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应用专项健康教育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3
/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应用专项健康教育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善探讨

李娟

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凉山 615000

【摘 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应用专项健康教育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善。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专项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能力、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均显著较高(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中添加专项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内瘘;专项健康教育;自我护理能力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而动静脉内瘘则是患者在血透时建立的一条血液通路,其作用在于维持血液透析的长期进行。虽然,动静脉内瘘对血透患者生存而言极具重要意义,但穿刺处理、低血压等因素易对动静脉内瘘造成影响,不利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1-2]。专项健康教育是根据血透特点与患者情况开展的护理干预工作,可使患者认识到自身疾病的严重性,使其主动配合临床护理工作。据相关研究显示,将专项健康教育运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中,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3-4]。因此,本文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应用专项健康教育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善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70例2020年3月-2021年3月时段进入本院诊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5例,性别:男16例,女19例;年龄:37~78岁,均值(56.31±5.28)岁;病程:1~12年,均值(6.59±1.02)年。观察组35例,性别:男15例,女20例;年龄:36~77岁,均值(56.38±5.37)岁;病程:1~11年,均值(6.48±1.05)年。参与研究者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具备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条件;②临床资料完整;③认知功能良好;④语言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②合并恶性肿瘤;③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④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遵医嘱给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专项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以面对面交流、发放健康手册、举办座谈会等形式向患者普及关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知识,包括透析的原理、透析的过程、透析的目的等。开设线上咨询通道,引导患者关注本院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公众号将想要了解的内容进行留言,由相关负责人进行一一回复。在医院走廊粘贴关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宣传板报,板报中详细列举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方法,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3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评分,包括自我概念(0-36分)、自我责任感(0-32分)、自我护理能力(0-48分)、健康知识水平(0-56分)4个评估维度,评分越高代表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的处理工具为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62b42666e2238_html_543047fb8df5b19c.gif ±s)比较行t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能力、健康知识水平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的各项ESCA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ESCA评分比较(62b42666e2238_html_543047fb8df5b19c.gif ±s,分)

组别

n

自我概念

自我责任感

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知识水平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5

14.69±2.03

19.68±2.34

12.26±1.58

16.84±2.01

17.19±3.34

24.59±2.57

21.12±3.25

29.26±3.85

观察组

35

14.32±2.25

24.26±2.27

12.45±1.74

22.47±2.61

17.27±3.21

28.73±2.48

21.03±2.27

35.48±3.76

t

-

0.722

8.311

0.478

10.111

0.102

6.858

0.134

6.838

P

-

0.473

0.000

0.634

0.000

0.919

0.000

0.894

0.000

3.讨论

动静脉内瘘是患者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前提与关键,由于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对透析效果造成影响,故积极采取护理措施,加强健康宣教,对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护,对血液透析的开展极具重要性,一方面能够延长内瘘使用时间,另一方面也能够改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ESC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专项健康教育,有助于其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可能是在实施专项健康教育过程中,能够让患者意识到自身疾病的危害性,提高其护理意识,引导其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护理能力[5]

综上所述,实施专项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红, 丁立娟, 张静. 内瘘护理专项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9, 25(09):137-139.

  2. 李旭霞, 陈小雁, 谢飞妍,等. 健康教育配合细节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预防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18(20):77-78页.

  3. 曹云, 李志红, 丛金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专项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 17(3):3.

  4. 刘淑琼. 综合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知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心理月刊, 2019, 14(08):90.

  5. 金放.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专项健康教育的效果[J]. 系统医学, 2021, 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