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输血与积极输血对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有效果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1

限制输血与积极输血对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有效果吗

邓小英

¹ 回龙中心卫生院 ²中江蓉生单采血浆有限公司 618100

在临床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属于一种常见急症,通常是指短期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者是循环血量的20%。在治疗该疾病时,常用的抢救措施时输血,但是研究显示很多患者接受积极治疗后已经没有明显的出血表现,但是输血后即便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患者仍然容易出现再次出血表现。怎样既可以纠正贫血、改善氧输送,还可以降低再出血风险,下文对限制输血与积极输血对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有效果进行详细介绍。

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出现对患者自身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主要是内部组织病变导致,其中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空肠上段病变引起的出血也属于该范围。

2.限制输血与积极输血的治疗

2.1限制输血治疗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红蛋白如果在70g/L以下,输注红细胞悬液和血浆,输注的红细胞悬液和血浆是估计失血量的1/3-1/2,输血后目标血红蛋白范围在70-90g/L,随后输注晶体液,也是估计失血量的1/3-1/2。输血后,如果再次出现出血的现象,需要及时的进行急救处理,一般情况下给予内镜和外科手术方式干预。

2.2积极输血治疗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红蛋白如果在90g/L以下,输入红细胞悬液和血浆,输注的红细胞悬液和血浆要确定具体的用量,输血后目标血红蛋白范围在90-110g/L,随后输注晶体液>4000ml/d。

3.限制输血与积极输血对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如果不及时干预,其病死几率比较高,其中一般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会出现在出血现象,病情较为危险。及时、有效的抢救,有助于挽救患者生命。

为了对贫血、休克进行纠正,针对Hb低于90g/L的患者给予输血抢救,是临床基本共识,但是临床中针对输血治疗时机、策略还没有统一标准,大多是根据经验治疗。近几年临床研究显示,限制输血不会对贫血、休克、失血性周围循环障碍等纠正造成影响,可以提升止血效率,减少病死率。Hb补充到临床输血临界点80-100g/L时,恰好处在缺氧刚刚纠正的阶段,这时继续输血还是暂停输血,对止血效果的影响存在较大争议。限制性输血和积极性输血,利用的输血策略不同,患者贫血和休克都可以得到纠正,从中可以看出限制输血可以获得和积极输血相似的纠正休克、贫血作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现象的出现和凝血因子凝血功能变化相关,结合资料可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以采取输注红细胞悬液的方式,通过合理化处理之后,能对凝血因子进行稀释,整体上不利于止血。此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止血之后可能会再次出现出血现象,再出血时患者的病情常常是更加凶险,病死率更高。因此,针对止血成功的患者,给予有效的再出血危险性评价,有助于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最近几年临床研究显示,无限制大量输血、输液治疗,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再出血风险增加,且有可能会致使患者机体代偿机制、内环境紊乱,不必要的输血会导致疾病传播和输血各种并发症。在临床治疗中,积极的输血干预效果明显,但是如果出血量过大,容易威胁到生命安全。若这时再输血,如果不能回引起门脉压力和肝脏血流量不断增加,容易出现再出血,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积极输血增加会增加危险因素,输血是抢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途径,在实施的阶段,如果输血增加,势必会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因此必须确保输血的有效性和规范性,避免疾病传播。限制性输血后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要稍微高于积极性输血后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两种治疗手段的安全性相当。

综上所述,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要明确输血的影响因素,及时的进行输血处理,并且再出血的风险性要低于积极性数学,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也要低于积极性输血。在临床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控制输血时机,此外也要进行输血量控制,从而促进患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