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3
/ 2

着眼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水平

南英英

14262519870423**** 山西省临汾市 41000


摘要: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也需要更新。随着新教改的实施,我国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着眼核心素养,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想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出发,为了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和核心能力,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人才,教育部顺应教育改革要求,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中职语文作为一个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课程,应更加注重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与功能,然后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一、语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为了顺应教育改革潮流而提出的教育改革目标。我国教育部为了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全面提出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目标。对应中职教育,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所需要的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理解与传承四个方面。它既包含了语文学科的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等智力因素,也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是一种综合性品质的体现。

二、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与功能介绍

语文学科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具有突出意义,这也是由语言的性质决定的。语言与思维是紧密联系的,语言把人们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及词组成的句子输送出来,记载下来,这样才能使人类社会的思想交流成为可能。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是表里的关系。这里要区别思维和思想两个不同的概念。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它概括地、间接地反映客观世界。思维是一种活动过程,其活动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而思想则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内容。思想和思维是相伴活动的,语言和思想、语言和思维既是统一的,但又是有区别的。语言和思维的职能不同,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形式是词和句,语言的内容是语义,语言的规律是语法。思维是认识的工具,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的内容就是思想,思维的规律是逻辑。语言体现思维,思维反映客观事物间的关系和联系,进行判断、推理、形成思想,思想又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一方面要进行思维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语文,又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因此,语文学科具有突出的发展思维的功能。

三、提高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1)革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既包括教师教的活动,也包括学生学的活动。因此,只有教师改变教授方法,同时学生也改变学习方式,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才能更科学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2)创设情境,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往往使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烦,严重影响了中职学生素养、能力的培养。以说、读、做为引领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是课堂中设计执行的辅助者,课堂是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要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和积极性,使每一节语文课堂成为一场动态、活泼、有序的视听盛宴。具体地,在说的方面,教学中应在教师启发提问下以学生自己说为主,但在中职课堂上常会出现学生说不出来的困境,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机智,对学生进行巧妙启发。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教师的巧妙提示是学生说的重要条件,能够真真切切地帮助学生摆脱说不出口的“疑难杂症”,让学生有信心、有思考、有感情地深入问题中,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逐步激发学生说出来的积极性,提高其表达、思维等能力。在读的方面,中职课堂上普遍存在着上课抬头率低的问题,与喜欢思考的普高学生相比,中职学生更喜欢在“耳醉于音”的朗读中体悟语文词句的美妙。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监督学生,让学生读人文情节,读化繁为简、生动有趣的教学辅助课件,读结构化、完整化的随堂板书和笔记,从而在整个课堂中呈现出人人动嘴动脑的朗朗读书画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在做的方面,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条件,向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并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设计相关的学习场景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工作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做”培养出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有利于学生在未来工作场景中迁移应用。中职语文中蕴含着较多的人文、思想、创造素养,通过说、读、做的教授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也有益于将语文思想、精神、品质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3)重视语文语言基础的教学

以对话交流为导向的学习方法,中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是中职学生提升品格、能力,自觉主动上进、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条件。中职学生在课堂上只有对言语、思维、人际沟通进行积极体验与合作,才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语文本身就是人们生活精神的缩影,语文课堂应是学生大胆表达、情感价值观流露的天地,能够容纳上述教与学要求的学习方法,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生活、学生与语文、学生与自己之间的积极对话、体验、感悟、敏思。具体来说,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倾听作者心声时,应积极提问、倾听学生对文本对人物对作者的感受,也要让同学之间进行积极交流,帮助他人进步,解决他人的学习困惑,使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得以提升。中职生应与语文课本中的人物积极对话,真情演绎当时的故事情节,在情景中体验,获得灵魂的洗涤,促进中职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还需要与自己经常切磋,把自己的现在与他人以及与自己的过去进行比照,获得自我评价,以便改进今后努力的方向。学生经历了与老师、同学、生活、自己和语文的充分交互对话后,其语文学科素养也在交往、体悟、共鸣中得到提高,这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方式。通过多方面的对话、交流、学习,中职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获得知识,更多的是培养了未来生活、工作中所需的核心素养。

四、开拓多主体、多方面、全过程的课程评价路径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评价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着力于人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建立多主体、全过程、多方面的课程评价是保障教学效果顺利实现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具体而言,课程评价应是多个主体参与的评价,应具备开放性、包容性的特征。中职语文的多元评价主体包括:首先,语文课程专家和管理者为语文课程提供评价思路、结构框架和评价的理论基础,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其次,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者,为语文课程评价提供实践基础,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再次,学生是课程的主要学习者,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评价应是以学生为最主要的评价,从而发挥评价的反馈和指导功能;最后,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成长状况最有发言权,可以保证评价的有效性。中职语文多方面评价的内容中应该兼顾对学生德育、智育、美育、综合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培育的评价,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评价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应该是全过程的,改变以往仅仅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做法,应在教学开始之前对学生学习语文素养水平、学习态度进行考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活动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表现并加以量化记录;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作业、反馈的问题、测评的结果等综合考量,由此实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发展全过程的评价。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评价,承担着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的使命。因此,通过开拓多元主体、多方面、全过程的课程评价路径,能够从智力到品德、情感,从单一主体评价到多元主体参与,从学生习得语文知识、能力、素养到习得语文知识、能力、素养后科学有效地诊断学习结果,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评价证据。

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中职语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从创新教学方法出发,开发学生的思考与领悟能力,提升学生对文章作品的鉴赏水平,并配合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彭召军.关于中职语文课程落实核心素养的思考[J].江苏教育,2017,(6):53—55.

[2]张彩亚.多元拓展提升中职生语文核心素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7,(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