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压疮护理管理中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30
/ 2

ICU患者压疮护理管理中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应用

潘玉洁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湖北武汉 430030

摘要目的:对ICU患者采取压疮护理管理中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于2018年10月开始,于2020年10月结束,以在研究时间内本院接收的ICU住院治疗患者共66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为了更好的提升研究内容的准确性,将对66例患者进行分组探讨,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在研究过程中分别针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最终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具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时间、发病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在ICU患者的护理干预中采取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其压疮发生几率,确保患者护理安全和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ICU;压疮护理;集束化护理策略

引言:ICU病房内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治疗困难较大且治疗时间较长,因此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卧床治疗,而在治疗期间比较容易出现其他不同症状的并发症,比如压疮,压疮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导致的局部持续性出血,从而产生的溃烂[1]。压疮的出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健康状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需要提升当前患者的护理质量从而才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几率,本文主要针对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6例ICU住院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39岁和78岁,平均年龄为(61.02±10.32)岁;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38岁和80岁,平均年龄为(62.45±10.5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无较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方法

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即生命体征的检测以及定期翻身和药物指导等等,在这一基础上结合集束化护理应用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具体护理步骤如下:

①病情评估。患者刚入院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充分的评估,采用的是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Braden Scale),同时要评估患者的转科、治疗以及手术时的压疮危险因素,随时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评估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采取有效的皮肤护理。

②病情分析。分析患者的病情,然后需要根据对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处理措施,例如抗感染处理和抗糖尿病处理等。

③翻身处理。可以在护理过程中采取气垫床的方式,并在护理中每两小时来帮助患者进行翻身,加强对患者的皮肤护理,定期进行检查,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时需要引导患者进行正确的翻身姿势,尽量采取平卧位的姿势,并在患者的身下垫软枕来保持患者的舒适度[2]。同时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保持患者使用床单枕褥的卫生,定期进行清洁,不可以有杂物和渣屑,杂物和渣屑会导致患者压疮发生几率增加,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的皮肤上定期涂抹多爱肤。

    1. 观察指标

统计出现压疮患者的具体情况,主要内容有压疮发生情况、压疮发生时间以及压疮发病程度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需要对两组患者的数据分别进行处理,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SPSS 22.0,在分析的过程中,将±标准差用来进行表达计量资料,t对其进行检验;同时n(%)用来进行表达计数资料,X2对其进行检验。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比较明显则说明该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压疮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时间和发生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的压疮情况对比(n,%x±s

组别

例数

压疮发生时间(d)

压疮发生程度

Ⅰ期 Ⅱ期 Ⅲ期 Ⅳ期

压疮

观察组

33

5.14±2.30

1

1

0

0

2(6.06)

对照组

33

9.63±2.84

2

2

1

1

6(18.18)

X2值/t值


8.1526

-

12.0354

P值


<0.05

-

<0.05


3 讨论

有相关研究表明,在临床治疗中,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压疮,压疮是当前住院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发生原因是由于护理过程中未对患者的压疮进行正确护理导致,压疮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不仅会导致患者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同时还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3]。临床中通常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中药外用疗法等治疗方法来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由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同时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从而降低压疮对患者的影响。集束化护理干预是近年来比较常见的一种护理干预手段,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压疮发生几率,同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在本次研究中,对比了两组患者的压疮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时间分别为(5.14±2.30)和(9.63±2.84),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时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几率为2例(6.06%),对照组患者的压疮发生几率为6例(18.1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综上所述,在ICU患者的护理干预中采取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其压疮发生几率,确保患者护理安全和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的护理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燕,池韵清. ICU患者压疮护理管理中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应用探析[J]. 当代医学,2015,21(07):101-102.

[2]何君. 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集束化护理管理的施行效果探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6):189-190.

[3]曾芬,黄芳,彭小玲. ICU患者压疮护理管理中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0):4277-4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