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建筑地下室的防渗漏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浅析高层建筑地下室的防渗漏控制措施

张毅

天津建华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一般被应用于停车场、设备机房等功能用房,带人防结构的地下室还会应用为人防设施的功能房间,因此,一旦出现渗漏,将会影响到功能房间的正常使用,且渗漏严重的话会导致钢筋锈蚀,影响整体结构的耐久性。本文从地下室的渗漏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防渗漏措施,以期能有效防止地下室的渗漏。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渗漏;措施

高层建筑地下室的结构安全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近年来,其渗漏问题较为普遍,影响到地下室的房间的正常使用,给结构安全带来了安全隐患。加强高层建筑地下室的防渗漏控制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高层建筑地下室的渗漏形式主要表现为构造性渗水、渗流、潜流和涌流四种[1],如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将会产生较大的损失。作者根据多年的从业生涯中,针对不同的渗漏形式总结了对应的控制措施,来有效保障高层建筑地下室的整体施工质量。

1高层建筑地下室渗漏成因分析

1.1地下室防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地下室的防水设计中,由于设计师没有全面考虑或者忽略了具体的项目实际情况,从而导致地下室的防渗性能无法有效实现。另外,在设计图纸中,设计人员未充分明确一些细部节点的要求,比如施工缝的预留、后浇带的设置等,致使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于施工缝、后浇带的施工随意性较强,从而影响地下室的抗渗性。最后,对于一些细节部位,如将地下墙面与底板连接位置没有按照圆弧形进行设计,使其成为了直角结构[2],导致防水卷材在该部位容易出现断裂,从而出现渗水情况的。

1.2地下室防水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施工过程是杜绝地下室出现渗漏的关键,首先,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由于混凝土供应不及时或者混凝土浇筑不连贯,都会导致浇筑过程中出现施工冷缝情况,从而出现渗漏。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为有效保证混凝土面的结合,在开始正式浇筑前,往往会先泵送砂浆,而一旦控制不当,如砂浆层铺设过厚,且未能有效振捣,将会导致施工缝部位混凝土质量受影响,导致该部位出现渗漏。其次,在振捣过程中,很多都是因为振捣工序设置不合理而出现渗漏情况,如振捣时间安排不合理、振捣覆盖面不全面,都会导致其存在振捣不实的情况,造成了混凝土出现孔洞,影响整体结构的防渗性能。最后,在柔性防水层的施工上,由于柔性防水层的铺设不合理、基层表面处理不到位等,都会导致柔性防水层的防水功能破坏,导致地下室出现渗漏。

2高层建筑地下室的防渗漏控制措施

2.1原材料控制。

  1. 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除常规的原材料进行有效控制外,要在配合比上加强控制。配合比的设计既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也与抗渗性能密切相关,在施工前,要通过多次试配,优化参数来不断调整配合比,最终确定最优的配合比设计。同时还要通过设计好的配合比来对原材料的具体指标提出明确的参数要求,通过原材料的质量、优化后的配合比来系统的保证防水混凝土各方面的性能。

  2. 防水材料。防水材料与抗渗混凝土相互补充的发挥着地下室的整体抗渗性能,在防水材料的选择上,要针对工程特点,选择与工程实际契合度较高的材料,如在低温地区施工时对于防水卷材的耐低温参数要求;在材料进场后,应该对其性能与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还要提供全部的合格证与检验报告,有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对材料进行抽检检验,通过系统的质量把控来确保防水材料的质量合格,从而为地下室的防渗漏奠定坚实基础。

2.2抗渗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是决定其抗渗性能的关键,因此,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能够有效保障地下室结构的抗渗性能。在混凝土浇筑前,要做好系统的准备工作,清理杂物,用水湿润模板,最后涂上脱模剂[3],并履行验收程序,验收合格签字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浇筑时要分层,均匀,对称的进行,且浇筑时间应该严格控制,保证浇筑过程中不出现施工冷缝,确保整体的结合性;在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加强对混凝土的振捣管理,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实施,并设置专人进行旁站管理,防止出现漏振、过振的情况出现,保证混凝土的振捣质量。

2.3细部节点的处理措施

在地下室结构容易出现渗漏的部位统计中,往往是一些节点细部处理不到位导致出现渗漏,如后浇带、施工缝、外墙的对拉螺栓孔等部位,因此,在细部节点的处理上,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并编制针对性的专项方案来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地下室的防渗质量。

(1)后浇带处理技术。后浇带,在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为防止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在基础底板、墙、梁等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4]。后浇带的设置在有效保证高层建筑不均匀沉降的同时,也给防水质量带来了隐患。首先,止水带的性能质量、敷设方式等要满足规范要求,另外,后浇带的后处理过程中要做到严密,浇筑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要满足设计要求。后浇带混凝土采用比两侧混凝土高一个强度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灌密实并加强养护,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形成薄弱部位

[5]。通过对止水带、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进行有效的细节控制来杜绝后浇带部位的渗漏隐患,确保地下室的整体防渗漏效果。

(2)施工缝处理技术。由于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中断,往往会留置施工缝,而施工缝也是地下室结构出现渗漏的薄弱点。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对于施工过程中施工缝采取尽量避免的方式,混凝土采用连续浇筑技术,做好商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施工机械及时检修,尽量避免施工中断,减少施工缝的出现;其次,地下室的外部结构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施工缝,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留置,并针对节点部位的防渗漏采取对应的控制措施,加强该部位的混凝土振捣和外部防水层的加强来杜绝施工缝部位出现渗漏。

  1. 穿墙螺杆部位的细节处理。地下室混凝土外墙部位使用的对拉螺杆要采用止水螺杆,螺杆中间带止水翼环,并加设橡胶密封圈,在拆除模板之后,需要对对拉杆根部位置处凿出2cm~3cm的坑槽,然后从底部切除处理,使用防水砂浆封堵处理,并进行螺杆部位的验收,将渗漏隐患及时杜绝。

结语:高层建筑地下室作为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位,采取对应的防渗漏措施是重中之重。通过分析出现渗漏的原因,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防水材料的控制,提高过程中的施工质量,在细节部位的处置上,严格按照方案和设计要求,严谨施工和验收,系统的控制施工和建设的整个过程,把控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细节,来降低高层建筑地下室渗漏的出现,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伟.浅谈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渗漏水分析与防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368.

  2. 宋庭伟.对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与渗漏处理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9-10.

  3. 刘鹏.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12.

  4. 项延贵.高层建筑地下室的渗水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措施[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19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