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沙司他对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诱导红细胞生成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3
/ 2

罗沙司他对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 ,诱导红细胞生成的影响

黄萍 汪太中 通讯作者

重庆市綦江区 人民 医院 401420

【摘要】目的:探究对尿毒症患者使用罗沙司他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74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罗沙司他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肾性贫血指标以及诱导红细胞生成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肾性贫血指标,观察组较佳,(P<0.05)。对比两组患者诱导红细胞生成指标,观察组较佳,(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实行罗沙司他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肾性贫血以及诱导红细胞生成情况,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罗沙司他;尿毒症;肾性贫血;诱导红细胞

尿毒症是各种肾脏晚期疾病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脏疾病多伴有慢性贫血症状发生,并且发生率较高,占尿毒症患者的90%以上[1]。当前,临床治疗中多使用外源性人促红素对患者进行治疗,用于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2]。但是如果该药物的用量较多或长期使用该药物治疗,会降低患者免疫力,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加大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我院使用罗沙司他治疗,能保证患者血管内氧气充足,能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提升患者体内铁的吸收程度,治疗效果较佳。基于此,研究以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为对象,分析罗沙司他治疗方式的临床价值,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共74例,收治时间(2020.7-2021.7),将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7例,其中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16例,其年龄集中在33-78岁之间,均值(57.79±2.64)岁。观察组37人,其中男性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为15例,其年龄集中在32-79岁之间,均值(57.82±2.34)岁。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并且所有参与其中的患者与家属,均在完全知情的条件下,签署相关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S19980072)治疗。治疗方式:皮下注射;注射剂量:3000IU/次,每周三次。

观察组使用珐博进(中国)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罗沙司他胶囊(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80024)治疗。治疗方式:口服治疗;口服剂量:初始剂量根据患者身体质量确定,60kg以下100mg/次;60kg及以上120mg/次,每周三次。

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12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肾性贫血指标以及诱导红细胞生成指标。

①肾性贫血指标:包括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铁蛋白、维生素B12水平。

②诱导红细胞生成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RBC)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采集数据应用SPSS 25.0软件统计分析。涉及计量内容应用(62b3f818a45af_html_533cad43927aec2a.gif ±s)表示,并以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统计学差异以(P<0.05)表示有意义。

2.结果

2.1肾性贫血指标

肾性贫血指标:维生素 B12、CHOL 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观察组明显较佳,(P<0.05),见表1。

表1 肾性贫血指标 (62b3f818a45af_html_533cad43927aec2a.gif ±s)

组别

例数

CHOL(mmol/L)

TG(mmol/L)

LDL(mmol/L)

铁蛋白(mg/L)

维生素B12(pmol/L)

对照组

37

3.48±0.67

1.49±0.02

1.89±0.14

174.36±25.25

280.16±47.58

观察组

37

3.40±0.84

1.01±0.03

1.57±0.21

135.75±25.82

280.81±47.63

t

-

0.453

80.979

7.712

6.503

0.059

p

-

0.652

0.000

0.000

0.000

0.953

2.2诱导红细胞生成指标

诱导红细胞生成指标:RBC指标观察组较佳,(P<0.05),其余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诱导红细胞生成指标 (62b3f818a45af_html_533cad43927aec2a.gif ±s)

组别

例数

Hb(g/L)

Hct(%)

RBC(*1012个/L)

对照组

37

96.26±10.14

30.16±4.62

3.15±0.45

观察组

37

97.92±10.13

30.25±4.81

3.90±0.49

t

-

0.704

0.082

6.857

p

-

0.483

0.935

0.000

3.讨论

尿毒症表现为人摄入较低血清蛋白、肌肉消化以及能量储备等,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该治疗方式能辅助患者净化血液,减少患者肾脏负担[3]。当患者肾脏受到损伤后,其肾脏功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创伤,降低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能力,导致患者体内红细胞数量下降,降低患者血红蛋白浓度,最终导致肾性贫血症状的发生。

罗沙司他是新型药物之一,能对患者的肾性贫血症状起到较高的治疗价值。罗沙司他能稳定患者体内HIF,抑制其降解,增强患者体内出红素的含量,提升其受体敏感性。同时,使用该药物后还能降低患者铁调素水平,提升患者体内转铁蛋白受体含量,让患者对铁的吸收更加有效。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治疗后,患者体内的RBC指标更高。罗沙司他药物能对患者的肾脏以及肝脏组织产生刺激,降低患者的铁调素,改善患者骨骼环境,促使红细胞成熟。并且,该治疗方式半衰期较短,能让HIF尽快爆发活性,生成促红细胞素,改善患者肾性贫血症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铁蛋白、TG以及LDL指标均较佳。

综上所述,对尿毒症患者实行罗沙司他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肾性贫血指标,能改善患者诱导红细胞生成指标,故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郑光毅,常晓东,高巍,等. 罗沙司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尿毒症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21,37(1):57-58.

[2] 丛玉玺,李曼,杜威,等. 口服补铁联合罗沙司他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J]. 当代医学,2022,28(3):28-30.

[3] 周敏,柯颖杰,李云生,等. 尿毒症合并EPO抗体介导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临床报告[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1,22(10):884-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