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曹珊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 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目的:分析将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本次以随机盲选方式将我院起始于2020年9月~2021年12月接纳的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区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参照组分别纳入33例和32例,予以参照组常规护理流程,予以试验组急诊护理流程,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救治时效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接诊、确诊、静脉采血及治疗时间相比较于参照组均更短,且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相比较于参照组更高,P<0.05,组间数据对比符合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流程能缩短救治周期,促进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护理流程;急性脑梗死;应用效果;满意度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及死亡率高,一旦发病会呈现出强烈的头痛症状,甚至昏厥、休克等,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急性脑梗死患者成功救治与急诊接诊效率关系密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有助于提升临床救治成功率,缩短治疗周期[1]。故本文以我院于2020年9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65例进行探究,分析急诊护理流程的作用影响,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 基础资料

本文将2020年9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接纳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计65例采取随机盲选方式进行分组研究,即为试验组(纳入33例)与参照组(纳入32例),在试验组中年龄取值参考值范围即为24至73岁,年龄均值为(53.65±3.42)岁,女性和男性例数分别为14例和19例;在参照组中年龄取值参考值范围即为25至74岁,年龄均值为(54.12±3.49)岁,女性和男性例数分别为14例和18例。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软件对入组的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后结果为P值>0.05,表示两组患者资料符合对比原则。

    1. 方法

予以参照组常规护理流程。予以试验组急诊护理流程,具体措施:(1)在预检过程中向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发展程度,详细记录患者体征指标变化情况,评估疾病特征及等级,通知各科室提前做好救治准备工作;(2)通过绿色通道快速转移患者,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以便于输液及抽血等操作,协助各科室完成救治护理工作;(3)快速将检查报告送至急诊医师,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实施,治疗期间配合医师完善心电监护、吸氧、输液及管道保护等护理措施,确保急救工作顺利展开;(4)溶栓治疗要采取颅内降压预防出现颅内出血,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指标,若有异常现象立即采取抢救措施;(5)治疗结束后将患者转移至病房,加强巡视,清醒后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病理知识、注意事项及预后措施等,提升提认知水平有助于促进依从性,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增强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接诊、确诊、静脉采血及治疗所用时长。(2)根据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选取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涉及的所有临床数据均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采取(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对两组患者接诊、确诊、静脉采血及治疗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实施t检验,采取率(%)的形式表示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实施X2检验,当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且具有明显的差异对比,统计学存在分析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救治时效性

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在接诊、确诊、静脉采血及治疗时间均更短,P<0.05,组间数据对比符合统计学研究意义,见表1。

1 两组患者救治时效性对比

组别

接诊时间(min)

确诊时间(min)

治疗时间(min)

静脉采血时间(min)

试验组(n=33)

2.14±0.53

4.28±1.24

40.74±5.11

3.96±0.59

参照组(n=32)

3.69±0.78

6.95±1.56

62.79±6.94

5.61±0.82

t

9.3966

7.6510

14.6184

9.3339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更认可,P<0.05,组间数据对比符合统计学研究意义,见表2。

2 试验组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试验组(n=33)

20(60.61%)

12(36.36%)

1(3.03%)

32(96.97%)

参照组(n=32)

9(28.12%)

15(46.88%)

8(25.00%)

24(75.00%)

X2




6.5735

P




0.0103

3 讨论

脑梗死急性发作对患者生命健康威胁极大,不及时采取对应治疗措施,患者脑血管及神经会遭受不可逆性损伤,因此,提高救治效率是治疗的关键[2]。急诊护理流程是针对急危重症患者最有效的护理措施,其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快速有效的急诊护理服务促进各环节救治周期缩短,确保充足的急救时间[3]。在急性脑梗死救治过程中往往是接诊、采血、确诊及转移过程中耗时较长而过错最佳的治疗时机,急诊护理流程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具有预见性的护理及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直接有效的护理措施,提前通知并做好救治准备工作,尽量减少等待耗时,细化每个护理环节,促使急救护理措施更科学、更规范,继而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4]

研究数据显示,试验组患者在接诊、确诊、静脉采血及治疗时间相比较于参照组均更短,且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相比较于参照组更高,P<0.05,组间数据对比符合统计学研究意义。

综合以上结论,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能有效促进救治效率及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饶璐,陈小飘,廖球红,等.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4):225-227.

[2]张卫延,隆国丽.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分析[J].糖尿病天地,2021,18(2):176.

[3]刘霞蓉.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2):156-158

[4]吕艳妮.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6):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