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宫角妊娠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及检出率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早期宫角妊娠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及检出率分析

李万荣 乔继伟 刘艳丽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453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超声检查在早期宫角妊娠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起止时间:2019年6月、2021年2月,选取对象(n=45例)均在我院就诊,经首次超声检查后,怀疑其疾病种类为:早期宫角妊娠,而后以金标准结果(手术病理检查)为参考,对比最终效果,包括:诊断准确率、假阳性率、病理分类、图像特征情况。结果:病理结果表示,45例疑似患者中,确诊病例为34,确诊率为75.56%,其他病理类型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8.89%)、宫腔内偏宫角处妊娠(6.67%)、输卵管壶腹部妊娠(4.44%)、子宫肌瘤(2.22%)、绒癌(2.22%);经超声检查后,关于诊断准确率、假阳性率,45例患者数据为73.33(33/45)、26.67%(12/45)。结论:对于早期宫角妊娠患者,在准确率提升方面,超声诊断有明显效果,使用价值显著,可推行。

关键词:疑似宫角妊娠患者;超声诊断;鉴别;准确率;图像分析


宫角妊娠,较为罕见,归属于异位妊娠范畴,其诱发机制不明,存在紧密关联因素为:炎症刺激、子宫形态、输卵管异常、辅助生育技术,且进行性发展期间,患者流产、大出血可能性较高,会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基于此,本文就围绕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收治疑似早期宫角妊娠患者(n=45例)开展,对其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研究资料

根据需要,筛选患者临床资料,其病例数总计45,均为首次超声检查后,疑似宫角妊娠患者,选取时间阶段在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分析资料如下。45例疑似宫角妊娠患者中,存在:9例初产妇,36例经产妇,年龄最小值、年龄最大值为22岁、37岁,平均(29.46±1.01)岁;且以上患者外在症状均有不同,如:阴道不规则出血、腹痛等;在相关信息方面,患者与其家属已充分阅读,并对知情协议进行签署,研究有统计意义。

1.2检查方法

超声诊断:(1)仪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为:Mindray DC-6;(2)仪器探头频率:腹部检查、阴道检查分别为3.5-6MHz、5-9MHz;(3)操作:在临床工作人员指导下,患者可摄入适量饮用水,保证膀胱充盈后,利用仪器探头,扫描患者盆腔部位;对于存在可疑病灶患者,需嘱咐其在第一时间,将膀胱排空,其次,调整为截石体位,对仪器探头消毒,套入避孕套,涂抹耦合剂,置于患者阴道内,展开多方位扫描,重点观察子宫冠状切面、横切面,有无包块、血流分布等[2]

1.3评定指标

(1)诊断准确率、假阳性率;(2)病理分类:宫角妊娠、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宫腔内偏宫角处妊娠、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子宫肌瘤、绒癌;(3)超声图像特征。

1.4统计标准

SPSS24.0软件版本分析,计数资料总结为:宫角妊娠诊断准确率、病理类型占比情况,以卡方检验、(%)代表,数据有意义标准为:P<0.05。

2研究结果

2.1诊断准确率

超声检查后,在诊断准确率、假阳性率方面,早期宫角妊娠患者分别为73.33%、26.67%。详见表1.

表1 宫角妊娠诊断准确率(%)

项目

例数

诊断准确率(%)

假阳性率(%)

病理学检查

45

34(75.56)

/

超声诊断

45

33(73.33)

12(26.67)

2.2病理分类

病理检查、手术证实后,宫角妊娠34例,其他部位妊娠、疾病占比情况如表2.

表2 分析患者病理类型(n=45例,%)

分类

例数(n)

所占百分比(%)

宫角妊娠

34

75.56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4

8.89

宫腔内偏宫角处妊娠

3

6.67

输卵管壶腹部妊娠

2

4.44

子宫肌瘤

1

2.22

绒癌

1

2.22

总计

45

100.00

2.3图像特征

经超声诊断后,早期宫角妊娠患者(n=45例)的临床表现为:不对称宫角、单侧向外隆起;子宫内膜、妊娠囊或包块相连;不均匀包块回声。

3分析讨论

宫角妊娠,有较高危害性,孕早期阶段,患者症状无显著性,导致其检出率低,难以发现,随着孕周增大,阴道流血、腹痛、肛门坠胀感等现象也较为普遍,更加会影响其生命安全[3]

本文中,结果指标为:45例疑似宫角妊娠患者中,经手术证实后发现,有34例已确诊,4例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3例宫腔内偏宫角处妊娠、2例输卵管壶腹部妊娠、1例子宫肌瘤、1例绒癌;且超声检查后,关于诊断准确率、假阳性率,45例患者数据为73.33(33/45)、26.67%(12/45)。探析原因得出:临床检查宫角妊娠疾病时,因涉及部位与输卵管间质部较近,导致其误诊率较高,因此,需提高其鉴别能力,即:宫角妊娠,图像特征为:不对称宫角、单侧向外隆起,且妊娠囊被子宫肌层完整包围;而间质部妊娠,则是单侧宫角与子宫紧贴,隆起处相对均匀,无肌层包绕[4]。另外,在鉴别宫腔内偏宫角处妊娠时,其宫角不对称程度较为隐匿,无显著性,且存在较厚妊娠囊周围肌层,与宫角妊娠较薄肌层有明显区别,临床检查过程中,对于上述方面,相关工作人员需对自我重视度努力提升,从而对疾病进行更好的分析、判断,为最终治疗提供确切依据。

综上所述,超声诊断用于早期宫角妊娠患者,显著效果表现在提高准确率方面,但是还应和宫腔内偏宫角处妊娠、间质部妊娠进行鉴别。


参考文献:

[1]刘婉敏. 不同部位超声检查在宫角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 4(22):163-165.

[2]张昱, 陈景丽. 经阴道三维超声早期诊断宫角妊娠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学装备, 2019, 016(011):95-98.

[3]刘楠, 张娜.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间质部妊娠与宫角部妊娠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 031(019):122-124.

[4]潘和莲. 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的早期经阴道超声表现及鉴别价值评价[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003(016):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