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多样性 维护生态安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7
/ 2

保护生物多样性 维护生态安全

张旭

剑阁县林业局 四川广元 628317

【摘要】

2021年10月11日~15日在我国昆明举办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5次会议。在这场会议中,有一百四十多个缔约方、三十多个国际机构、5000名代表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了大会。这充分展现出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全球而言的重要意义。地球不仅属于人类,也属于居住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没有他们,整个世界不仅不会如此丰富多彩甚至人类自己都无法正常生存,自然界中的生物与我们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大系统,缺少哪一部分,整个系统都会受到一定的损害,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笔者将在文章中对目前全球生物环境进行分析,进一步剖析中国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举措,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为维护生态安全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公约 全球 中国 生态安全 和谐

一、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生物的多样性关系到人类自身的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地球上有超过30亿的人生产生活离不开海洋生物或沿海生物超过16亿的人依靠森林维生,在天然动植物中也能够提取大量的药物成分保障人类的生命安全,在人类的医疗事业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由于地球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所以地球的生态系统非常丰富。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才使得地球如此丰富多彩。每一个物种都有其独特的基因库,如果物种灭绝,那么这种物种的基因就会永远的在地球上消失,危害是不可估量的,地球上的生物为人类的正常生活提供药材、木材、食物等,能够保持地球能量的合理流动、改善土壤环境、涵养水资源、净化环境空气、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

二、全球生物现状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当现代文明没有出现时,地球这个生态系统每天都会有新的个体出生,也会有部分个体被自然淘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选择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人类的出现,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在现代文明不断侵蚀自然环境的背景下,物种的灭绝速率已经是正常速度的1000倍。儿时在教科书中我们读到过袋狼的消失。在2018年时。世界上最后一头北方白犀牛苏丹离世都在不断的向我们敲响着现阶段生物多样性受损的警钟。人类的过度干预自然使得生物的栖息环境食物等不断的减少或质量下降,也使得生态安全出现问题。人为活动,破坏自然很容易,但是要想恢复却是难上加难。往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即便这样也只能平衡生态环境的一角。为了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灭绝的速度,维护生态安全稳定。人们往往会采取各种举措。如建立保护地、达成公约等,但是如何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举措更需要经过科学的研究以及深入的探讨,才能得出有针对性的方法。也需要全世界人民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全民参与,从而能够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一)森林砍伐

相关研究表明,像艾滋病、埃博拉、黑热病、疟疾等都是与森林相关的疾病。现代以来有31%的新出现的疾病与森林砍伐有关。因为人类行为导致一些原本只在局部中的病毒,通过种种途径传播到其他地区,在这过程中,病毒会产生异变从而更具危害性。在2018年因为虐疾丧命的人数就高达40万人。马来西亚的森林曾被砍伐后用作养猪这也导致了尼帕病毒疫情的爆发。据统计,全球的森林正在以每年730万h㎡的速度急速消失,尤其是热带森林,虽然它在地球上的占地面积很少,但是热带森林中却包含了全世界九成以上的物种。也正是因为热带森林的不断消失,我们每天都会失去大量的动植物,这使得生物多样性受到损害进而影响到大气圈儿的完整,使得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二)全球气候变化

由于全球变暖,会导致一些物种的消失,而这些物种本来是起到人类与病毒之间的缓冲作用。物种的消失会使人类、其他生物更易感染一些本不应该感染的病毒。有相关调查研究证明,对于病毒来说,生物多样性越贫瘠的地方,其由于基因的单一会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更加脆弱。

(三)人口过多

当人口数量超过了生态环境的最大承受力时,生物多样性就会减少。2020年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研究指出。目前为止,全球的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了地球生态承载力。需要一个半地球才能承担全球七十多亿的人口。过多的人口加上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无限索取和消费,对生态多样性以及生态安全都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加强野生动物管理,维护生态安全

要保护濒危物种。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建立濒危生物繁殖中心等措施。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双管齐下。加强保护力度。在自然保护区的划区时,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对保护区的边界位置以及是否能够有效保护住濒危物种进行调研和动态监管,及时做出调整。当物种已经濒危到无法通过自身的能力进行繁殖与发展时,可以采取人工干涉的手段,仿照大熊猫繁殖中心,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人工繁育能确保优秀的基因得到保留。

(二)加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把握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协同进步,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三重愿景。对于大自然要有敬畏之心,应该顺应、尊重、保护自然。全球应该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不能只顾着发展,而不注重防污治污。应该建立国际法,将保护生物多样性纳入国际治理体系。国家要担负起国际责。对于全球环境治理方面,尽自己的力量。

(三)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通过刚柔并济的手段,提升全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对于刚性方面,可以加强立法,提高破坏环境的违法成本,加大执法力度,建立长效追责机制。对于柔性方面,要加强对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宣传工作。利用世界湿地日、生态日等纪念日为契机,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全民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氛围。还可以畅通反馈渠道,助力民间组织自愿加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中来,将动物保护事项纳入联动报警系统,当群众发现有野生动物相关违法行为和受伤受困需要解救的野生动物时均可直接拨打110。从而提高民众在动物保护中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总结】

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既是保护生态安全,又是维系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当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时,人类才能更加健康的生存。全球人民都要行动起来,未来正在于此刻的行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商共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战略,为建设和谐的地球家园出力。

【参考文献】

[1]田兴军.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李斌,蒋步新,李化雨.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环境保护科学(第28卷),2002(4):49.

[3]徐海根,丁晖,吴军,等.2010年生物多样性目标:指标与进展[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26(4):28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