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在社区慢病治疗中的干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27
/ 2


全科医生在社区慢病治疗中的干预作用

贾小兰

古浪县城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古浪县 733103

摘要:目的 针对社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进行全科医生干预作用观察分析。方法 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患者172名,随机平均分成干预组与常规组,进行慢病治疗的全科医生干预与常规干预的比对分析,确定干预效果、CDSMP评分、疾病知晓评分、指标达标率等。结果 干预组各项指标表现显著,规范建档达到了100%,干预后CDSMP评分(60.4±7.8),体质指数为78.3%,血糖为81.2%。而常规组统计数据分别是83.7%、(54.2±6.4)、55.6%、60.3%,整体数据均低于干预组,证明全科医生干预作用效果明显。结论 社区全科医生积极干预慢病治疗,有利于社区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延缓患者慢性病的发展,促进患者自我约束管理,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水平及生命质量。

关键词:全科医生;慢病治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慢性病迁延不愈、病因复杂,使患者受到慢性病的长期困扰,不但生活质量下降,还要承担经济上的负担,身心、思想上的压力较大。而且慢性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与控制,病情会逐渐发展,形成脑血管类疾病、癌症等,导致因慢性病死亡人数的居高不下,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基于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责任做好慢性病的管控工作,对于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非常有利。本文针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进行了全科医生干预作用的观察,以论证其在慢病治疗中干预的效果,具体内容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20年6月开始至2021年6月结束,古浪县城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机选取了172名慢性病患者,开展全科医生慢性病治疗干预作用观察试验。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干预组86名,年龄在50岁至70岁之间,男性45名,女性41名,常规组86名,年龄在48岁至68岁之间,男性37名,女性49名。172名患者均为慢性病患者,包括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在开展观察试验之前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沟通,征得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开始本次观察。

1.2实验方法

常规组采用社区原有的干预措施,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建议等,并提供日常的护理服务。干预组在原有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全科医生干预方案,具体实施内容如下,首先全科医生与干预组患者建立疾病管理关系,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全科医生的服务内容,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其次,做好患者各项信息的深度调研,包括病情信息、患者生活习惯、个性特征、饮食喜好、生活环境、社会关系等,建立患者的电子档案,随时更新档案内容,实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动态;再次,全科医生对患者进行专业化的健康管理,包括患者的饮食、运动、生活、用药、心理、家庭等多个方面的干预指导,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与生活环境。同时,全科医生还需及时解答患者的问题,将疾病知识、健康管理知识等传授给患者及家属,增加其对疾病的了解,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构建社区、家庭、患者联动的慢病管理模式,增强管理的成效;最后,全科医生要做好后续的跟踪干预,每月进行一次患者疾病情况的评估,确定全科医生干预的效果,然后进行干预方案的调整,保证各项干预措施执行到位,获取到最为满意的干预效果。

1.3效果评价标准

一是干预效果评价,统计两组患者的建档与管理情况;二是本次观察采用了芬兰的慢性病自我管理计划模型(CDSMP)进行评分。编写社区疾病知晓调查表,借助该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进行疾病知晓情况的打分;三是针对两组患者开展为期6个月的跟踪检测,记录患者体质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的数据,最后计算出上述指标的达标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观察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处理,(x±s)为计量资料、百分比(%)为计数资料,并予以t检验和χ2 检验,如P≤O.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干预效果比对分析

干预组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全科医生的管理下,规范建档患者达到了100%,常规组86名患者中有72人进行了规范建档,建档率只有83.7%,具体数据如表1。

表1 组间建档与管理情况比对表

组别 例数 规范建档患者 接受规范管理患者

干预组 86 86(100%) 83(96.5%)

常规组 86 72(83.7%) 64(74.4%)

2.2组间指标评分实现情况比对

两组患者采用了社区不同的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后两项评价指标均有变化,其中干预组的数据变化明显,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组间CDSMP与知晓评分情况比对表

组别 例数 CDSMP评分 疾病知晓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组 86 40.1±6.1 60.4±7.8 65.7±5.2 89.5±8.6

常规组 86 41.5±5.9 54.2±6.4 64.9±5.1 79.6±7.3

2.3组间达标情况比对分析

通过对两组慢性病患者长达6个月的跟踪检测,获取了表3数据,干预组各项指标达标率均高于常规组,说明全科医生干预作用效果明显。

表3 组间指标达标率比对分析表

组别 例数 体质指数 血糖 血脂 血压

干预组 86 78.3% 81.2% 83.9% 76.8%

常规组 86 55.6% 60.3% 57.8% 50.1%

3.讨论

慢性病老年群体占比较高,属于长期积累形成的疾病,常见的慢性病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对人的重要器官危害极大。所以,为了帮助慢性病患者延缓病情,扼制并发症的发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充分发挥自身健康宣教管理的职能,大力促进全科医生积极介入社区慢性病患者的治疗工作,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疾病的治疗方案,以及病情的控制措施,给予生活、饮食、运动、心理等多个方面的专业化指导,实现慢病治疗干预的最大化作用。

通过本次观察的数据统计分析获取了表1、表2、表3,采用不同干预措施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干预组在接受规范管理方面,达到了96.5%,常规组只有74.4%,干预组CDSMP评分在干预前为(40.1±6.1),干预后是(60.4±7.8),常规组CDSMP评分干预前为(41.5±5.9),干预后是(54.2±6.4),两组患者在干预后CDSMP评分有着一定的差距,干预组评分较高,通过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全科医生干预作用明显。因此,社区全科医生以其专业性、医学知识,给予患者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家庭氛围、健康教育等,疾病管理的全方位指导与建议,对慢性病患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影响,具有在社区慢性病治疗中大力推行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凯萍.社区全科医生慢性病管理对糖尿病的防治探究[J].医药界,2021,(13):1.

[2]宋泽茹,高兰,牟善芳,等.家庭医生在慢性病管理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1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