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7
/ 2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

李伟奇

新疆巴州焉耆县七个星镇农业发展中心 841100

摘要:基层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提高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质量,还可以保证畜牧产品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畜牧经济和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基于此,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

引言

在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开展中,要始终以畜牧农户为根本,通过多种切实可行的手段,提升防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断加强畜牧农户和工作人员的防疫意识,为完善的制度为理论依据,加强防疫水平和技术,实现新形势下基础防疫工作的全面发展。

1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预防动物疫病、科学处置染病动物、监测动物健康状况是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主要内容。作为与畜牧业、动物交易市场联系紧密的防疫工作,涉及到对引种、饲养、屠宰加工、销售、运输等多个环节的严格管控,并切实做好疫情预防及控制等工作。新形势下,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动物饲养、屠宰加工的规模显著提升,再加上当代公众对优质动物产品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可以在社会中形成追求优质动物产品、引领绿色消费的良好氛围,倒逼畜牧业经营主体高度重视动物疫病的防范,有效降低动物疫病的暴发概率。同时,防疫工作的优化改进能够实时化、动态化监测动物健康水平,以引种为起点对动物交易进行精准控制,维护动物交易市场的安全性。此外,防疫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可以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维护畜牧业经营主体以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现状

随着在各地开展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以及工作环节的不断优化,已有学者根据各地区的防疫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黄泽颖等基于家禽产业链视角调查并分析了广东地区H7N9的流行情况和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能的传播途径,并指出了防控工作改进优化的方向与重点。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飞速发展。吴建华等总结了传统防疫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无纸化防疫办法对昌吉州进行了动物疫情的监测,已完成病原学检测11212次,主要检测项目为口蹄疫、小反刍兽医、猪瘟、猪蓝耳病、禽流感和新城疫等;该研究解决了动物疫病防控难点,提高了工作效率。

3新形势下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改进措施

3.1打造健全的疫情报告制度

目前,养殖产业逐渐朝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方向转型,但基层地区的畜牧养殖仍以中小规模为主。由于养殖的物种多样化且养殖数量相对较小,对防疫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需要针对常见的疫病流行病学进行调查,针对各个养殖场中的疫情发生风险进行分析,并形成完整的工作记录。开展调查和检查作业的过程中,疫情排查人员与养殖户间应建立紧密联系,在有效沟通和全面交流的基础上询问养殖场中异常情况和发病情况,建立更加完善的动物养殖档案体系。畜牧兽医工作人员需深入基层了解养殖场的实际情况,保障疫情排查作业的有效性,进一步针对疫情的防范实况予以分析。此外,基层畜牧兽医部门还可以利用现代化互联网等工作手段,建立线上的沟通交流平台,借助网络平台为养殖户提供明确指导,使其能够及时处理紧急性的疫情问题,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对当地区域和畜牧养殖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3.2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进行全面宣传

在当前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推进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防疫宣传的不到位,不能从根本不上提升畜牧农户对动物防疫的意识,认识不到基层动物防疫的重要性,如果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展开得不到个体农户的积极配合和支持,那么会导致基层的防疫工作基本无法全面落实,相关工作展开困难,个体养殖动物产生的一些疫病难以第一时间发现并得到有效处理和控制,进而导致大规模的疫病产生。因此,在新形势下,开展基层防疫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加强宣传,有关部门要对这方面引起重视和关注,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比如,借助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通过人们常见的广播电视等形式、张贴防疫工作的海报等,提升畜牧养殖农户对防疫工作的认知,了解防疫工作不及时的后果。另外,还可以对基层农户进行定期的组织培训,宣传防疫知识教育,让养殖户掌握更多的现代化防疫理念和技术,和防疫部门加强联系性,对动物实施有针对性的监测,对疫病有及时的汇报,加强控制。

3.3 提升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的素质

对于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而言,防疫工作人员始终是最核心的推进力量,是保障基础防疫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坚实基础。因此,提升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也是主要的工作部门。要想建立一个高质量、高水准的专业防疫队伍,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要提升基层人员的专业素养,尤其是一线工作的兽医和检疫人员;其次要加强基层整体对防疫工作的重视,定期举行防疫培训工作,提升防疫人员的技能和专业能力,不仅要强调操作规范性,还要强化执法意识,完善和优化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的待遇,为其提供更多的保障,维护其个人权益,积极纳入专业化人才,保障工作有效展开。

3.4完善动物疫病应急处置体系

当发生动物疫情时,要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赶赴现场,为突破应急处置的时空桎梏,可以依托互联网搭建联合诊断平台,请省级、市级动物专家、防疫人员等联合确定动物疫病的类型及其发生规律,以此提高动物疫病诊断的时效性。同时,要做好疫情区域的隔离以及周边区域的保护,设立栅栏、标识牌等严禁车辆的出入。在此前提下制定出科学、系统且有效的动物疫病处置方案,对病死或染病动物尸体进行集中性、无害化处理,避免动物疫病的进一步扩散。此外,要落实动物疫病应急处置的责任制度,借助应急处置流程图找寻动物疫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如未按照规定及时接种疫苗、对屠宰加工环节的监督不到位、外来新型动物疫病等,以此为依据追溯相关人员的责任,实行惩罚激励措施,以此提升各方主体对动物疫病防范的重视程度。

3.5加强动物防疫部门的领导能力

动物防疫部门需要摆正防疫工作的位置,并且还需合理安排人力物力,以此满足地区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相关部门也需对防疫人员的职能和工作职责做出划分,此项工作需要结合我国相关防疫标准进行,以此构建相应的防疫预防方案,促进畜牧产业的高效发展,保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达成。除此之外,畜牧防疫工作还应该与当地各个区县防疫工作进行沟通,并且还需签署相关责任书,确保防疫工作可以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同时相关防疫人员的工作能力也需得到提升,确保在发生重大疫情时可以提供帮助,降低重大动物疫情的影响力度。

3.6提高检测水平

基层防疫站资金不足,防疫人员数量不够,防疫检疫设备落后是阻碍我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所以在基层动物检疫防疫工作中,应采用先进的疫病检测技术和先进的技术检测设备,用高新技术对疫病进行检测能够提高对疫病的监测效率。畜牧部门应依据当地畜牧防疫工作的实际需求,向财政部门申请畜牧防疫工作的专项资金,进行防疫基础设备的购置以及定期更新,以保证畜牧疫病的监测工作和防治工作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基层畜牧防疫站应安排专门人员对基础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以提高设备的准确率以及使用年限,有效预防疫情的发生。政府部门应该鼓励和支持年轻技术人员投身到基层防疫工作中,提高其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壮大基层动物防疫队伍。

结束语

要想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关键就是要控制好动物的病发率和疫病的扩散。在当前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主要面临的就是动物疫病问题频发,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仅会造成动物的死亡率提升,造成畜牧农户的经济效益降低甚至损失,更严重的话会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情况,影响市场经济发展。因此,要不断强化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把基层作为切入点,进行科学化防疫推进,有效保障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马振华.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03):38.

[2]李霞.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J].农家参谋,2021(05):129-130.

[3]杨玉芝.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J].农家参谋,2021(02):110-111.

[4]赵志.试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J].吉林畜牧兽医,2020,41(12):133+136.

[5]侯得荣.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J].中国动物保健,2020,22(03):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