍。而对于具备一定经济条件的地区,管理人员应该引导当地村民进行自我开发和建设工作,如打造旅游景点、生态旅游项目等等,力图通过环境保护工作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应该落实严格的奖惩制度,一旦出现乱排污的现象,应该及时对其进行针对性处理。其次,在构建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时,有关部门应该将社会资金引导进来,通过多元化资金牵引来提高整治效果,达到预期的管理效益。最后,有关部门和技术人员还应该发挥当前的技术优势,积极对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基础设施进行研究和调整,构建污水处理系统、无害化农业污染物处理系统,确保农业环保工作技术水平得到持续提高,进一步提高农村环保效果

[4]

  1.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的构建是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带动农民经济收入增长的关键。基于此,有关部门和管理人员应该引起重视,充分了解当前农村污染情况,并针对性地落实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同时,还应该在统筹规划、资金引导、技术研发方面重点突破,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机制的长效性和质量水平,帮助农村居民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朔.构建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探讨[J].2022(9).

[2]赵朔.构建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探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9,33(9):3.

[3]赵朔.从源头出发构建农村环保长效机制[J].中外企业家,2018(1Z):2.

[4]赵朔.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构建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研究[J].华章,2018,000(031):387-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