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案例式教学方法应用在烧伤整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临床案例式教学方法应用在烧伤整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

谷恋秋

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重庆 巴南 401320

【摘要】目的探究烧伤整形外科临床教学中案例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5月为研究时间节点,以期间本院60名烧伤整形外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时间段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在2019.09-2020.05期间实施常规教学(常规组,30名);在2020.09-2021.05期间更新教学理念,应用案例式教学法(观察组,30名)。比较两组教学后的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比较教学考核成绩,观察组理论成绩及病例分析成绩均高于常规组P<0.05;比较教学满意度,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在烧伤整形外科临床教学中实施案例式教学法与常规教学方法相比,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考核成绩,满意度更高说明该教学法接受度较高,应当推广。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烧伤整形外科;临床教学;教学考核

烧伤是指皮肤或皮下深层组织受损,在救治过程中需结合多学科、多专业,涵盖外科学所有理论知识[1]。此外,烧伤后的应激刺激以及后期的美容、整形需求,对临床医师的专科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烧伤整形外科医实习生教学活动中存在课时少、教学模式单一枯燥、缺少典型病例内容分析等问题,导致教学质量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积极寻求出一项适应烧伤整形外科教学实习的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对于培养出高素质的临床医师具有重要意义。案例教学法为新兴教学理念,在多学科的临床教学中取得了较高的应用成效[2]。为探究烧伤整形外科临床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本文在2019.09-2021.05期间选取60名临床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详细报道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2019.09开始至2021.05结束,研究对象为烧伤整形外科实习生共计60名。以院内不同时间段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不同进行分组,2019.09-2020.05采取常规教学,命名为常规组包括30名实习生;2020.09-2021.05采取案例式教学,命名为观察组包括30名实习生。常规组包括男性17名,女性13名;年龄19岁-21岁,平均年龄(20.54±0.45)岁。观察组包括男性14名,女性16名;年龄19岁-22岁,平均年龄(20.95±0.64)岁。比较组间基本资料P>0.05,统计学无意义。

1.2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教学方法:教师以播放PPT的形式详细讲解临床案例,分享并传授不同情况下的处置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负责烧伤整形外科相关知识的传输,实习生则被动接纳教学知识。

观察组采取案例式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临床案例,以实习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以分析案例、提出问题、找寻解决方案的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首先介绍烧伤整形外科临床工作情况,以经典案例讲述科室内常见疾病的病例知识、诊断标准、治疗原则、治疗方案等。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和教学进展,将上述知识逐渐在案例中渗透。指导学生自主翻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案例情况进行深度剖析。将实习生进行分组,引导小组成员讲述自己的观点,进行头脑风暴,同时教师对所讨论内容进行科学指导,指出错误的观点并引导其通过主动查阅资料,寻找解决方案。教师讲解案例的诊疗思路,并由小组代表阐述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对所提出的结论进行补充、完善。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比教学后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1)教学后对两组实习生统一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病例分析,两项内容分值均为0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成绩越优异,教学效果越佳。(2)利用院内自拟教学满意度调研问卷评估教学满意度情况。问卷以100分为满分,根据不同分值区间将满意度水平划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相应评断标准分别为:分值高于80分、分值在60分-79分之间、分值低于60分。非常满意率与比较满意率相加即为总满意度。

1.4数据处理

采取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算分析,对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数据表达方式为(平均数±标准差);对计数资料采取x²检验,数据表达方式为(百分数)。P<0.05说明研究数据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教学后考核成绩的比较

观察组理论成绩与病例分析成绩均高于常规组P<0.05(表1)。

表1.对比分析组间教学后考核成绩(分,`x±s)

组别

例数

理论知识

病例分析

常规组

30

84.57±5.17

83.19±5.77

观察组

30

91.76±5.24

90.84±5.57

t值

-

5.3498

5.2246

P值

-

0.0000

0.0000

2.2两组教学满意度的比较

比较教学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表2)。

表2.比较分析组间教学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常规组

30

16(53.33%)

6(20.00%)

8(26.67%)

22(73.33%)

观察组

30

21(70.00%)

7(23.33%)

2(6.67%)

28(93.33%)

x²值


-

-

-

4.3200

P值


-

-

-

0.0376

3讨论

烧伤整形外科所收治的患者病情往往较为复杂,其在治疗过程中需结合康复科、五官科、营养科以及ICU等多学科共同参与,同时烧伤患者往往会产生创伤后应激综合征,还需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因此基于烧伤整形外科临床救治特点,对临床医师提出了高标准与严要求,同时也增加了临床教学难度[3]。为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出更多的高质量烧伤整形外科人才,在实习生临床教学中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临床知识的输出方,学生为接收方,教学模式主要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虽也结合案例进行教学,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在分析、思考、总结等过程均由教师主导。学生没能够参与到结合案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环节,导致临床思维不缜密,案例分析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而案例式教学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始终以经典案例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在讲述基本理论知识后,在典型的病例中引入抽象的理论,引导学生主动分析案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出最佳的救治方案。最后教师对学生提出方案中不足之处进行纠正,使其能够充分理解,加深记忆[4]。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带动其学习主动性,形成临床思维,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考核成绩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更高P<0.05,证实了案例式教学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烧伤整形外科临床教学中采取案例式教学法能够充分带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临床思维,提高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边永钎,李跃军,李靖,等. 案例教学法结合微课双轨教学模式在烧伤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美容医学,2020,29(7):148-150.

[2]张志,刘昌玲,陈宾,等. 临床案例模式在烧伤整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J]. 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1):392-393.

[3]丁华荣,李德绘. PBL结合案例在烧伤整形外科临床教学的实践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55):211-212.

[4]金文虎,周爱婷,张子阳. 案例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局部解剖学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21,18(7):130-13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