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材料价格风险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7
/ 2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材料价格风险控制

高连程

身份证号码 : 37152119880203****

摘要:建筑工程是国家的基础建设,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建筑工程是当今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推动我国日益发展、改变城市面貌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我国目前的发展,可以看出,高层建筑是很多高层建筑的建设,是接触最频繁的建筑,需要相关设计人员不断的研究分析。成本失控等问题,建设项目成本大幅上涨。为确保工程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管理者应根据建设项目的质量,制定有效的成本控制计划,使建设项目所需的资金能用在合适的地方,从而使工程得以实现。在实际工作成本管理中准确评估,减少施工成本环节的浪费。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材料价格风险控制

引言

造价控制是建筑企业应对运营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与市场竞争激烈化局面的主要措施,而材料价格风险控制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核心内容,直接影响甚至决定造价控制工作目标的实现率。因此,建筑企业应从队伍建设、方向目标、手段途径与内容环境等层面来改革升级材料价格风险控制模式,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与企业的稳步发展奠定基础。

1建筑工程造价相关概述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成本,并且保证建筑项目物质收益与社会效益达到目标水平。建筑项目造价管控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核心组成部分,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使建筑项目造价管控的功能全面发挥出来,从而促进建筑项目建造活动的有序进行。目前,很多建筑工程中通常会采用全过程和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与控制模式,提高造价管理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并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同时在开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将其工作落实到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中,提高管理的动态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水平。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做好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等各个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完善建筑工程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以及施工图预算等内容,并结合建筑工程的建设需求,积极建立科学有效的造价管理与控制制度,进一步明确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制定更具针对性地管理措施和方法,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从而促进建筑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2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材料价格影响因素

2.1采购计划不严谨,规范性差

建筑工程材料采购工作要以实际的采购计划为基础,在满足工程建设进度要求的基础上体现出材料采购的规范性。现代化建筑工程材料采购过程中,采购计划往往与施工设计内容相联系。在确定工程设计方案之后,项目承建单位可要求设计方使用BIM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应用状态及与建筑结构的相关内容进行模拟,从而得到初期的与建筑材料选购相关的参考数据。这个过程要以实际工程建设信息为基础,包括建设区域的实际面积、建筑结构的个性化建造需求等。在综合分析此类信息之后,要提交与材料采购相关的计划材料,包括材料数量、材料品类及材料质量标准等,但是往往无法得到规范化处理,一些数据本身的参考性存在不足,虽然在数值上差距不大,但是在建筑材料品类增加之后,其最终产生的无效成本依然较大。

2.2材料的现场调度工作

材料的现场调度工作是材料出库办理到使用的过程,需要根据施工负责人的要求及土建施工进度而定。企业管理人员需要详细了解现场情况,确定下一阶段工程施工所需的材料型号及大致数量,并上报到上级部门,经过审核后办理材料的出库。然后,企业管理人员应与库房人员进行交接,并核对施工项目所需的材料类型及数量。一些材料较为脆弱容易破损,需要在交接工作中做好防护措施。材料出库后还要做好一定的监测工作,保证材料能够准确应用到相应的施工中。

2.3材料价格预估不合理

材料价格存在很大的波动性,会随着材料市场价格、运输、人工等费用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这就需要造价控制人员根据施工区域资源优势、经济社会水平与材料价格变化趋势等来合理估算材料价格,通过调整材料采购时间与地区、优化运输方式与频率、提高材料有效利用率等途径来降低材料价格。当前建筑材料价格并不稳定,需要建筑企业完善建筑材料市场调研机制,初步了解不同材料的价格变动范围,降低材料价格被高估或低估等情况的发生率。材料价格受原材料供需关系、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突发性。

3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材料价格风险控制措施

3.1加强沟通,完善施工合同

建筑企业应与用户进行建筑图纸、施工方案、材料选择、材料价格等方面的沟通交流,详细列举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影响施工总费用的主要与次要因素,并指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建筑企业与用户应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核、补充与完善,明确双方的义务与责任,降低合同风险,比如明确施工材料的质量与施工具体时间。另外,建筑企业与材料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约定在某一时间段内其价格的波动范围及价格变动的依据,同时,建筑企业还应将材料价格变化趋势告知用户,缓解用户对价格增加的抵触情绪。

3.2强化预存建筑材料管理

建筑企业应对预存材料做好管理,建造专门的库房,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对施工材料进行管理。建筑企业应重视材料的发放工作,尽最大可能避免材料浪费的现象,严格落实限额领料制度,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来解决自然损耗、非人为损耗的问题。如果施工材料出现丢失,那么建筑企业应直接向相关负责人问责,同时要做好监测,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

3.3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及时分析材料进购信息

材料选购信息应在材料准备阶段及时更新,应明确把握信息变动趋势和变动内容,避免在后续的材料采购工作中出现重复采购、超额采购等情况。材料管理部门要建立信息化的管理体系,以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基础,为材料进购提供有效的信息展示平台。要选择合适的信息呈现形式,将材料采购信息转化为数据化信息,可以展示为具体的图形,包括常见的数据表格、柱状图及饼状图等。这样不仅可使数据化管理形式更简洁,还可以提升工作人员应用数据的能力水平。在实际的材料数据分析过程中,要及时关注数据应用反馈效果,尤其是涉及材料数量、材料种类及一些特殊材料价格时,应确保数据正确、明确地显示在数据图表中。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化管理体系应具备一定的数据纠错功能,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材料采购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估。

3.4加强监督与管理

施工单位应搭建建筑材料的采购、审核与监督体系,成立专门的材料价格调研、采购、管理及监督部门,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及其对建筑质量的影响力,并对所采购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监督,降低以权谋私、以次充好等情况的发生率。同时,根据工程特征与规模、建筑要求等来组织正规专业的招标活动,综合考虑运输费用、材料价格与质量等多种因素来调整其供应商的选择标准与方向,为材料的采购与有效使用奠定基础。

结语

建筑工程材料采购成本控制并非简单的数量或类型替代品控制,而是需要结合市场元素,综合分析市场控制效果,细化材料成本控制流程,建立可操作性较强的质量监管体系。管理部门可以使用信息化数据管理模式,提高材料采购成本控制信息的共享效能。

参考文献

[1]姜小林.浅谈材料管理在施工全周期中的重要性[J].建筑工人,2021,42(06):33-35.

[2]张恒.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措施[J].财经界,2021,(14):47-48.

[3]李蒙.建筑工程材料采购管理方法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20,32.

[4]吕阳.运用功能成本分析法降低建筑工程材料成本的路径研究[J].中国市场,2020,(20):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