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苗木移植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浅谈园林苗木移植技术

彭寒

中国葛洲坝集团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均快速发展,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成绩,特别是园林行业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绿化建设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园林绿化项目的数量也呈明显上升趋势。苗木移植栽培技术作为园林绿化的关键组成,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着眼于园林绿化苗木移植栽培技术的重要意义,对关键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可以促进园林绿化项目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园林;苗木;移植技术

引言

植物移植的成活率是园林从业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高成活率能减少不必要的多次重复施工和运输,适当降低综合成本。

1意义

苗木移植对于园林施工具有十分深刻的影响,最关键的就是让城市园林景观更加理想,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最优绿化的目的,实现美化城市的效果。此外,对于部分古老且独特的树种而言,经过合理的苗木移植,可以将其栽植到更为适宜的区域,起到相对理想的保护效果。在生态环境的变化下,某些树种无法适应原来的生长空间,通过将苗木移栽至更适合生存的地方,能有效保护现有资源,使绿色资源得到科学化的管理。

2园林苗木移植技术

2.1移植时机

树木移栽的时间应以树木生长要求以及环境特点为依据,通常在每年的3~4月进行。若选择夏季移栽,应保证移栽时气候相对稳定,这样有利于树木成活。此外还需要注意移栽环境。若土壤疏松,则应该在雨天栽植;若土壤黏度较高,则不应在雨天栽植。在傍晚时间进行移植,由于气温比较低,因此树木不会产生过强的蒸腾作用,此时移栽比较合适。

2.2选苗

选苗是植物移植的核心之始,选苗时要先确定货源地。在确定货源地时,需重点考虑原产地气候、地质、地理、土壤条件等外部条件与移入地相近的苗木,条件越接近,苗木成活率越高;条件差别越大,苗木成活率就越低。苗木的内部因素即自身因素也是影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所选苗木要保证根系发达、地径较粗、节间粗短、顶芽饱满、形态优美、无干枝枯叶、生长健壮、主干与枝条上叶片具有一定的光泽度、无失水现象和无病虫害等。

2.3挖树

在挖树阶段,必须依照苗木胸径的3~5倍进行合理的分析,确定苗木挖掘半径,一般需要在树干中间画出圆圈,依照实际画圆区域进行挖掘,保证合理地切断周边的根系。挖土球的过程中,应根据画圆方向逐步向外展开,预留出一定的挖树作业面,范围控制在60~80cm。挖掘的过程中,必须及时修整土球,当挖至距离底部20cm的范围时,应及时对土球收底,做成平面底部。

2.4强调苗木移栽前处理工作

在正式移植苗木之前,需要做好整地和处理工作,确保苗木移植成活率,尤其苗木根部,必须采取相关措施,避免苗木体内水分过度流失。例如,可以在苗木根系浸水、修剪或者包裹成一个土球,也可以在苗木根部适当喷洒化学药物,避免根系腐烂,遭受病虫害侵袭。同时,还需要修剪苗木,将苗木去梢、剪枝、截干,并在起苗、包装和运输期间,不间断喷水,延缓苗木水分蒸发速度,也能加快苗木新梢增长。另外,在选择移植苗木时,要尽可能选择本地苗木,坚持就近原则,尽量减少外地调苗,严禁从疫区调苗。

2.5起苗

需要带土球的苗木在起苗时应根据树木的株高、树径和生命力属性确定土球规格的大小。一般为胸径的8倍或地径的7倍。起挖方法是先根据土球大小画出起挖的范围,然后从苗木根幅范围外侧开始以垂直方向向下、向外挖起。在遇到较粗的主根系和侧根系时,需要用锯子将其锯断,并确保锯断的粗根不会破坏整个根部。锯断多余的粗根后,要将苗木倾斜于一侧,再用锯子割断底部根系,使其与土壤完全脱离,防止根系破皮。整个过程要避免损害苗木的须根及根皮,保持苗木自身所带有的土球完整不破,从而确保苗木存活率较高。对于裸根苗木,在起苗时同样要重点保护根系的完整性。

2.6扶正培土

在完成苗木移植栽培工作之后,树木的根需要在新环境中生长一些时日,才能长得更加牢固。如果在这段时间内,遇到狂风暴雨天气,会造成树木的倾斜,对其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所以,园林工作者需要进行扶正培土工作。定期对移植栽培树木的生长情况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倾斜状况,必须技术进行培土处理,从而保证树木根部的正常成长。

2.7栽植修剪

进入到栽植修剪阶段后,首先要对移植栽培区域进行挖穴处理,保证苗木移植成活率。在挖穴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拟订方案,针对挖穴区域进行事前勘察工作,摸清挖穴区域的地下管线或者其他设施的情况,避免因挖穴而破坏这些设施,并形成关于挖穴现场的方案图纸。在规划的图纸中说明挖穴或者定点的位置,确定挖穴的中心点,挖穴大小的设定与移植栽培树木的土球大小有关。在栽植小型树木时采用两人相互配合的方式,两个人分别负责放置树木和进行回填土处理操作。在放置树木时需要注意树木的生长方向,通常采用直立放置的方式,在进行回填土操作的过程中,要做好浇水、压实等操作,保障移植栽培土壤的水分含量足够,同时保证土壤的密实度。如果移植的树木是乔木,还需要对乔木的形态进行整理,采用修剪枝叶的方式,最多修剪枝叶的1/3。如果乔木并没有主干,就需要注意杆径的保留长度,以10 cm杆径为分界点,超过10cm的杆径必须保留,对分界点下方5 cm内的杆径进行适当修剪。

2.8苗木移植后处理工作

在苗木移植后,需要紧密观察苗木生长情况,适时开展割灌和人工修枝工作,排除杂草与苗木对光热、水肥等争夺,改善苗木生长环境,加快苗木生长。一般来说,割灌通常针对林分郁闭,且不适宜松土除草的地方,用割灌机也能避免使用化学除草剂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人工修枝则具有加强林木通风、光照的作用,能够减少活节、避免死结,减少病虫害发生概率,进而提升树干饱满度和材质质量。具体人工修枝技术要点如下:“干修”只用于修剪下步干枯树枝,“绿修”则是针对成活枝条的修剪,在修枝过程中,需要结合也行培育苗木要求进行适当修剪。

  1. 病虫害防治

在移植栽培过程中要注意喷洒农药,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式是喷洒杀虫剂,这种方式操作起来比较简单,而且花费的成本较低,属于“短平快”的病虫害防治操作,但是喷洒农药对于移植栽培树木的影响不容忽视。随意过度使用杀虫剂,对于移植后的树木生长有抑制作用,在防治虫害的过程中滥用杀虫剂,可以说是在树木移植栽培过程中进行病虫害防治的大忌。在苗木移植栽培过程中防治病虫害,应当合理权衡多种方法的利弊,综合使用多种防治方法,同时对树木病虫害种类进行分析研究,确定病虫害类型并选择防治方法。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是病虫害防治的有效途径,能够在消除病虫害的同时保证苗木移植栽培的安全,发挥害虫天敌对于虫害的抑制消灭作用。防治病虫害还可以结合喷洒杀虫剂与生物防治两种方法,力求获取更有效的病虫害防控效果,同时提升树木移植栽培的环保性能。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自然环境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国家大力推行植树造林,对相关的工作持支持态度。园林工程作为改造自然的最佳路径以及手段,在相应的苗木培育过程中,如何提高苗木的生存率以及移植成功率,是每个相关从业人员必须考虑和重视的。

参考文献

[1]丁涛.园林绿化苗木移植栽培技术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01):173.

[2]赵红霞.园林绿化苗木移植栽培技术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11):157.

[3]孙慧.园林绿化中的苗木移植栽培技术思考分析[J].花卉,2020(0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