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麻醉护理管理对高龄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水平及麻醉后寒战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1
/ 2

个体化麻醉护理管理对高龄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水平及麻醉后寒战的影响

刘小秋

贵州省仁怀市人民医院 贵州仁怀 5645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个体化麻醉护理管理对高龄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水平及麻醉后寒战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高龄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均开展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开展个体化麻醉护理管理,就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水平及麻醉后寒战情况进行评估对比。结果:胎儿娩出后研究组HR与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寒战情况评定示研究组0级、1级占比高于对照组,3~4级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麻醉护理管理有助于稳定高龄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水平,降低麻醉后寒战风险。

【关键词】个体化麻醉护理管理;高龄产妇;剖宫产;血流动力学;寒战



剖宫产是适用于妊娠期合并症、巨大儿、高龄产妇等情况的常用分娩方式,术中麻醉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造成一定影响,影响母婴安全[1]。寒战以嘴唇、上肢肌群等不自主颤抖为主要表现,是针对低温的一种生理性保护性反射,是麻醉常见并发症之一,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导致负性心理的发生,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2-3]。为进一步保障高龄剖宫产母婴安全,我院近年来对部分产妇开展了个体化麻醉护理管理,本研究主要就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高龄剖宫产产妇60例,年龄36~45(39.85±2.12)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组间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开展围术期常规护理,术前做好剖宫产准备,进入手术室后进行生命体征监护,配合医生开展手术,术后为患者穿戴好衣物,并进行2~3h的产后监护,无异常后转回病室。

1.2.2、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个体化麻醉护理管理,在术前详细向产妇介绍手术流程,并就麻醉方案、手术注意事项、安全性等进行介绍,提高患者认知水平。进入手术室后加强产妇心理护理,通过言语鼓励、体位调整、注意力转移等缓解产妇负面情绪。手术室温度设定在27~28℃左右,加强保温管理,采用恒温垫与保温毯,术中补液、冲洗液等均预加温处理,温度稳定在37℃。进入手术室进行生命体征监护,开放静脉通道即刻给予0.12mg/kg纳布啡静脉注射,术中加强产妇监护。


1.3、观察指标

1.3.1、血流动力学水平评定:就两组产妇麻醉前、胎儿娩出后两个阶段的血流动力学水平进行评定,主要测定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

1.3.2、寒战评估:采用Wrech分级标准进行每位产妇麻醉后30min时寒战情况的评估,共0~4级,0级无寒战,4级全身肌群颤动。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6296ca1d66f14_html_40a4b0ee1f355f0e.gif )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血流动力学水平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水平对比(6296ca1d66f14_html_40a4b0ee1f355f0e.gif

组别

HR(次/min)

MAP(mmHg)

麻醉前

胎儿娩出后

麻醉前

胎儿娩出后

研究组/30

81.29±2.24

82.38±1.30

82.04±2.85

83.23±1.49

对照组/30

81.50±2.31

86.58±2.04

82.41±2.79

86.54±1.91

t

0.357

9.510

0.508

7.484

P

0.722

<0.001

0.613

<0.001

注:与麻醉相比,P<0.05


2.2、寒战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麻醉后寒战情况对比(例 %)

组别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研究组/30

15(50.00)

8(26.67)

5(16.67)

2(6.67)

0(0.00)

对照组/30

5(16.67)

2(6.67)

10(33.33)

8(26.67)

5(16.67)

c2

7.500

4.320

2.222

4.320

5.455

P

0.006

0.038

0.136

0.038

0.020


3 讨论

剖宫产麻醉具有组织神经兴奋与神经传导的作用,现阶段剖宫产常用的麻醉药物普遍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较小[4],但也会对血流动力学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组产妇护理中适当调高了手术室温度,同时通过保温毯、液体保温措施等尽可能降低体温的丢失量,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水平评定显示,胎儿娩出后研究组HR与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合麻醉前血流动力学指标,研究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水平稳定性更高,因而开展个体化麻醉管理有助于提升血流动力学水平的稳定性。

寒战是剖宫产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尤以高龄、急诊手术等患者高发,具体发生机制尚未明确,普遍认为与麻醉方式、心理状态、环境温度等相关。椎管内麻醉是剖宫产常用的麻醉方式,会阻滞交感神经系统,抑制内脏产热,而阻滞区域会出现血管扩张情况,热量丢失增加,诱发低体温而产生寒战[5]。两组产妇麻醉后30min时寒战情况评估显示,研究组0级、1级占比高于对照组,3~4级占比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寒战预防与控制效果突出。纳布啡是一种阿片类受体的镇静药物,在术后镇痛中应用广泛,属于κ受体激动剂具有温觉效应,研究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建立静脉通道后即给予纳布啡静滴,旨在预防寒战[6]

综上所述,个体化麻醉护理管理应用于高龄剖宫产产妇中能够提升血流动力学水平稳定性,改善麻醉后寒战情况,值得开展。



参考文献

[1]冯振兴.不同麻醉方案对ICU妊高征产妇术后结局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青岛医药卫生,2020,52(5):370-372.

[2]李艳,孙静,鲁瑶,等.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麻醉对初产妇剖宫产术中内脏牵拉反应及寒战发生率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6):2167-2169.

[3]徐砚华,张丽.小剂量舒芬太尼预防剖宫产术中寒战和牵拉疼痛的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2018,22(11):2237-2240.

[4]王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0,26(23):50-52.

[5]张亚菲.个性化麻醉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负性情绪、术中体温及麻醉后寒战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14):146-147.

[6]刘晶晶,黄绍强,孙申,等.预防性给予纳布啡对急诊剖宫产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后寒战的影响[J].上海医学,2020,43(10):587-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