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纹样图案学习活动的探究与指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幼儿园纹样图案学习活动的探究与指导

陈黎明

南宁市西乡塘区鑫利华幼儿园 广西南宁 530009

【摘要】结合幼儿园目前开展的美术活动,谈谈在小、中、大三个不同年龄的班中开展纹样图案学习的方法及指导策略:单独纹样的学习与指导、二方连续纹样的尝试与实践、四方连续纹样的拓展与创新。

【关键词】纹样 单独纹样 二方连续 四方连续

【正文】

纹样是基础绘画的基本构成元素,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结合生产生活的需求、经验知识的积累、精神信念的传递而出现的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记录形式。纹样图案与文字符号相比,其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灵活性和概括性的特点。结合幼儿园目前开展的绘画活动,笔者从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纹样的特点出发,谈谈在小、中、大三个不同年龄班级中开展纹样图案学习的方法及指导策略。

  1. 单独纹样的学习与指导

单独纹样,是图案组织中最基本的形式和要素,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符号,也没有特定的轮廓和框架,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无序摆放、重复叠放或规则排列,形成单位纹样、连续纹样和综合纹样。

单独纹样的骨架构成主要有两种形态:一是对称式;二是均衡式。对称式纹样的特点是图案的中心可以树立对称轴,轴线的左右两边绝对的对称;均衡式纹样的中轴线或中心点的四周各方位均呈现不同的异形图案,虽不呈现对称效果,但是从视觉的角度上来说,均衡式纹样却给人以视觉平衡、重心稳定的感觉。

根据小班幼儿美术“由涂鸦期向象征期过渡”的心理特点,把感受和欣赏单独纹样有效地融入到日常活动中,提高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表达能力。

  1. 感受自然界美好,增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

《指南》中指出,3-4岁幼儿“喜欢观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等大自然中美的事物。”1在学习纹样图案前,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身边的自然景物进行仔细观察,如:花儿有几瓣花瓣?每朵花的形状是不是都是一样的?能不能在大树底下找到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为什么月亮有时圆有弯?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在涂鸦过程中,开始利用点和线段来向成人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感受,为之后的理解和感知纹样图案的美好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引导审美体验迁移,感知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

幼儿探索世界的方式是靠感官和双手进行的,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体验,培养感官的敏锐、心灵的敏感。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教师采取多种美术教育的形式让幼儿感知玩画的乐趣,如:手指点印画、蔬菜瓜果拓印画、印章画、粘贴画等,在体验感官与操作材料之间互动乐趣的同时,观察到单独纹样以个别形态出现和以多个无序状态呈现的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再通过将杂乱无章与整齐有序排列两种不同纹样图案的对比,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的对接,明白个体与整体的联系,为接下来进行二方连续纹样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二方连续纹样的尝试与实践

二方连续纹样,是连续纹样最基本的样式,是指单位纹样按照重复排列的顺序向左右两边方延伸排列出的条状纹样图案。由于二方连续纹样具有重复、规则和连续排列的特点,会产生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不同图案之间所呈现出来的风格迥异,富于节奏感,观赏性强,被广泛运用于建筑物、生活物品或民族特色物品的装饰设计上。

二方连续纹样的骨架构成主要有两种:一是基本式;二是复合式。基本式是单位纹样按照基本的左右规律进行的排列;复合式是在基本式排列基础上的丰富和发展,复合式二方连续纹样所呈现出来的图案具有线条流畅、起伏自然、婉转轮回、适应性强的特点。

根据中班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的特点,把二方连续纹样的学习有效地融入到各种活动中,幼儿的美术表现能力得到了提高。

  1. 提供充足操作材料,在装饰过程中习得各领域知识

《指南》中指出,4-5岁幼儿“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时,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1在此阶段,通过让幼儿观察自己衣服上的花纹图案,设计出漂亮的二方连续纹样花边;用压花机压出彩色图块,并根据一定的色彩规律进行粘贴;用折叠剪纸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二方连续纹样变成长条形图案的“神奇”……,他们不仅掌握了二方连续纹样的排列特点,还关注到色彩变化与装饰效果之间的关系,个体纹样与整体图案之间的关系,排列数量与图案长短之间的关系,并将之延伸到班级的各个活动区域中,有效激发了对各领域知识之间的学习与融合。

  1. 尊重艺术表现差异,从不同的角度去赏析作品

《指南》中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1中班幼儿处于象征期,开始尝试用线条和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表现基础图案,但是由于手部小肌肉精细动作发展不完善,注意力不够集中,作品往往不能严格按照二方连续的规律进行排列,难免会出现一些错漏、颠倒、左右不对齐的现象。教师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要正确认识到他们的生理特点和学习规律,不要过于强调纹样图案的排列规律和整齐程度,应用欣赏的眼光与激励的语言,给予幼儿作品以正面回应与积极的引导。

  1. 四方连续纹样的拓展与创新

四方连续纹样,是在二方连续纹样的基础上,将单位纹样进行上下左右重复排列,形成九宫格状排列的样式。四方连续纹样具有四散性和延绵性的特点,在生活中的运用极为广泛,如:墙面壁纸、地面瓷砖、印染花布、丝绸方巾、书裱装潢等。

四方连续纹样的骨架构成主要有两种:一是散点式;二是连缀式。散点式是由一个或几个相对完整的纹样组成的一个纹样单位,将其上下、左右反复连续排列构成。连缀式是四方连续纹样中应用极广的组织形式,是处理大面积连续的一种有效方法。2

大班幼儿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萌发并发展,在活动中,我们以发展创造力为重点,进行技能和情感的培养,有效激发幼儿创造美的能力。

(一)营造宽松探究氛围,关注个性化创作发展需求

《指南》中指出,5-6岁幼儿“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1大班幼儿绘画处于形象期,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和判断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会将预设作品与环境材料进行想象和构思,并将美术元素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积极探究纹样图案的排列、拼接和摆放,最后所呈现出来的作品都是唯一和个性化的。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选择了绘画《小小墙纸设计师》、涂色《四方连续图案》、剪纸《拉手小人》等,幼儿感受到了个体创作和小组合作的乐趣,乐此不疲。

  1. 提高美术综合素养,培养良好生活审美情趣

大班后期,幼儿审美情趣和审美感受力已经趋向成熟,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特点、能力发展和喜好不同,他们的美术综合素养也有所不同,但是这并不影响幼儿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鉴赏能力,通过有目的的学习和引导,幼儿已成功地将所学到的四方连续知识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之中,如:美美小朋友去广西民族博物馆,找到了铜鼓纹样的四方连续装饰的壮锦;琪琪小朋友在区域活动中,设计出四方连续图案的青花瓷碟子;洋子小朋友在玩眼力游戏时发现,很多黑白图案都是由四方连续的方式排列而成的……。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玩一玩、做一做、学一学”的游戏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和懂得纹样图案排列的方式和方法,拓展幼儿的美术知识,提高创作基础图案的能力,这对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积累审美经验、表达审美情趣和激发创作热情,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聂磊,万云青.《基础图案500例——花卉&风景》.[M].湖北美术出版社.2013.9-10。


Shape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