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微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杨学斌

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云南交通技师学院)云南省昆明市 650300

摘要: 文章简要分析了微课的特点,阐述了微课对于教学的优势,然后就微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微课;高职院校;教学

引言

微课属于一种先进而且开放性强的教学模式,已经被融入到许多学科专业的教学中。高职院校积极引入微课教学,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是切实可行的,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有力工具。

1

微课的关键点在于一个“微”字上。所以,“微”是其主要特点,具体表现如下:从内容的角度来看,微课的内容短小精悍,而且主题鲜明。通常,一个制作好的微课和教学内容中的某一个独立的任务点是呼应的,且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很明显,这种极为精简的微课完全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录像;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微课的时间也体现出“微”的特点,一节微课时长在10 分钟以内,远远短于传统的45 分钟课堂教学时间;从微课的学习方式来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智能手机或者其他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微课的学习,这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利用效率;从可操作性来看,由于微课具有精简的特性,而且大多只涉及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所以制作者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完善和修改的过程也非常容易。不像传统的教学视频,不仅制作工作量巨大,整个制作过程也是相当复杂的,耗时耗力,修改起来也非常麻烦。

2微课教学的优势

2.1全面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

微课视频的制作与设计过程中,视频载体的存在是对以往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冲击和挑战,提前将课程中所涉及的重难点内容以视频形式进行录制,让学生可以借助教师提供的微课内容,在短时间内对课堂中所要教授的内容进行理解和梳理。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关注力以及学习效果将呈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学习平台中的视频展示,便成为其中的重中之重。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式,作为信息网络时代下的常见教学方式,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拥有着绝对优势。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所制作出的微课学习视频,知识内容展现形式上更具新颖性、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更具完整性,不仅符合现代信息教育发展时代下所提出的全新要求,同时也更利于学生学科学习积极性与趣味性的增强,是一举多得的课程教学手段。

2.2积极鼓励并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为了迎合时代教育发展需求,如何借助网络信息教学平台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并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便显得格外重要。借助网络信息平台中的“便捷性、选择多样性、及时性”等优势,高职教师可以将课程中的重难点知识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并将其上传到各院校学习平台,传递给每位学生。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保障学生在空闲时间,自由地针对微课视频内容进行学习和巩固,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进行有效突破,从而主动接受微课内容,与课堂学习活动融为一体。

3“微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3.1做好微课的制作

3.1.1精选微课内容

在高职课程教学活动正式开展期间,身为高职教师,在日常教育发展中,理当根据学生的实际课程学习要求和知识的基本掌握情况,来科学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同时针对课程教学所需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将其按照课本材料中的知识点进行细分。而对于微课的制作和设置工作而言,便需要从课程知识内容中选择重点部分,将其制作成微课视频。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课程学习习惯、知识吸收和掌握程度以及学习个性化特点来帮助教师确定好微课制作的数量与具体时间。在微课课件制作内容选材的时候,同样也要围绕着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将一些专业性和趣味性较强的内容材料制作成微课。除此之外,当高职教师的微课内容制作好之后,教师还可以针对微课内容来拓展相关专业的课程问题,随后在课堂中组织一场互动知识竞赛活动,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组队,并同时围绕着教师所提出的课堂问题进行探讨和回答。

3.1.2提高视频质量

提高微课质量,尤其是微视频的质量,是高职课程微课资源开发的关键。高职微课视频质量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物理层面,如视频的清晰度、声画的同步性、视频剪辑的效果等;内容层面,如教学流程、教学语言等。第一,更新配置,提高视频的物理质量。学校要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出发,更新需要的信息设备与网络配置,为教师的视频录制与微课制作提供良好的条件。教师也要从线上教学的要求出发,加强对信息技术操作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第二,加强学习,提高制作视频能力。线上教学的高度普及,网络空间中的微课资源和慕课平台中有着大量的视频资源,对微课制作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从新媒体时代线上教学的要求与使命出发,提高视频制作能力,强化微课资源的教学效果。

3.2在课程教学流程中的相关应用

3.2.1在课程准备阶段中的应用

对任何阶段的学科教育工作而言,课前预习准备活动在整个学科教育发展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高职学科教师角度来说,只有做好相应的课前准备工作,才能保障课堂教学得到预期的优良效果。与此同时,将微课教学模式与高职课程准备阶段相融合,不仅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熟知并掌握课堂中所教授的重难点知识,同时也能减轻教师的课程教学压力,事先准备好面对各项突发状态的措施。微课内容主要包括课堂教学中的重点知识,以及需要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的相关主题专业问题。学生则可以在网络学习平台中提前观看教师所分享的微课教学内容,针对课堂中所要教授的知识进行预习,从而对相关主题内容进行准备和了解。如此以来,不仅可以实现教师微课教学软件在网络学习平台中的共享共有,同时也能筑牢学生的学科学习基础,帮助教师构建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

3.2.2在课程正式开展期间的应用

将微课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教师便可以以翻转课堂形式来积极展开相应的课堂学习活动,并同时将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归还于学生,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微课教学模式,以其“趣味性、便捷性、多元化”等特点,在课堂正式开展期间进行应用,更能充分展现学生的课堂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尽可能规避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参与进行转变,借此来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和强化。

3.2.3在课后知识巩固和复习阶段中的应用

对教师而言,当完成了课堂相关教学任务的时候,还应该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检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内容的记忆,避免因时间影响造成知识的遗忘。在此过程中,高职教师便可以有效借助微课教学方式,针对课堂中所讲述的重难点内容,以及课后需要复习的相关内容,通过微课上传到校园网络学习平台中,以便让学生在空闲时候,可以随时对重点知识进行课后的记忆加深与学习反思,帮助学生巩固课程学习效果,推动课程教学质量的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高职院校应以新媒体为网络教学的支撑,提升网络教学价值,注重微课的应用,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措施,从而促进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陈妍珊,王延黎.微课在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职业,2019(29):114-115.

[2]车爱清.微课在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探究[J].艺术教育,2019(10):88-89.

[3]徐珠海,贾大成.微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与策略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18):147.

[4]龙佳佳.微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科技风,2019(09):41.

[5]贾雪涛.浅谈微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长江丛刊,2018(27):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