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油藏开发后期技术政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7
/ 2

高含水油藏开发后期技术政策研究

苏冉

中原油田分公司濮东采油厂 河南濮阳 457001


摘要:由于早期的强注强采,主力油层相继见效水淹,综合含水上升,产量大幅度递减,再加上没有新区块的投入,油田开发进入产量递减阶段。高含水后期开发技术政策研究成为指导油田后期开发关键。

关键词:高含水期 注采井网 注采比 工艺配套技术

  1. 基本概况

本油田构造上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的南端,含油气层位为沙三上到沙四段,油藏埋深为2500-3990m,孔隙度11.0-20.0%,渗透率0.95-121.3×10-3um2,压力系数均为在1.01-1.05,油藏属于常温、常压复杂断块中低渗油藏。目前改油田经过三十年的注水开发,处在特高含水期,地下油水关系复杂,急需对地下潜力认识进一步深化,寻找适合目前开发的技术政策。

二、油田目前存在问题:

(一)、近几年来随着水井长期不动管柱、监测工作量下降、注水压力上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油田有效注水量明显下降,水井大修率不断上升,近几年累计损失水驱控制储量106.2×104t。(二)、近几年注水量持续下降,产液量逐渐下降,动液面逐渐下降,采液速度下降。近五年配注完成率以及井组液量逐年下降,配注完成率由2014年88.8%下降至目前的50.8%。井组日产液量由2014年的1315t,降至目前的的908.2t。(三)、构造复杂,部分储量后期提高水驱动用难度大。断块“小且碎”,纵向上继承性差,仅东块相对整装,但由于前些年强注强采,主力油层强水淹,采出程度高46%,后期精细调整余地有限。统计目前因为块小、注采方向单一且无法调整的井组10个,控制储量48.8×104t;因为块碎、自然能量生产的单井10口,控制储量36.3×104t。针对这些问题开展高含水油田开发后期技术政策研究。

三、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一)井网密度

合理井网形式的部署将会使区块发挥最佳的开发潜能。该油田累积水驱控制、动用程度较高,但由于油水井封层,井况影响等原因,导致目前水驱控制、动用程度较大幅度下降,井网适应性较差。与合理井网密度相比,目前油田实际井网密度较大,主要由于该油田构造破碎,含油断块面积小,平面上砂体展布变化大,下步主要通过侧钻、注采调整等方法完善注采井网。

(二)注采井距

注采井距与注采压差、渗透率、原油粘度有关,还与储层的连通情况密切相关。井网部署方式,复杂区:构造破碎,小断块面积小,油水关系复杂,应以井组为单元治理、开发;

统计该油田注采井组历年的注水情况、对应油井的见效状况,按见效好、一般、差等情况进行了分类。见效好的主要标准是指注水前后对比,油井产量上升或稳定、压力保持较好、含水上升控制较好。统计情况来看,Ⅰ类层见效好的井较多,Ⅱ、Ⅲ类层见效好的井少。

分层系历史见效井平均注采井距统计表

629f13092cc08_html_2e26b6b8a658e4b2.gif

该油田见效油井注采井距在100-500m之间不等,平均见效井距240m,见效初期平均注水压力14.3MPa,平均单井日注70m3,正常注水压力20.3MPa,平均单井日注55m3。从见效井情况统计结果来看,分层系合理注采井距应为:Ⅰ类层:270m ,Ⅱ、Ⅲ类层:180m。目前Ⅰ类层井网注采井距180m,跟合理注采井距相比井距过小,下步加大井网重组工作量,抽稀Ⅰ类层井网,主要通过水井转注、分注,油井堵水等措施改变注采井网的主流线方向,拉大注采井距,提升井组水驱采收率。II、III类层井网目前井距180m左右较为合理,但由于井筒水质影响导致注水困难,主要通过大修酸化补孔等措施降压增注提高有效注水量。

(三)合理注采比

目前该油田是通过注水来保证油井具有旺盛生产能力的,为达到较好的开发效果,一般是通过注采平衡来实现的,而要达到注采平衡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注采比。在油藏注水过程中,当RP<0时,油层存在亏空;RP=0时,油层总体上达到了注采平衡;RP>0时,油层总体上达到了超注采平衡条件下开采。


629f13092cc08_html_c83ac2f4f411944e.gif

RP—油层盈余率,%;

Wi—累积注水量,104m3

WP—累积产水量,104m3

NP—累积产油量,104m3

BO—原油体积系数,无因次;

VP—油层有效孔隙体积,104m3

RCIP—油藏累积注采比,无因次。

油田开发初期,合理注采比是通过理论计算获得的,随着油田开采程度的加深,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井况越来越差,这样按照理论计算的注采比进行配产配注,就会存在无效注水,达不到好的注水效果。

统计该油田单井含水到80%以后,为减缓含水上升速度,注采比会有所下降。经过统计,含水在60%以下时,见效好的井组平均注采比为2.1,含水在60~80%时,见效好的井组平均注采比为1.5,含水在80%以上时,见效好的井组平均注采比为1.3。 目前油田的注采比1.2,低于合理注采比,下步主要通过大修修复水井井筒状况、检管酸化恢复水井注水能力、分注降低水井无效注水,提高井组有效注采比。

(四)优化酸化配套技术

针对区块地层污染特征精准适配解堵技术,对于低渗地层、粘土含量高,易引起地层水锁、乳化堵塞的地层,采取活性剂解堵。对于中低渗地层 ,深部碳酸盐结垢、腐蚀产物地层,易采取浓缩酸酸化,对于新投井钻井泥浆污染,近井机杂、悬浮物沉积,措施过程固相颗粒污染地层,采取土酸酸化。优选5个井组酸化,提高井组有效注水。目前井组见效明显,实施4个井组,措施后至目前已累计增油180吨。

(五)优化调剖配套技术

调剖井选井标准,结合吸水剖面、剩余油分布、非均质性等地质资料,进行调驱井的优选。选井依据①非均质严重、渗透率变异系数比较大、吸水剖面明显不均匀,纵向上有高吸水层段。②井组采出程度低、有一定的挖掘潜力。③油水井注采对应关系明确,对应油井高含水或特高含水。④正常注水,井况满足调驱要求。优化实施5个井组,其中4个井组增油明显,累计增油380吨。

(六)井网优化技术

优化目的:注采井网恢复完善,水驱储量恢复,油田产能提升,使得开发经营效果得到改善。

优化思路:通过统计分析该油田开发现状,总结该油田开发特点,针对目前存在问题,制定合理的井网进行下一步开发。

对不注采不完善井网通过新井,转注等措施完善注采井网。对于已损坏井网,通过检管、大修恢复井网。对于长期未调整井网,主要通过水井转注、分注,油井堵水等措施改变注采井网的主流线方向,提升井组水驱采收率。对于井距不合理的井网,采取堵水、调剖等措施调整注采井距。

本文旨在提高含水油田开发中后期水驱动用程度、提高水驱最终采收率,提高油田产能,对同类油藏开展注水技术政策研究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