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制造业供应链库存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浅析制造业供应链库存管理

刘昌国

中国石油西北销售宁夏分公司 宁夏回族自治区 750001

【摘 要】在供应链上,从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到零售商,每个环节都存在库存。库存管理的目的在于:使库存经常处于合理水平,防止超储积压或不足,满足生产与销售的需要,减少资金占用,使库存总成本降低,以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为了应付需求的不确定性,都设有一定的安全库存,设置安全库存使企业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问题在于多厂商特别是全球供应链中,组织设计更多的利益群里,相互之间的信息透明度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不得不维持一个较高的安全库存,为此也付出了较高的代价。本文就是提出供应链上节点企业高库存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
引言:

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重要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左右供应链效益的关键。企业要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来提高供应链的系统性和集成性,增加企业的敏捷性和响应性,从而达到降低总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

一、目前制造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1.库存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生产企业,一味地强调企业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管理。对企业的库存管理没引起重视,没有做到库存管理,缺乏管理制度。库存管理要做到规范,重点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然而,很多企业没有一套规范的库存管理制度,或者是仅仅流于形式,而在实际的库存管理中没有严格落实。库存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将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核算误差较大,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效益,还会加大企业生产成本及资金成本。在产成品入库环节,由于制度的不健全,会造成库存与实际不相符,给库存量的管理不能提供真实数据,造成盲目生产也或者是库存缺货,都将给企业造成损失。产销脱节给经营造成影响。所以,企业要有一套规范的库存管理制度,加强内控管理,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1. 库存量过大。

企业为了一味地满足客户需求,生产产品品种过多,造成积压。企业基于乐观地看待市场预期,会造成经营决策失误,导致采购过量存货,从而导致积压大量的存货,给企业造成经济负担。随着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产品的工艺及性能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原材料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过多的库存量,会造成积压大量的库存商品,占压大量资金,还会增加资产减值损失,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库存管理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企业不合理的存货结构,将会给企业造成超额的管理成本,大大降低了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企业为了避免销售缺货,不断填充库存量,随着企业发展的不断积压,从而导致企业占用过量的流动资金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存货发生减值,给企业造成损失。目前企业在存货采购环节存在审核流程不规范现象,凭自我经验采购,较大的主观随意性。采购部门为了不影响生产环节的生产需求,导致过多的进行采购,造成库存积压。另外企业技术研发环节,由于全局观念的缺乏,与生产、市场部门沟通不畅,研发设计过程不能符合市场要求,各自为战,仅仅追求各自的利益,导致库存积压,造成大量的损失。

        3.库存管理信息化弱。随着外部环境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应跟上发展的步伐。现在企业对信息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存在对信息化管理程度的不足之处,在库存管理上还未规范落实。或者虽然增设了存货信息化管理系统,但管理单一,所起到的作用受到限制,在生产、销售、采购环节没有建立有限的信息共享功能,仅流于表面形式。难于开展有效的成本管控,从而导致对生产环节的成本核算无法进行精细的管理和控制。

二、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如上所述,为了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方法必须作相应改变,本文将结合国内外企业实践经验及理论研究成果介绍一种先进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与方法——VMI管理系统。

        长期以来,流通中的库存使各自为政的。流通环节中的每个部门都是各自管理自己的库存,零售商、批发商、零售商、供应商都有各自的库存,供应链各节点都有自己的库存控制策略。由于各自的库存控制策略不同,因此不可避免的产生“牛鞭效应”。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Vendor Managed Inwentory,VMI),这种库存管理策略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管理的集成化管理思想,适应了市场变化的需求,是一种新的有代表性的库存管理思想。

        (一)VMI的基本思想

        供应商管理库存(简称VMI)系统,是指在供应商在用户允许的前提下,管理用户的库存,由供应商界定每一种产品的库存水平和维持这些库存水平的策略。VMI的主要思想是供应商在用户的允许下设立库存,确定库存水平和补给策略、拥有库存控制权。

        在采用VMI的情况下,虽然零售商的商品库存决策主导权由供应商控制,但是在店铺的空间安排,商品货架布置等店铺空间管理决策方面仍然是又零售商主导。VMI是建立在零售商——供应商伙伴关系的基础上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库存是由库存拥有者管理”的模式,不仅可以降低供应链的库存水平,降低成本,还能为用户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加速资金周转,使供需双方能共享利益,实现双赢。

        (二)VMI的实施方法

        库存状态透明性是实施VMI的关键。供应商能够随时跟踪和检查到销售商的库存状态,从而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变化,对企业的生产(供应)状态做出相应的调整。为此需要建立一种能够使供应商和用户的库存信息系统透明连接的方法。

        VMI实施的步骤如下:

        1、建立顾客情报信息系统。供应商必须能够获得顾客的有关信息。通过建立顾客的信息库,供应商能够掌握变化的有关情况,把由分销商进行的需求预测与分析功能集成到供应商的系统中来。

        2、建立销售网络管理系统。供应商要很好地管理库存,必须建立起完善的销售网络管理系统,保证自己的产品需求信息和物流畅通。为此必须:(1)保证自己产品条码的可读性和唯一性;(2)解决产品分类、编码的标准化问题;(3)解决商品储存运输过程中的识别问题。

        3、建立供应商与分销商的合作框架协议。供应商和销售商一起通过协商,确定订单处理的业务流程以及库存控制的有关参数,如再订货点、最低库存水平等;库存信息的传递方式,如:EDI或Internet等。

        4、组织结构变革。这一点很重要,因为VMI实施改变了供应商的组织模式。传统地由会计经理处理与用户有关的事情;引入VMI策略后,在订货部门产生一个新的职能负责控制用户的库存,库存补给和服务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资库存管理,能够有效弥补传统管理模式下物资库存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升企业物资库存管理反应能力,使其更好地面对市场需求变化,有助于制造企业规避经营风险,减少总成本投入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社会库存,实现整个供应链上全部企业效益增加,制定适合制造企业自身及供应链运作物资库存管理策略,从根本上解决潜在的供应链管理问题,促进整个供应链运作效率实质性提升。

参考文献:

        [1]孙萍.关于制造业库存管理现存问题和优化路径研究.2019.

        [2]刘晓洋.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的相关问题和对策探析.2020.

[3]殷绍伟  精益供应链:从中国制造到全球供应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