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培训+定制培训”的员工培训模式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6
/ 2

“自主培训 + 定制培训”的员工培训模式探索

1 颜 雪 2 陈智勇

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储气库管理处 重庆, 401121 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 重庆, 400700


摘 要由于企业员工文化素质高低不同、理解执行能力不同,目前现有的员工培训已不能适应部分企业的发展需要,为解决培训目的不明确、培训计划不细致、培训设施不完善、培训反馈不完整等问题,从解决企业和员工所面临的问题、为员工职业生涯出谋划策、从企业和员工的实际需要出发三个方面入手,开展员工培训模式研究。

关键词:员工 自主培训 定制培训 模式


  1. 现状分析

  1. 培训目的不明确,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目前开展的培训类似盲目的应急式、救火式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视培训为一种短期行为,缺乏分专业分层次和循序渐进的培训,失去了培训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1. 培训计划不细致,执行和落实不理想

员工没有形成终生和动态的受教育理念,安于现状者居多,更谈不上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积极主动参加培训的情况,再加上目前培训模式、内容单调,不但影响了实际效果,更没办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1. 培训设施不完善,方法与形式太单一

缺少基础设施的配置,培训方法多为静态教学,以灌输式为主,“老师讲,学员听,考试测”,培训内容具有强制性,培训效果受培训师的讲授水平影响,受训者之间讨论少,不利于促进理解,培训反馈不足,知识不易巩固。而实验教学、模拟教学等切合员工培训特点的教学方式还未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课程设计往往很少更新,大部分都是沿用上一年甚至多少年前的课程,既缺乏新意,又不符合企业实际。

  1. 培训反馈不完整,培训与实践没接轨

常常搞突击式的培训,人多量大,时间紧,培训部门往往疲于应付,对培训后的效果不能全面、及时的分析和评价,更谈不上对后来的培训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不能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的提高。同时评估工作仅仅停留在一个简单的考评上,事后亦不做跟踪调查,导致培训后“事情原来怎么做现在依然如旧”的现象。

  1. 做法探索

(一)学以致用,旨在解决企业和员工所面临的问题

一是强化绩效考核结果运用,找差距、定重点。由领导带队,从办站管理、人员素质等各个方面开展月度业绩考核,考核结果不仅用于激励员工的奖金兑现,同时还将其考核结果进行对比,纵向上找准与管理要求的差距,横向上找准与其他办站的差距,将差距作为培训的重点,实施培训项目动态调整。同时明确工作成效差距,督促班组、个人之间相互学习,凝聚集体荣誉感,形成“你追我赶”良性竞争的氛围。二是分析各级检查问题,找短板、定内容。通过对各级检查问题的梳理、分析,从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中将与人员能力相关的问题筛选出来,进行再分析,从而发现员工能力的短板问题,由此制定具体的培训内容。三是认真培训需求分析,找思路、定计划。坚持培训为生产服务的原则,以提升员工业务能力为目的,结合生产实际和员工队伍素质状况,认真总结近几年的培训工作经验,全面开展各岗位培训需求调查和员工能力评估,合理安排各个培训项目,制定培训计划,切实把员工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培训质量。

(二)培训和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相关联,为员工职业生涯出谋划策

一是搭平台、选人才。针对培训“大课堂”效果差的问题,“化整为零”组织全员的技术练兵。加强理论学习,每天进行自主测试,组织实作练兵,领导带队进行周考,督促员工严格执行培训计划,利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提高员工学习兴趣,营造员工自觉参与练习的氛围。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战略后备人才队伍,建立人才梯队,为企业高质量稳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二是强组织、育人才。发挥“传帮带”作用狠抓“高效团队”建设,成立机构,加强领导,积极探索新老员工技能技术知识经验传承学习模式。精心组织,全面提升青年人员能力,按照“以老带新、共同提高”的要求,通过个人自愿、统筹安排的方式,建立结对帮带关系,明确工作目标,双方职责任务,互相帮助,互相学习。针对常态化练兵中发现年轻员工的培训需求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点菜式”培训方式,由员工根据自身学习需求下订单指定培训内容,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员工“点餐内容”开设“小讲台”,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三是齐努力、奖人才。大力弘扬先进,通过表彰、事迹宣讲等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标杆引领作用。用好绩效杠杆,对常态化练兵中成绩优异的个人,给与精神与物质上的额奖励。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培训及练兵中挖掘员工独特的才干、独特的行为方式、独特的优势,使员工的能力与岗位要求的能力达成“恰到好处”的匹配,发挥个人优势,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兴趣。

  1. 员工培训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从企业和员工的实际需要出发

为使员工的培训所获能够及时地加以实践,缓解“工学矛盾”,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多维度培训。一是细化建设方案,打造实训平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深入培训中心参观调研,虚心请教,细化建设方案,建设实训操作场地,提升培训硬件水平,使全体一线员工不用走出去,就能练习所有实际操作项目。二是细化资源配置,做硬培训软件。坚持实训基地软、硬件建设同步的原则,围绕员工技能短板,将实训与日常生产工作相融合,积极开发对接岗位需求、融入岗位职业标准的实训资源,搭建员工个性化成长成才平台,开发“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细化培训组织,实施分级培训。为提升常态化培训效果,针对近阶段的重点事项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办站负责人培训,培训合格后,办站负责人对所属员工进行“一对一”培训。人员流动后员工由办站负责人指定人员“一对一”做好“传、帮、带”。四是细化培训内容,建设学习组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联系员工工作中反映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动态安排学习内容。成立内训师团队,大力推进自主培训常态化,力求培训形式多样化,鼓励员工“人人授课、人人听课”,为员工创造更多的学习和成才机会,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氛围和机制。

  1. 收获与启示

(一)“立足工作”是提升培训质量的关键所在

符合实际需求的培训能塑造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凝聚力及团队精神。以“绩效找差距、检查找短板”的方式,围绕生产实际,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及内容,通过“一对一”培训、自主学习,常态化的技术练兵等,才能有针对性的技术帮扶和整改消除技术盲点,让员工感切身感受到了培训的“热度”。

(二)“以人为本”是助推培训效果的不懈动力

员工就是企业的血脉,将培训的理念定位于员工的个人发展,让员工在培训中不仅能够提升业务素质,还能不断充实其个人的技能资本,鼓励员工在不同的舞台展示自己,增强其获得感、荣誉感。针对员工不同的特点,用好内训师队伍,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灵活的方式,切实帮助员工快速成长,有效提高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员工队伍中培育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聚集正能量。

(三)“人岗匹配”是保持培训成果的有力保障

员工具有不同的知识、技能、经验和素质等,具有不同的特性,按照“按能配岗、因岗选人、用人之长、动态调整”四步走的原则,将当前面临的具体工作任务需要的人员素质、现有人员的能力分析相结合,对员工进行匹配度分析,将合适的员工放到合适的岗位上,通过培训使实际情况不满足要求的员工符合要求,形成了“按需调整、人岗匹配”的动态平衡员工调配机制,助推了队伍稳定,提升了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