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在产后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在产后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

王璇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摘要:目的 针对当前产后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诊断过程中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 应用价值和意义进行评估和分析。方法 筛选2020.3-2021.1期间进入我院进行产后急性肾损伤治疗的患者共计80例,按照患者产后急性肾损伤诊断过程中采取的检查方式差异,将患者分成普通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40例患者。在普通组患者的临床诊断上,采取的是传统的尿糖检测方式,而在观察组患者诊断上,采取的是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方式。针对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检测方式进行产后急性肾损伤检测中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和分析,了解产后急性肾损伤患者诊断中尿微量白蛋白在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在为两组患者提供不同方式的诊断过程中,对于观察组患者诊断,采取的是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诊断方式。相较于普通组而言,该组患者在检测结果表现上,临床诊断结果有更高的精准性,两组患者结果比对存在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 针对产后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而言,在患者临床诊断上,使用尿微量白蛋白诊断方式,能够确保患者在临床诊断上有更为出色的诊断效果。为此,对于产后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而言,在患者诊断上尿微量白蛋白诊断方案,有突出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值得在当前临床应用普及和推广。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产后急性肾损伤;诊断;临床意义;应用价值

产后急性肾损伤是临床产妇在完成生产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妊娠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产妇的生理特征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在产妇孕期,肾脏会变长、变重,产妇在完成生产后,由于产妇的肾脏负担得以快速的减轻,在多方面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可能会导致产妇出现进行肾损伤情况。临床对产妇产后急性肾损伤的病因研究当前并没有取得一致性的研究成果。但是有研究指出,产妇产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会对产妇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不利于产妇产后生活品质的保障,甚至还会对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为此,对于产妇产后急性肾损伤而言,在临床上,要做到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尽可能降低产后急性肾损伤对产妇身体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在观点研究中,通过实验分析的方式,针对产妇产后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上,传统尿糖检测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方式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差异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估,为产妇产后更好进行产后急性肾损伤疾病的诊断提供切实的经验分享和借鉴。

  1. 一般临床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临床资料

筛选2020.3-2021.1期间进入我院进行产后急性肾损伤治疗的患者共计80例,按照患者产后急性肾损伤诊断过程中采取的检查方式差异,将患者分成普通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40例患者。在患者筛选的过程中,要求在正式实验开始前,实验人员要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本次实验主要内容、目的的健康宣教,并告知所有参与实验患者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确保所有入选患者对本次实验的内容有较高的知情度。在所有患者均为积极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研究,且能够主动配合实验要求完成本次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要求所有参与实验患者完成实验知情同意书的签署,随后方可进行正式的实验研究。

在普通组的4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为完成生产后的产妇,患者的年龄区间是28-4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是32.28岁,患者完成生产的时间是1-9个月,平均时间是4.29个月。在观察组的40例患者中,患者的年龄区间是29-45岁,平均年龄是36.25岁。产妇完成生产的时间是1-7个月,平均时间是4.26个月。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础临床资料比对,两组患者之间不存在较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有临床比较价值和意义。

  1. 方法

在普通组患者的临床诊断上,采取的是传统的尿糖检测方式,而在观察组患者诊断上,采取的是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方式。

在为普通组患者提供临床检测的过程中,使用尿糖检测方式。对于尿糖检测的具体实现来说,在患者接受临床检测前,要告知患者检测的目的和流程,让患者对检测内容以及流程有一定的了解。随后为患者采取干化学试剂带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产后急性肾损伤的检测。

在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产后急性肾损伤检测上,采取的是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方式。在具体的检测工作开始前,首先是要告知患者检测的目的意义,让患者对临床检测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在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还要告知患者临床检测的一般流程,让患者对检测流程有一定的心理准备。随后在进行检测时,要求患者保持至少8小时的空腹后采集患者的尿液。尿液采集量一般是10-20ml,对采集的尿液进行离心操作后提取10 μml的上清液,针对其中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进行检测。若是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在20 mg/L以下,则判断为阴性,反之则是阳性。

  1. 统计学方法

在本文实验研究的过程中,针对所有的实验数据,采取spss21.0软件进行所有数据的汇总分析,并进行数据的科学计算。针对计算后的结果进行比对,若是结果比对存在P<0.05,则代表结果比对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1. 结果

针对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检测方式进行产后急性肾损伤检测中的检测结果比对和分析,了解产后急性肾损伤患者诊断中尿微量白蛋白在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进行评估。在为两组患者提供不同方式的诊断过程中,对于观察组患者诊断,采取的是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诊断方式。相较于普通组而言,该组患者在检测结果表现上,临床诊断结果有更高的精准性,两组患者结果比对存在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

表1 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比对

组别

例数

检验准确率

普通组

40

30(75%)

观察组

40

36(90%)

P值

\

0.0028

三、讨论

当前,对于临床产妇而言,有越来越多的产妇在完成生产后出现产后急性肾损伤情况。产后急性肾损伤的存在,不仅会对产妇的身体健康形成威胁,若是不重视疾病的治疗,甚至会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为此,针对产后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而言,要做到早诊断、及时治疗。

目前在进行产后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上,诊断方式较多,不同诊断方式在临床诊断的实现上有着不同的准确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产后急性肾损伤也提出了一些先进的临床诊断技术。就产后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来说,采取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方式,能够精准发现产后肾损伤的情况,对产妇产后急性肾损伤的及时诊断、及时治疗有积极意义。为此本文在观点论述的过程中,就产妇产后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诊断进行了相应检测方式的探讨,通过探讨,本文认为产妇出现产后急性肾损伤后,会导致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数量产生较为明显的改变。所以在进行临床产后急性肾损伤诊断上,采取尿微量白蛋白诊断方式,有出色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能够确保产后急性肾损伤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四、结论

针对产后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而言,在患者临床诊断上,使用尿微量白蛋白诊断方式,能够确保患者在临床诊断上有更为出色的诊断效果。为此,对于产后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而言,在患者诊断上引入尿微量白蛋白诊断方案,有突出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值得在当前临床应用中普及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惠来.尿微量白蛋白在产后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J].中国处方药,2019,17(04):125-126.

[2]李平华,李立丽,齐育英,等.产妇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对产后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J].生殖医学杂志.2017,26(3).249-253.

[3]徐红珍,王露,马正坤.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2,(26).7-8.

[4]李平华,李立丽,齐育英,等.产妇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对产后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J].生殖医学杂志.2017,26(3).249-253.

[5]徐红珍,王露,马正坤.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2,(2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