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术后疼痛护理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3
/ 2

普外科术后疼痛护理措施研究

鲁燕

西山煤电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医院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 030053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期间诊治的普外科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镇痛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二十四小时的疼痛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无痛8例,轻度32例,中度10例,重度10例;对照组中无痛2例,轻度22例,中度16例,重度20例,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普外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镇痛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关键词:普外科;术后疼痛 ;护理措施;临床效果

引言

疼痛作为个体对环境中或体内的有害刺激产生的不适感受,是一种复合的主观感觉,通常还伴有一些生理上的改变以及心理变化,属于外科患者中较为常见的护理问题之一。严重的术后疼痛不仅会影响患者睡眠,造成情绪低落,妨碍组织康复,还会加剧患者对止痛药的依赖,导致各种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普外科是医院的主要手术科室之一,手术类型众多,而患者在手术后往往会产生疼痛,对术后康复及依从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为了进一步分析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本文收集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期间诊治的120例普外科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期间诊治的120例普外科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名,观察组中有36名为男性,24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29岁,平均年龄(57.36±6.72)岁,手术类型包括:肝癌手术6例,胃癌切除术12例,胃十二指肠手术10例,肠梗阻手术12例,结肠癌手术8例,直肠癌手术12例;对照组中有34名为男性,26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26岁,平均年龄(58.27±6.63)岁,手术类型包括:肝癌手术4例,胃癌切除术10例,胃十二指肠手术14例,肠梗阻手术12例,结肠癌手术10例,直肠癌手术1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镇痛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①病情评估,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手术类型、生命体征、主观感受等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镇痛方案,根据医嘱对患者应用镇痛药;②对病人心理的护理:因为骨折导致疼痛的病人其情绪和心理波动比较大,所以,病人一般会有恐惧、焦虑、紧张等心理。护士必须为病人充分细心的解释其病情,避免病人产生不益治疗的心理,同时护士也要针对其家人做好充分的思想工作,让病人与其家人主动配合主治医师的治疗,另外护士要细心听取病人的主诉,以便更准确的为病人实施有效的治疗方案。
1.2.1分散注意力:(1)用音乐的疗法:依照病人爱好的不合理选取不同风格的音乐为病人实施治疗,柔美的旋律能让病人心率变慢,减轻病人抑郁、焦虑的心理。(2)用松弛的疗法:让病人集中精力,使其全身各处的肌肉得到适当的放松,减轻病人的疼痛,增强病人的耐痛能力。(3)指导病人进行诱惑性想象:应用诱导性想象治疗是指:使病人集中精力想象一个美好的意境或风景,并想象自己是身处环境当中的,这种方法可让病人肌肉松弛以便减轻其疼痛。但需注意,在为病人做诱导性想象治疗之前,应先让病人进行平稳的呼吸节律运动其效果相对更显著[2]。(4)对病人实施有节律的按摩:让病人的双眼凝视住一点,同时指导病人凭空想象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在病人的疼痛部位实施适当的有效按摩。(5)让病人做深呼吸的动作:在病人术后感觉疼痛时,护士应帮助病人实施规律的深呼吸动作,告诉病人要用鼻子把气吸入,从口中缓缓的把气排出,并重复实施此项动作。
  1.2.2对病人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细心检查病人的伤口是否有渗出、出血、感染等现象出现;沿着流管的行走方向将其固定牢固。避免病人由于翻身引起引流管刺激性疼痛;为实施病人按时翻身,背部放好垫子,腘窝内放置软枕等措施,确保病人的舒适度;当病人侧身起床时,护士要指导其肌肉的松弛,这样能有效减轻病人的疼痛。
  1.2.3营造良好的住院氛围:护士必须保证病房的温度和光线恰到好处,避免噪声污染,营造舒适、整洁、安静的医院环境。并且护士要教导病人学会部分有关防治和减轻疼痛的方法,例如:当病人咳嗽和深呼吸时,病人要用枕头或手掌堵住针口,避免由于病人咳嗽而牵扯其缝线,引发针口的疼痛;留引流管的病人在改变自己体位时,要防止出现扭曲、压迫、牵拉管道等现象;还应注意保证病人规律的排尿避免其引起术后的尿潴留现象。


  1.3效果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二十四小时的疼痛情况进行分析对比。无痛:患者咳嗽时没有感到切口疼痛;轻度:患者咳嗽时感到较轻的疼痛,可耐受,不会对睡眠产生影响;中度:患者咳嗽时感到疼痛,对睡眠产生影响;重度:患者感到剧烈疼痛,无法睡眠,需要镇痛治疗[3]。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本次研究的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无痛8例,轻度32例,中度10例,重度10例;对照组中无痛2例,轻度22例,中度16例,重度20例,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情况

组别

例数

无痛

轻度

中度

重度

对照组

60

2

22

16

20

观察组

60

8

32

10

10

3 讨论 
  由于手术创伤,患者在手术后麻醉效果消失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这些疼痛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不仅引起生理反应,也会引起患者出现焦虑、恐惧、失眠等心理反应,而这些心理反应又会加重疼痛等生理反应,如此形成恶心循环,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以及治疗和护理依从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4]。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的形式,对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期间诊治的120例普外科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普外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镇痛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海莹.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02:159+162.
  [2]许志华.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4:261-262.
  [3]杨萍.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3:282.
  [4]李瑞杰.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03: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