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5
/ 2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探析

杨过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摘要: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具备足够的风险抵御意识。现阶段的经济环境较为复杂,企业的财务管理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必须通过有效的风险防御意识,保障企业实现有效的运转,获得经济发展和长足的进步,从而在新形势下结合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实现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1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问题分析

1.1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性意识不够

在发生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后,各行各业都开始关注到财务风险。但是缺乏对财务风险的研究,对财务风险控制的意识不够,也缺乏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都需要认识到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性。企业的管理者缺乏对财务风险的深刻意识,导致财务风险没有在内部源头抓死,放任财务风险在企业运营中潜藏、发展,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隐患。企业员工没有较强的财务风险意识,缺乏对风险管理的学习和应对,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1.2财务决策缺乏足够的科学合理性

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一大原因就是企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财务决策失误,究其原因,就是企业的财务决策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合理性。现阶段,我国许多企业仍然是凭借管理经验与主观预测来进行财务决策,未能对过往、当前的财务数据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与挖掘,造成企业财务决策频频失误,进而引发了严重的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施策略探析

2.1加强财务信息管理力度,促进信息的系统化留存

目前面临着经济格局的重要改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企业也必须逐渐的调整自身的经济运作和管理模式,从而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力,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地成长进步。现在经济的发展机遇可谓是转瞬即逝,因此必须通过提升自身的能力,抓住时代发展的新机遇,面对新的挑战。因此,企业必须全面加强财务信息的管理力度,保障重要财务运营信息的系统化留存,以此较为精准的掌控滋生的财务能力和实际水平,在面对重要决策的时候做到客观理性的自我评价,以此把控企业的发展方向。在此过程中,为了全面提升企业的适应能力,首先要强化内部的管理系统,对于财务问题建立起详尽的数据库,做到完备的信息录入和统计。企业财务的统计工作包含的实践因素是众多的,因此必须进行这些信息的有效整理和分类,才能做到系统化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保障企业建立起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评价系统,从而在竞争中站稳脚步,实现企业经济管理过程的有效创新。

因此,在促进信息收录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有效的从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入手,综合把控企业经济的运作和管理态势,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完备的管理措施。现阶段大数据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必须结合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保障财务信息收集的有效性以及高标准。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要结合企业的收益和支出,建立有效的信息录入系统,以此保障对于重要经济运作中的核心要素的有效通统计,从而做到从企业发展的实际全局出发,建立起完备的财务数据管理系统,以此综合评价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衡量企业运作中具体行为的有效性,以此对于企业的经济运作水平全面地进行评估和有效评价,全面把控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具体环节,并且在此过程中发现一些不利的运作因素,在实践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做好具体的改进措施和调控手段,力争把握新的经济发展态势,在财务风险管理中不断的结合创新的财务管理手段,结合新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有效的运用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践进程中,在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建议和参考作用。

2.2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作为企业内部管控制度当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十分关键。某某企业依靠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达到科学引导绩效的目的。在此项工作当中,涵盖了预算方案的编制、预算审核、考核管理等不同的内容。具体而言:第一,加大对企业预算管理制度化的创新力度,把与企业紧密关联的全部活动均纳入预算工作当中,同时科学评定业绩考核的情况。然后归纳相关工作经验,不断优化企业预算管理机制。第二,做好针对企业预算落实情况的控制工作。在构建出相应预算评价制度的基础上,重点对企业运营广度情况加以分析,以便掌握预算工作开展的状况,做好针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工作。第三,注重对企业相关成本费用加以控制。在运用成本管控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健全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尤其应该积极开展支出方面的管控工作,需要相关业务的宣传作为重点,针对那些成本很大的支出费用,应该进行事前、事中等评估工作。第四,有效落实企业内部管控与考核工作,凸显出绩效的良好功效。不断改进相应的考核指标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增加经济收益。显而易见,通过前文的论述和分析以后,从中不难看出,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显得尤为必要,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2.3构建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实现对企业即将面临,或者是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检测、预报,从宏观的层面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全面反映。但是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过程中,必须从微观的财务指标着手建立预警模型。通过对相关财务指标等的观察、识别、判断,实现对企业财务运行的深入分析、评价、预测,结合对当前可能存在的或即将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风险预警的机制的构建与运行关键在于对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方面,主要实现对企业正常生产运行的观测,分析企业动态现金流,充分反映企业经营、投资与财务流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为企业发出财务风险信号,以便能够及时作出防范措施。

2.4合理运用财务集中化管理方式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需要做出正确的决策,在此过程当中,离不开准确的信息。所以,某某企业需要运用资金信息化管理方式,达到集中管理的效果,发挥出有关信息控制系统的功效。具体而言:其一,构建更加健全的企业财务核算管理平台,使得此项工作的整体效率得以提升,便于对有关业务信息进行查看。其二,科学构建相应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能够加快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速度,有利于完成针对企业预算与收入情况的跟踪任务。其三,通过构建较为健全的固定资产控制系统,能够便于企业进行高效利用,可以规避出现固定资产流失的情况。

结论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发展中做好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工作对于企业而言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正确认识到自身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将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万莉.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629(11):95-96.

[2]张萍.基于内部控制的企业财务风险管控[J].中国市场,2019(07):146+148.

[3]李敏峰.现代企业财务风险及其管控措施探讨[J].中国中小企业,2020,300(11):83-84.

[4]赵敏杰.企业强化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研究[J].投资与合作,2020,359(10):55-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