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肺功能及预后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0
/ 2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肺功能及预后影响

寇蕊 赵小乐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 宁夏银川 750000

摘 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对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所呈现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肺功能和预后影响价值。方法:将100例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普通治疗方式和61例观察组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最后观察对比两组通过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其肺功能指标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数据的观察,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也远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有效看到良好的临床恢复效果,促进患者肺部功能的恢复,加快康复进程,值得大范围推广,建议提倡。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肺功能;预后影响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性内科病。通常会使用常规的呼吸有氧、运动训练结核药物等治疗此类疾病,由于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通常会有咳嗽、呼吸不畅、胸闷气短等病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有了更好的治疗方法---无创呼吸机治疗法。自此操作被实施以来,临床实战效果显著3。本次实验通过择取100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以及对其肺功能及预后影响,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基本资料

在本院中选取从2019年5月到2021年5月两年内接受治疗的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1例和39例。本次研究选择的病人都同意并且了解本实验,院方批准实施。观察组中有男性23例,女性38例,年龄为45-66岁,平均年龄为(56.73±5.68)岁,病程时长(7.22±2.38)年;对照组中有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为47-69岁,平均年龄为(60.21±5.29)岁,病程时长(8.53±2.62)年。所参与研究的病人或家属有能力完成调查回复。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本次研究可行。

  1.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两周的包括临行检查、抗感染、支气管扩张、祛痰等常规治疗1。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在患者咳掉浓痰后,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噻托溴铵的雾化吸收,每日一次,每次18微克。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法,相关工作人员需提前告知意识清醒的患者治疗时坐卧,帮助意识模糊的患者在治疗时侧卧,对患者通过采取口鼻面罩进行连续的无创正压通气,帮助其调整呼吸,吸收相关雾化气体,结合患者病情逐步加量,开始每次吸气压力为10厘米水中的浓度5-6L / min的氧,持续15分钟,每日三次,保证患者血氧饱和度要超过90%2

  1. 评价指标

通过记录、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数据,评分越高其临床效果越明显;观察分析肺功能指标评分,评分越高其恢复效果越好。

  1. 统计学分析

计数(n%)代表率,X2检验;计量(x±s),t检验。文中所生成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处理,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1. 结果

  1. 临床效果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评分【n(%),n=61、39】

  1.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44(72.13)

    16(26.22)

    1(1.63)

    60(98.40)

    对照组

    18(46.15)

    12(31.87)

    9(23.08)

    30(76.92)

    x2值

    3.0063

    0.0721

    4.6635

    4.6635

    p值




    <0.05


    肺功能指标

表1 两组肺功能指标评分【x±s,n=61、39】

组别

时间

FEV1(L)

FVC(L)

PEF(L)

观察组

治疗前

0.81±0.23

1.42±0.33

47.23±5.36

治疗后

1.63±0.39

2.63±0.56

59.35±4.55

t值

-

9.6362

10.5521

11.4349

p值

-

<0.05

<0.05

<0.05

对照组

治疗前

0.83±0.16

1.45±0.44

46.26±5.22

治疗后

1.29±0.32

1.99±0.45

53.58±4.53

t值

-

5.8190

5.7705

6.3786

p值

-

<0.05

<0.05

<0.05

    1. 讨论

    慢阻肺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所引起的呼吸疾病,一般40岁以上可达到14%的发病率,慢阻肺病因通常不明朗,与各种炎症因子有相关性,患者发病时会出现咳痰、咳嗽、胸闷气短、呼吸不畅等并发症,情况严重者会引起呼吸衰竭,致残致死率极高4。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加重,慢阻肺的发病率也在增加,此类疾病基础治疗已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进而减缓患者身体恢复进程5。无创呼吸机治疗法的出现弥补了基础治疗的不足,它主要在患者抗感染、吸氧等基础上将药物雾化使患者直接吸入,药物直达靶器官、肺小气道,帮助患者有效治疗,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有利于预后生活质量的恢复6。通过数据观察,表明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能有效改善肺功能指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有效看到良好的临床恢复效果,促进患者肺部功能的恢复,加快康复进程,值得大幅度推广,建议提倡。

    参考文献

    1李清贤,朱东全,武玉荣.序贯机械通气对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01):1-2

    2叶春晖,汪为民,吴龙传,庄沂.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观察及临床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9,(36):43

    3赵长增.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12-123

    4袁博.无创呼吸机通气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慢阻肺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04):225

    5代茹玲.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07):326

    6任丽萍.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无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62):356-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