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急救护理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猝死急救护理进展

李雪梅 朴梅花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133000

摘要: 猝死在急诊中相对较为常见,其有着发病急、疾病类型复杂、病死率极高的特点,若未及时展开救治,不仅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更会影响到患者预后,对此还应当在急救的同时配合全面护理服务,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能力,从而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根本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总结了猝死判断的进展,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关键词:猝死;急救;护理;进展

引言: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突然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等均为猝死范畴,而只有对猝死有正确的判断,并展开急救护理,才能有效降低死亡率,而这也体现出临床救治与护理工作配合的重要性。

一、猝死判断的进展

(1)病因分析

①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在猝死中心源性猝死占据较高比重且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多由于患者有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心脏病等疾病类型。②脑梗死、脑出血、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胰腺炎、体内电解质紊乱以及其他意外事件均属于非心源性猝死范畴内,此类疾病所引发猝死的发病率占据百分之二十左右。

(2)诱因分析

①行为因素,因多数患者缺乏一定医疗相关知识,因此常会出现误服、停服、漏服药物等行为,而对于心脏病患者而言,若未能遵医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会导致猝死现象发生;与此同时心力衰竭患者酗酒、用力排便、劳累等一些不良行为同样也是致死原因;医疗事故、护理不当所导致的吸入性窒息。②精神因素,一般在情绪过于激动、精神高度紧张、恐惧后。③其他,周边环境的突然改变、氧气不足、极寒等;患者年龄、有三高以及体重超限。

  1. 猝死有先兆者

根据临床经验来看,半数以上患者在猝死前有恶心、前胸后背放射性疼痛感、大汗、胸闷等症状表现,而该阶段同样也是抢救黄金时期,患者需在有不适感时及时就医。无先兆者在猝死前30d内曾存在不适感,如乏力、头晕等症状,但由于以上各症状并无特异性,因此常会被患者所忽视[1]

  1. 高危年龄与性别

在猝死人群中,男性占比相对较高,多由于其长期处于劳累状态,与此同时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高脂肪摄入等均比女性多所致。猝死在各年龄段均会发生,其中多集中在45岁以上,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

  1. 高危时间与地点

一般情况下多为冬季、春季发病率高,高峰时间多集中在清晨,主要由于清晨血压相对较高,较易导致脑血管病变,凝血状态的异常均会引发各类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据统计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患者于睡眠中猝死,而在院内院外患者起床、体位更换、排便、情绪激动均易出现。

  1. 抢救成活率

猝死抢救成活率与急救时间存在密切关联,一般情况下时间越短成功率越高,3分钟内是最佳黄金抢救时机,若超过6分钟后成功率会逐渐下降。

二、护理防范

(1)高危人群识别

未能够在第一时间识别异常患者,还应当加强培训,结合以往经验对较易引发猝死的主要因素展开全面分析,并提前制定相应的防范与抢救措施,以此来起到有效规避作用,与此同时还可在出现此类事件时从容应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对于有心脑血管病史、术后、精神状态不佳患者需加强重视度,增加巡视力度,密切关注患者各指标变化情况,交接班时还需将每位患者护理着重点详细告知,注意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以便于及时发现异常[2]

  1. 普及急救知识

护理人员应当具备娴熟的抢救技术,掌握各医疗器械的使用,并能够有效配合医生的各项抢救操作,切实缩短治疗时间,从根本上提高抢救有效率。首先应当及时对患者气道内异物进行清除,开放气道,确保其处于通畅状态,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氧气支持,多采取气管插管方式,若不具备以上条件时可利用氧气面罩来满足患者氧气需求。同时还应当提前建立静脉通路,方便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若患者心跳停止后还需进行按压或电除颤操作,并配合心肺复苏药物。在复苏成功后还需及时进行脑复苏,对其头部进行降温处理,并给以相应的护脑药物。

  1. 预防感染

因在急救时需进行插入各种导管,若未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较易因感染引发各种并发症,加重患者病情的同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在此还应当秉承着无菌操作原则,注意查看导管的插入及固定情况,同时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以及更换,以免引发感染问题发生。

  1. 合理配置班次结构

为保证护理工作能够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有序开展,还应当做好班次结构的调整工作,确保每一位护理人员均能有足够休息时间,减轻其工作压力,使其能够在工作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且全面的护理服务[3]

  1. 加强心理疏导

受到病情的影响,多数患者均会在猝死后产生濒死感,而这也会导致其情绪发生较大变化,焦躁不安、抑郁、恐惧、不配合治疗是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同时其家属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对此护理人员还应当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将疾病相关知识、诱因、治疗方案以及注意事项等一一告知,以此来提高其认知,帮助患者树立积极治疗心态,取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从而有效减少各纠纷问题的发生。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猝死急救而言,有效的护理服务不仅能够提升抢救效率及质量,更可最大程度地降低各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瑾.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心室电风暴1例的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2020,36(01):156-158.

[2]赵秋,潘建丹,吴旭桃,李文玉. 循证护理模式在突发心绞痛患者急救的效果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2020,32(02):233-234.

[3]韩玉贞,王军,刘建峰,张玉清. 心肺复苏器用于猝死院前急救中的临床探讨[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01):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