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具体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7
/ 2

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具体策略

郑茂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第八小学校 四川省达州市 635000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虽然大多数教师已熟知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却缺乏相应的指导方法。由于教师长期使用单一的方法进行指导,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消极心理。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完善教学的策略,通过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来完成教学活动的设计,并在此过程中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读写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具体策略

一、对教材进行深层次分析,开展读写结合教学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材只是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提供相关的例子,在此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依据这些例子,帮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写技能。因此,需要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时,通过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以教材为基础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一)依据文章的内容展开读写结合教学

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都是因为教师割裂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所存在的关联,也就是说往往在阅读课堂之中并没有完成写作内容的渗透。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会使得学生虽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却不知作者是怎样完成文章写作的,从而导致阅读的效果受到一定影响。通过对文本的内容进行阅读,不仅能够呈现出丰富的写作内容,还能够为学生展示多样的写作方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文章的阅读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真正地做到读写结合。如此,有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以及写作方法,为之后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在讲解《观潮》这一课时,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对钱塘江大潮进行刻画,文中作者主要遵循的是时间顺序,依据前后的时间顺序,将人类的表现以及大潮时的情景进行生动形象的刻画,不仅呈现出壮阔的钱塘江大潮,同时表达了作者的赞叹之情。通过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能够知道作者在进行刻画时采用了不同的修辞方法。而在小学阶段,文本的结构以及写作的方法正是学生能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刻理解的关键要素,也是学生在文章阅读过程中获得丰富经验的重要条件。

(二)依据各个单元的内容展开读写结合教学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存在主题编排这样一个特征,也就是说,每一个单元的内容都具有一个较为明确的主题,并且能够围绕着这一主题来设置相关的模块。例如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等,这些模块存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因此,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从而真正掌握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所存在的关联,将两者进行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教师在讲解以“ 动物 ”为主题的单元时,这一单元中主要设置了以下几篇文章《猫》《母鸡》和《白 鹅》,并 且 为 学生设计了写作活动“ 我的动物朋友 ”,由此能够看出,本单元主要以动物为中心。其中在《 》这一篇文章中,作者主要依据实际的生活场景来展开,通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突出猫的古怪以及淘气可爱的性格;而在《母鸡》这一篇文章中,作者则是运用较为细腻的方法来完成刻画,呈现出自己对于母鸡看法发生变化的过程,同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在《白鹅》这一篇文章中,作者则是从细节入手,塑造出白鹅高傲的形象。通过对这几篇文章进行分析,学生知道了几种动物的特征,也获得了写作时的相关经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动物的特征作为读写结合的重点,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时仔细分析与研究不同动物所具备的特征,并且充分体会作者在进行内容的表达时所运用的方法和技巧。有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写作经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开展读写结合教学

(一)在阅读中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阅读与写作往往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不仅仅要做到以文章阅读为主来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还应该指导学生在对文本进行分析以及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多样的写作方法。

通过为学生创设出不同形式的练笔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能够完成语言的建构以及运用。在此过程中,有助于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也可要求学生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完成写作的活动,如此,学生便能够对文本的内容进一步理解,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比如说,教师在讲解《海上日出》这一课内容时,作者依据时间的顺序,采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方式呈现出海上日出的具体过程,并且展示不同阶段日出的特征。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时,要立足于日出的过程,以不同阶段的特征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模仿写作。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仿写,是写作初期积累丰富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对文章进行仿写时,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仿写存在不同形式的练习,例如材料、结构以及表现手法等等,教师可以依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在进行文本的阅读时,语言是最为基础的内容,与此同时阅读也是学生获得丰富知识的主要活动之一,主要是因为阅读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为之后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应有效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并且能够做到以文章阅读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边阅读边写作,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猫》这一篇文章时,文章的开始作者便说明小猫的性格是古怪的,接下来又从不同的方面通过细节描写的方式来呈现小猫古怪的性格,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说明了小猫的可爱。作者在对小猫进行描写时,所使用到的语言较为精彩,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应要求学生一边进行文章的阅读,一边进行优美语句的勾画,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具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能够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所存在的关联,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蒋玉莲.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究[J].时代教育, 2015(12):1.

[2]赵丕丽. 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的问题分析与教学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教育科学:00091-00091.

[3]张莹.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下旬, 201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