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31
/ 4

人文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代光磊

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150001

摘要目的:分析人文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门诊纳入的患者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施以人文护理服务,观察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患者辅助检查、等待治疗、缴费时间,对门诊服务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服务态度、引导路径、沟通技术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等待治疗时间、辅助检查时间、缴费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中,施以人文护理服务有利于提升门诊服务质量,缩短患者辅助检查、缴费、等待时间,提升门诊工作效率及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满意度。

关键词人文服务;门诊护理;满意度;服务质量

门诊是医院服务窗口,门诊服务质量体现医院的工作能力、服务能力、诊疗能力,各个医院将门诊服务放在重点位置,合理对门诊护理服务进行规划,落实严格的护理机制,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从而为患者就诊提供护理支持[1]。但门诊纳入的患者病情复杂,若护理及治疗措施不到位,医院形象容易受损,加之互联网技术发展,患者往往将自身在医院门诊实际就诊体验发送到网络上,群众对门诊服务评价低,严重打击医院口碑,甚至导致医院患者数量缩减,对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及医院经济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2]。基于此,我院关注门诊工作质量,护理服务是门诊工作的重要组成,在新时期,人性化、以人为本护理理念进入医疗领域,在本院门诊护理过程中,开始融入人文服务。本研究分析不同护理服务模式对门诊工作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1年6月门诊纳入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据患者时间分组,先就诊100例患者进入对照组,后就诊100例患者进入观察组。患者年龄在18-22岁(19.12±2.2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所纳入的患者均同意本研究,患者年龄均在18岁以上,具有自主能力、交流能力及理解能力。将精神疾病、不配合护理及管理的患者排除。

1.2方法

对照组:为患者施以常规门诊导诊服务及护理服务,患者询问护理人员等待区及缴费、就诊位置,根据患者提问,护理人员为患者指出各个方位,患者自行寻找对应的业务办理单位。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难问题,护理人员针对性帮助患者解答。

观察组:为患者施以人文护理服务模式。①护理准备:为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应当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门诊管理者向护理人员培训新知识、新理念,在培训过程中,帮助患者树立为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让护理人员认识到服务对本院口碑的影响,自思想及行动上提升护理人员服务能力及服务意识。在培训中,管理者要求护理人员主动服务,观察门诊内患者是否存在无所适从的情况,对此类患者进行引导及指导[3]。②硬件支持:为患者创造温馨、舒适的诊疗环境,护理人员对门诊等候大厅及科室进行清洁,在大厅中央设置平面图,其中包括门诊各个单位所在位置,便于患者观察门诊分布情况,便于患者在短时间找到对应的科室[4]。为提升患者就诊安全性,在医院相对危险的位置设置安全提示,比如,松动的把手上张贴警告提示,湿化的地面上防治湿化提示。护理人员结合门诊纳入的患者特点,设置相关咨询点,便于特殊患者咨询,比如,在咨询点患者说出自身的主诉,护理人员解答患者问题,针对身体素质差的患者,护理人员主动为患患者准备水,让其休息会。在大厅长期等待的患者,护理人员适当为患者提供水,让患者在等候室感到舒适,自细节上满足患者的需求。③健康教育:在人性化服务过程中,护理人员保持微笑,询问患者身体上的不适感,对患者展开就诊指导。针对不方便就诊患者,为患者提供照护,保护患者隐私的同时,为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抚慰患者焦虑及抑郁的情绪,等待叫号后,让患者进入诊室就诊[5]。在门诊护理中,护理人员尽可能避免护患纠纷,尤其是言语辱骂患者及殴打喊着,护理人员应当采取有效的沟通办法,对患者的病情表示同情,并说明该疾病常规治疗方法及效果,让患者放宽心。④完善门诊机制:门诊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对工作制度进行优化,针对服务及收费各个环节均要适当优化,避免患者等候及缴费浪费大量的时间,提升患者就诊效率。

1.3观察指标

①评价门诊护理质量:包括服务态度、引导路径、沟通技术,每个项目100分,分值高代表护理服务质量好。②统计患者治疗等待时间、辅助检查时间、缴费时间。③评价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其中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标准差62956d722b5d8_html_6f8d3b8a6611a4a3.gif 表示,t值检验,计数资料概率%表示,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服务态度、引导路径、沟通技术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组间护理质量评分(62956d722b5d8_html_6f8d3b8a6611a4a3.gif ,分)

分组

n

服务态度

引导路径

沟通技术

观察组

100

98.44±1.12

97.45±1.36

95.45±2.12

对照组

100

88.34±2.45

86.12±3.45

87.31±2.36

t


37.492

30.552

25.658

p


0.001

0.001

0.001

2.2组间治疗等待时间、辅助检查时间、缴费时间对比

观察组治疗等待时间、辅助检查时间、缴费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2。

表2组间治疗等待时间、辅助检查时间、缴费时间对比(62956d722b5d8_html_6f8d3b8a6611a4a3.gif ,min)

分组

n

治疗等待时间

辅助检查时间

缴费时间

观察组

100

11.54±3.12

13.25±3.45

8.12±3.12

对照组

100

22.24±3.58

28.34±3.68

16.12±2.12

t


22.532

29.914

21.208

p


0.001

0.001

0.001

2.3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n,%)

分组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100

41(41.00)

56(56.00)

3(3.00)

97(97.00)

对照组

100

31(31.00)

48(48.00)

21(21.00)

79(79.00)





15.340

P





8.975

3.讨论

门诊面对的患者复杂,包括城市群体、外来人口、乡村群体等,患者素质存在差异,经济条件高低不同,但患者的需求基本一致。患者希望早就诊、早诊断、早治疗,在进入医院后,希望通过快捷及高质量的服务流程完成诊疗,避免长期在院内等候[6]。患者对医务人员较为敏感,医生及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方式、穿戴均会对患者心理产生影响,巨大多数患者对医疗服务有较高的要求。患者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安慰,并获得与自身相关的医疗信息。患者携带病痛进入医院,希望尽快消除病痛,与此同时希望在干净卫生、配套服务全面的环境中就诊。门诊护理工作中,围绕患者展开的同时,也需要院内医生的配合,针对患者需求提供服务,有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及服务质量[7]。诊疗环境保持卫生、整洁,配置全面的医疗物品,就诊疏导到位,为问诊提供便捷。合理配置就诊时间,使患者看病有序进展。就诊时对患者心理疏导,针对病情严重的患者优先就诊,挽救患者生命。门诊护理工作面对较多的难点,比如,自服务对象及服务范围等角度进行分析,对项目服务范围及服务质量、护理人员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随着时代变迁,护理学知识更为丰富,为临床护理工作有效开展带来挑战。门诊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岗位多、工作复杂、接待患者数量多、病情复杂

[8-9]。医院门诊每天会纳入大量的患者,门诊服务设计导诊服务、健康咨询、分诊、治疗及体检等内容,甚至涉及卫生清洁及诊断室管理等工作。每天纳入的患者数量在2000人左右,患者文化程度不同、年龄不同、病情不同,护理工作开展难度大。

新时期,为提升门诊护理工作质量,应当自人文服务角度出发,将患者放在中心位置,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10]。在实际工作中,对服务流程进行优化,使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就诊。在护理培训中,管理者向护理人员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门诊中完善安全标识、导引标识,标识内容简单易懂,让患者在医院中少走弯路,缩减患者等候时间、缴费时间及就诊时间,提升门诊服务效率[11]。为优化门诊服务,获得较高的医疗效益,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是其中的重点,根据各个科室的需求,科学合理设置岗位人员,满足门诊护理基本兴趣。也要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分析门诊工作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防范方法,制定应急处理预案,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坚持防范为主的原则,避免发生风险事故。门诊接诊的患者数量多,病情复杂,护理人员与患者可能发生矛盾,尤其在维持秩序上,部分患者素质低下,不按顺序进入诊室,对此,护理人员应当对此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说明按顺序治疗的意义,并对不安分的患者作出警告,若患者坚持不按规定就诊,则让安保人员将患者请出医院,以此规范秩序,长此以往,门诊形成规范化的就诊流程,对提升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保持微笑服务,针对老弱病残孕患者,为患者准备等候区,询问患者面对的问题,若患者不知道医院各个分区,护理人员带领患者等待及缴费,避免患者浪费大量的无作为时光。在本研究中,先培训本院护理人员素质,随后关注门诊内的安全管理及患者护服,通过优质服务方法,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2]。对本研究展开讨论,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认为护理工作全面,护理人员态度好、服务人性化,满足患者的就诊要求。对患者就诊各项时间进行调查,观察组患者治疗等待时间(11.54±3.12)min、辅助检查时间(13.25±3.45)min、缴费时间(8.12±3.12)min,对照组患者治疗等待时间(22.24±3.58)min、辅助检查时间(28.34±3.68)min、缴费时间(16.12±2.12)min,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该结果显示,人文服务下就诊效率高。通过人文护服务干预后,门诊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综上,在门诊护理服务中,为患者施以人文护理服务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规划护理流程,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升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该护理模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姚瑶,王桂玲. 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优质服务模式对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 结直肠肛门外科,2021,27(S2):175-176.

[2]卢长江,杜超凤,黄芳. 标准化门诊护理管理对哮喘患儿疾病控制及家庭功能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0):3120-3123.

[3]蒋百花. 加强护患沟通对化解儿科门诊护理纠纷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作用[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30):4436-4437.

[4]李玲,李玉,陈云. 护理部垂直管理门诊护理绩效考核体系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8):2810-2812.

[5]韩丽. 门诊护理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门诊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效果[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21,38(S1):103.

[6]高书艳,王秀丽. 辅助生殖门诊护理与赋能教育对不孕症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的影响比较[J]. 临床医学工程,2021,28(09):1283-1284.

[7]刘亚楠,李晶,闫朝霞,杨俊丽. 糖尿病专科门诊护理对青中年T2M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 青岛医药卫生,2021,53(04):272-274.

[8]巢夏玲,殷素芳.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性研究[J]. 名医,2021,(15):173-174.

[9]张媛. 门诊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S1):183-186.

[10]梁灿容,陈菲娜,陈燕华.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在孕产妇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3):2351-2354.

[11]王玉芬,车琦,陈伟伟,冉敏. 门诊护理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效果和护理措施评价[J]. 结直肠肛门外科,2021,27(S1):28-29.

[12]张建,李仪,徐燕,何吟琪,纪洁. 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在多学科联合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2018,37(24):128刘涛 18310098627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锦锈华城A区23号楼3单元 (包邮2本)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