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东北烈士纪念馆英译文本失误分析与改译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9
/ 3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东北烈士纪念馆英译文本失误分析与改译策略

于慧莹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红色文化是我国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东北抗联精神”既是四大“龙江精神”之首,更是东北地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烈士纪念馆介绍是抗联精神和红色文化的集中体现。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对东北烈士纪念馆的英译介绍展开了分析和研究,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等三大层面指出了译文中的不足,并提出了具体化的建议和对策,旨在有效宣传红色文化,建立文化自信,促进外国友人对中国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红色旅游;东北抗联精神;翻译

1 引言

2004 年 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 《 2004 — 2010 年 全 国 红 色 旅 游 发 展 规 划 纲要》,指出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1 ] 。东北烈士纪念馆正是为纪念在东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一座纪念整个东北地区烈士的纪念馆,是龙江红色旅游的主要场所之一,是龙江“四大精神”之首,东北抗联精神的集中体现。因而准确地翻译纪念馆的介绍文本是是增进外国友人对“龙江精神”了解的媒介,是对文化自信的建立。本文将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探讨东北烈士纪念馆介绍文本英译的问题和改译策略,以期讲好“龙江故事”,弘扬“龙江精神”。

  1. 生态翻译学与红色旅游

胡庚申(2013)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译者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过程”。生态翻译学强调翻译原则是对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的方法要采取“多维”转换,主要集中于“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相较于其他翻译理论研究视角,生态翻译学策略更能全面体现红色旅游译本要求的的准确性,文化性和交际性文本特色和功能。

  1. 基于生态翻译学对东北烈士纪念馆英译文本的“三维转换”与改译探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东北烈士纪念馆英译介绍存在的问题集中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在语言层面上,问题出现在拼写或语法错误;在文化层面上,译本还需要关注中外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在交际层面上,需要注意运用目的语对象易于接受的翻译方法从而实现交际功能,要尽量避免中式英语和逐字硬译的出现。

3.1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与改译探析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11:2)

3.1.1 拼音,拼写和标点误用等问题

拼音问题是指许多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等直接写成拼音或拼音错误等产生的表意不明问题。例如在东北烈士纪念馆介绍英译中,“....organized the puppet army to revolt in Yantongshan Town,Panshi County,Jilin Province. Unfortunately, on February 11th, 1937, in the battle to break out the enemies’ encirclement in Laoheshangmaozi, Benxi, he died a heroic death at the age of 27. ”

译文中的“Laoheshangmaozi”指的是辽宁本溪地区一个叫作老和尚帽子的山名。老和尚帽子山源于山顶一列山峰哭死继红和尚带的那种前高后低的帽子。因本段前文中的拼音Yantongshan Town, Panshi County, Jilin Province都给拼音后加上了拼音地名所在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又因Laoheshangmaozi拼音过长,增加了拼读难度,因而,改为:The Old Hat Mountain或The Laomaozi Mountain似乎更能让外国友人读懂文本含义。

“ in 1932, he followed the order to enter into the Shanhai Pass, and successively served as the commander of pision No.2 of Cavalryman,... ”该句中in需要大写开头,“For national independence and liberation, although they were thrown into jail, the never yielded and would rather stay in prison until death or be killed. ”该句中 “the never”应该改为“they never”。这些都是译者的粗心导致的拼写和大小写错误,应该极力避免。

3.1.2 语法错误

在东北烈士纪念馆英译介绍中出现的语法错误,主要包含单词拼写错误,介词、冠词误用,时态和语气运用不当等问题。

例如:“ In April 28, 1946, Harbin was liberated. ”

在该例子中介词应使用on而不是in, 因为英语中语法要求在日期前必定要是用介词on。

“Today, when we commemorate the revolutionary martyrs, we can as if still hear the yelling of fighting against enemies, the roaring before execution and the words left to later generations of them. 

该译文中文原文为:耳畔依然萦绕着向敌人冲杀的呐喊,临刑前的怒吼和留给后人的叮咛。这句话是一种带有文学色彩的表达,而非事实陈述,这类含义需要用虚拟语气来表达,否则会引起读者的理解歧义。

再如:“...revealing the prelude of anti-Japanese struggles of (the)people in the northeast.In 1932, he followed the order to enter into the Shanhai Pass,...”“Zhang Jiazhou was (the) founder of Bayan Guerrilla Force. ”等语句中划线部分都缺少了特指定冠词“the”的使用。“The touching last words show Zhao Yiman’s faith to the revolutionary cause and her deep love and earnest expectation to her son. ”该句中的 “show”应该使用过去式形式。因为全文都是用过去式叙述,本句突然转为一般现在时,会给读者造成时空混淆。

3.2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与改译探析

文化维转换关注两种语言间的文化阐释和转换。在翻译中进行一定的选择和适应,既要还原源语文本的生态语境, 又要使译文读者能够理解译文,从而达到准确地传递原文信息的目的。然而受到两种文化在信仰,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译者绝不可机械翻译原文,而是需要作出适当的选择和转换。

例如:在译文中,朱瑞将军部分译文出现了8次 “Comrade Zhu Rui ”原文:朱瑞同志。“同志”一词,在汉语中原指志同道合的人。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党纲中,于正式文件里最早使用“同志”并赋予其新的意义。对于所有外国友人而言,称呼Comrade Zhu Rui显然并不合适。因而,翻译的时候建议去掉后面不断重复的Comrade一词。

虽然红色旅游宣传资料有其文本自身的特点,政治性成分多,然而外宣资料除了介绍旅游景点之外,还担负向外国友人推介红色精神的任务。找到贴近国外受众思维习惯,感知内外受众的心里差别和价值观念差异,转换思维方式,讲求宣传策略也很重要。这不但不会削弱宣传力度,反而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与改译探析

交际维转换侧重交际层面,准确传递原文交际用意。在该维度,译者除了要注意译文的语言、文化层面的生态,还要在翻译中注意交际生态的建立。译者要注意原文所要传递的交际意图如何在译文读者的认知背景中实现。处理不当就会出现以下类似问题:

3.3.1 逐字硬译,中式英语

中式英语即“望文生义,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翻译。”(丁衡祁,2002:44)

“ The conference adopted the proposal of "comforting and comforting the families of martyrs, building martyrs,..." in the Northeast Liberated Area, and determined that this work should be administered by the Northeast.The committee is responsible.

划线部分译文原文为:“大会通过了在东北解放区《慰问抚恤烈士家属》...”,“并确定此项工作由东北行政委员会负责。”译文中划线部分显然是中式思维方式的英译,第一个划线译文重复使用了同一个词comforting来表示慰问和抚恤,会让英文受众一头雾水,另外, by the Northeast表意不清,且 “The committee is responsible.”显得突兀又欠缺连贯性。

建议译文改为: “comforting and compensating the bereaved families of the martyrs ”; “the task should be in charge of and performed by the Northeast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3.3.2 无效信息,反复重复

原文中的某些信息在译语情境中,可能不但没有交际价值,反而会占用文本空间,损害译文的信息功能。

“In 1937, Zhang Jiazhou died a heroic death in the battle at the age of 31. ”

“On December 21st, he died a heroic death in the battle at Qidaogou, Linjiang County at the age of 36.”

“As a revolutionary, she had no regret to die a heroic death for the national independence and liberation. ”

“He was seriously tortured but remained faithful and unyielding. He finally died a heroic death at the age of 26. ”

在以上译文中die a heroic death 出现了重复出现了4次,在后面的译文中,几乎每一位烈士介绍都以die a heroic death 结尾。该词语原文为:“英勇牺牲”。译者本意是想表达对英烈的尊重和敬佩,然而反复地使用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烈士身上,不但不会加强英文受众对英烈的敬仰之情,反而会让人迷惑不解或产生反感,适当地删减过度修饰词会让译文的交际功能发挥得更好。

4.总结

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对于红色旅游景点东北烈士纪念馆的英译介绍展开了分析和研究,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等三大层面指出了译文中的不足,并提出了具体化的建议和对策,旨在有效宣传作为我国宝贵精神文明财富的红色文化,建立文化自信,促进外国友人对中国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4 — 2010年全国红色

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Z ].2010.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 (06):11-15+92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 (02):5-9+95

[4]丁衡祁.对外宣传中的英语质量亟待提高[J].中国翻译,2002(6)


注:作者简介:于慧莹,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英语系,讲师。 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跨文化交际

项目名称:龙江精神与红色旅游融合下的外宣外译研究

项目编号2021B025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文化厅,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

红字不要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