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研究

袁野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现代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新型节能建筑,即绿色建筑。目前,国家大力倡导建设低碳节能型社会,因此加强绿色建筑的应用和管理尤为必要。在绿色建筑的管理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其资源解决方案和节能的有效管理。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有很多优点,在绿色建筑管理中,应大力推广和应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基于此,本文将围绕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建设项目管理的关键点,通过管理细节的优化实现高效管理。

关键词: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工程管理

2绿色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原则

全寿命周期管理强调绿色建筑施工全过程的跟踪,即与绿色建筑的早期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后期运行维护等阶段充分结合,并与上述阶段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基于此,在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时,应遵循全过程覆盖、全环节跟踪、全要素控制的基本原则,确保影响绿色建筑综合节能环保效益的各项因素均在可控范围内。

2.1平衡性

绿色建筑工程的建设需要具有绿色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这是矛盾和辩证的统一。为了确保绿色建筑生命周期管理能够更好地实现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有必要严格遵循平衡原则,确保绿色建筑项目的优势相互平衡,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

2.2统筹性

在绿色建筑项目的生命周期管理中,相关管理者应严格遵循统筹规划的原则,注意协调项目建设中涉及的经济目标、环境目标、能源目标、环境目标等管控目标,在制定项目管理机制时,要运用统筹规划的思想,用系统辩证的思想处理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始终朝着有序高效的方向发展。

2.3客观性

为确保绿色建筑项目生命周期管理有序发展,相关管理部门需要从客观规律的角度对项目发展过程和内部不稳定因素进行预测和评价,并结合项目的实际施工要求和特点,寻找专项解决方案,以确保项目的最佳运营效果。

2.4人本性

在绿色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项目经理部还需要严格遵循人性化原则,以满足公众多样化的生活需求为管理目标,确保绿色建筑项目在节能环保的基础上改善公众的生活条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目标的实现。

3.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

绿色工程项目生命周期运营项目管理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早期决策、项目建设和运营期。

3.1早期决策阶段的管理

在规划前期,应尽可能遵循绿色建筑规划的要求,将设计与自然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由于绿色建筑仍处于进步和发展阶段,其运行技术必须不同于以往的主流建筑。所有设计师,包括业主、建筑师、工程师和咨询部门,必须以统一的方式进行讨论,最终得出一个必须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和增加收入的方案。在设计过程中,施工图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指导性文件。施工图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本工程的设计说明、工程系统图、工程相关图例、工程详图、工程平面图等。施工图的设计应根据批准的技术设计文件和初步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应及时检查,经审核确认后签字。图纸交付前,设计单位应当向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3.2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之前的施工项目管理将独立处理和管理开发商、承包商和最终运营阶段。其结果是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不足,彼此之间没有联系。每个部门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整个项目的总体目标容易被忽视,项目质量将达不到标准,项目工期将被打破,甚至严重延误。应特别注意绿色建筑的进度和规划管理。

在具体操作步骤中,有很多注意事项,多方协调各对象的利益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前,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理论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相关经验的管理者不多甚至不多。因此,在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跟踪方面,各部门必须集中讨论和承诺,最终实现环保与经济双赢的目标。在施工期间,我们还必须按照绿色理念进行操作,并在各个方面节约。例如,修建临时设施,必须节约土地和材料,以免浪费和利用好;尽量使用生态材料,避免不必要的工作,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

在施工过程中,应尊重生态环境,特别是在场地平整、基坑开挖、排水、降水和临时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护周围植被、土壤、地表水和地下饮用水。不断优化施工方案,解决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与节能减排之间的矛盾,落实绿色施工管理措施,实现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经分类、破碎、清运后回用。例如,废弃砖瓦产生的骨料可用于墙板、再生砖、土壤转化和其他产品。淤泥可用于桩基填筑、道路施工和基础施工。如果废木料对建筑垃圾的破坏不明显,可以再次用于建筑。如果损坏严重,可用于造纸或木材再生板。废弃道路混凝土可以再次加工,并制成骨料,以重新配置混凝土。

为了减少市政自来水的使用,将集水设备收集的雨水用于洒水、降尘和混凝土养护,并推广使用节能临时用水装置,以计量用水量,避免浪费水资源。

3.3运营期的管理

与普通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在最终运营阶段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重复利用和回收利用。建筑物的规定使用时间应超过30~50年。在运营期间,管理者的决策和控制更好地结合起来,使整个建筑能够最大限度地被利用,并最大限度地获得效益。在一般建设项目的管理中,他们往往不能真正做到专业和全面,往往只关注眼前的最佳利益。在绿色工程建设中,一些目标与总体目标往往存在冲突,各部门之间形成竞争关系。可以看出,只有各部门保持一致、统一,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只有优化项目规定的使用时间范围,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4结语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项目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绿色建筑项目的可控性,管理部门需要细化项目管理内容,结合当前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需求,不断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确保绿色建筑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得到充分监督。

参考文献

[1]官俊.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1(33):67-68.

[2]蒙飞.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分析[J].居业,2021(10):150-151.

[3]朱浦宁.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117-118.

[4]许瑾璐.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工程管理研究[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0,20(11):75-79.

[5]杨铭.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研究[J].居舍,2020(02):139.

[6]张立柱.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