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脑电图在新生儿癫痫发作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2
/ 2

视频脑电图在新生儿癫痫发作中的效果

王锦 曾庆超

龙岩市第一医院 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目的:分析视频脑电图在新生儿癫痫发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于本院新生儿科中的66例惊厥发作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对其采取视频脑电图监测,随后对相关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经监测其中有20例患儿在惊厥发作时伴随出现癫痫样放电,判断为癫痫发作;还有11例患儿在发作期间并未监测到癫痫样放电,判断为非癫痫发作。根据20例患儿的相关检查结果及表征将其分类,确认其癫痫发作的所属类型,其中14例为局部痉挛性、3例为肌阵挛性、3例为局部强直性。患儿在睡眠期可检测到的癫痫样放电出现频率明显高于清醒期。随后对监测中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讨论。结论:在新生儿癫痫发作时的诊断中,视频脑电图监测可为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分类信息,起到更好的甄别作用,对于早期发作及预后均具有积极帮助作用,可持续深入研究。

关键词:视频脑电图;惊厥;癫痫发作;诊断

引言

新生儿癫痫的发作诱因主要为遗传因素、产伤及颅内感染等,新生儿颅内神经元出现过度兴奋所致,这种异常放电现象有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脑功能障碍[1]。由于新生儿的特殊情况,很多家长在病史描述中通常不能客观提供更为详实的参考依据,家长普遍存在焦虑和紧张情绪,因此临床诊断中需要更为准确和全面的脑电图监测,才能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1]。以往的脑电图监测虽能对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信息,但在使用中仍存在较多限制,不能做到持续性监测,对检出率的统计有所影响[2]。视频脑电图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近些年逐渐受到重视并得以广泛应用,具有实时同步的监测优势,对临床诊断可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参考依据。本文就以我院惊厥发作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视频脑电图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于本院新生儿科中的66例惊厥发作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对其采取视频脑电图监测。其中男性患儿为42例、女性患儿为24例;47例为足月生产、19例为早产儿;首次发作时≤ 3d的新生儿为31例、4-7d的为18例、8-15d的为8例、≥15d的为9例;其中脑部缺氧缺血者20例、颅内出血者12例、代谢异常者8例、颅内感染者7例、脑梗塞者6例、感染性疾病者6例,其他情况者7例。患儿于发病初期已及时就诊,监护人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加入其中,已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使用同一型号视频脑电图检测仪,均采用统一标准化监测方法。电极为镀银盘状,用导电膏涂抹后固定至双层弹力帽中,单次监测时间均为6h以上,睡眠时间需要包含一个完整的清醒期至睡眠周期。整个监测过程中做好各项标识工作,便于之后进行逐秒回放研究,并与当时的事件及患儿状态做同步结合性分析。

1.3判定指标

实施监测中详细记录发作时的详细情况,统计检出数据,依据《临床脑电图学》进行临床诊断。依据监测情况及患儿的临床表征对癫痫病症进行分类。分析癫痫样放电在患儿睡眠期及清醒期的检测情况。将相关资料和数据做综合性分析与讨论。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采用SPSS 22.0版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用(x±s)和(n,%)表示,再用t和X2进行验证,若组间差异P<0.05,说明对比明显。

  1. 结果

2.1经监测66例患儿中有31例出现发作表现,有20例患儿在惊厥发作时伴随出现癫痫样放电,判断为癫痫发作;还有11例患儿在发作期间并未监测到癫痫样放电,判断为非癫痫发作。还有35例患儿未能监测到发作表现,但仍有25例患儿存在癫痫样放电现象,具体情况见表1.

表1:视频脑电图检测结果(n,%)

发作情况

例数

癫痫样放电

非癫痫样放电

存在临床发作

31

20(64.52)

11(35.48)

未存在临床发作

35

25(71.43)

10(28.57)

2.2对20例已得出诊断结果的患儿进行分类,结合患儿的发病史及临床表征,同时以视频脑电图检测结果为依据,其中共有14例为局部痉挛性、3例为肌阵挛性、3例为局部强直性。

2.3在视频脑电图监测中,共有45例患儿存在癫痫样放电现象,而发生于患儿清醒期时为12例、发生于患儿睡眠期时为28例、在睡眠期和清醒期均存在者为5例。睡眠期与清醒期的对比明显,X2=7.126,P<0.05。详见表2.

表 2:视频脑电图监测的时间分布情况(n,%)

发作情况

例数

睡眠期发作

清醒期发作

均有发作

发作间期

25

17(68.00)

8(32.00)

0(0.00)

发作期

20

11(55.00)

4(20.00)

5(25.00)

  1. 分析讨论

视频脑电图检测目前在临床中较为常用,该检测方法具有更精准和更持续的优势,可将脑电信号与图片结合呈现,具有更直观更确切的效果,更便于分类及诊断等[2]。有相关研究资料显示,临床检出率与患者的个人状态有关,即睡眠期与清醒期,本研究中的相关诊断结果与此观点具有同一性,新生儿睡眠时的诊出率明显高于清醒期,或与新生儿睡眠期脑干网状结构的活性状态及神经元兴奋度有关[3]。本次研究中经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新生儿监测出癫痫样放电中以颅内出血及颅内感染等情况居多,其脑部器质性病变情况明显多于代谢异常与感染性疾病等。鉴于此,存在明显的癫痫样放电信号时可率先考虑脑部器质性病变。同时,研究中发现存在癫痫样放电的新生儿中多为局灶现象,或说明多为部分性发作的情况,实际监测中需要结合多次监测数据进行综合诊断,切不可因一次发作而诊断为新生儿颅内存在异常现象,若同一位置出现多次癫痫样放电,或才可说明新生儿存在颅内局部损伤现象[3]。本研究说明,在新生儿癫痫发作时的诊断中,视频脑电图监测可为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分类信息,起到更好的甄别作用,对于早期发作及预后均具有积极帮助作用,可持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冯丽,肖翠萍,江军. 视频脑电图在新生儿发作性事件监测中的诊断价值[J].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21,30(03):148-154.

[2]祁文静,苏雅洁,李龙. 不同病因新生儿惊厥临床特征分析[J]. 现代临床医学,2021,47(01):25-28.

[3]王英杰,毛健.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电图监测关键问题研究进展[J].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2020,8(04):359-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