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分析及应用推广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分析及应用推广研究

王保卫 邵锋 孙思佳 杨帆 张旭帆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116

摘要: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大幅度提升,各类建设项目开发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使得我国住宅建筑数量大幅度增加。在住宅建筑的构建过程中,混凝土装配模式属于创新型高质量建筑技术。应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模式,能使建筑住宅实际施工周期大幅度缩短、建筑的各类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并在实际施工中综合成本相对较低,在行业内部已经得到了施工人员的广泛应用。当前,在城市发展速度大幅度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广泛普及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模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技术优势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装配式建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建筑;混凝土应用;建筑住宅

引言

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与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下,装配式建筑开始呈现规模化的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将在工厂统一预制的混凝土构件通过运输、吊装等途径组装到一起,既能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还能节约资源,相对于传统的现浇建筑具有一定的优势,是未来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但是因为装配式建筑在我们国家起步较晚,标准化程度低,工人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工程造价较高,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所以分析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建筑成本进行优化,能够有效地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1概述

为了评估装配式建筑在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工依赖、减少污染排放等目标上的实施效果,以某装配式混凝上住宅的施工为例,计算了装配式结构和现浇式结构在能源、资源用量、直接成本、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等的差异,分析了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所占比例的变化,说明了地区社会经济参数对环境和社会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来看装配式混凝上的总成本比传统施工模式高12%~15%,其中直接成本比传统模式高27%左右,环境成本装配式混凝土模式占优低约7%左右,社会成本装配式混凝土低90%以上。虽然装配式混凝土模式社会效益较高,但其施工成本的劣势,制约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推广发展。从住建部最新发布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来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低层住宅建造成本约为2150元/m2,高层住宅2420元/m2;装配式钢结构高层住宅建造单价约为2776元/m2。由此可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与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建造成本几乎相差无几,但是在高层住宅上,两者相差随层高增加而增大。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成因分析

2.1装配式建筑标准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标准体系不完善,设计标准化程度低,很难进行大规模大批量的生产。国家虽然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标准,但是仍旧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所以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设计、生产还没有实现真正的标准化。装配式建筑因为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和标准,预制构件的标准化和集成度较低,模数化也不统一,所以导致模板的重复利用率较低,构件无法批量生产,这些都将增加设计费用、生产费用和模具成本,加大了装配式建筑的成本。而且,全国各地区的成本标准也有所区别,供应商没有统一的标准进行构配件的加工生产,会引起附加成本的增加。另外,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户型、面积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装配式建筑构件在设计、生产时也要考虑多样性,这些也都必然引起成本的增加。

2.2构件运输阶段成本控制难点分析

由于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模块设计,造成构件规格尺寸多,所以也就难以用统一标准的专业运输车辆,而像装配式混凝土构件这种体型大且数量众多的构件不用专用车辆运输,又会造成很多的不便,非专业运输车辆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构件的损坏,从而增加成本。此外,市场上的预制构件生产厂家数量少使得选择有限,这就让工厂和项目现场距离较远。而预制构件的尺寸都非常大,且大部分项目地点都在市区,市区对超高超宽限制很严重,大部分的时候需要绕路,有时需要特批申请才能把构件运到施工现场。这些原因导致额外增加运输成本。

3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要点

3.1预制墙板的安装

(1)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防止由于材料等因素对墙板的安装产生负面影响。需要对构件进行清理,去除其表面存留的灰尘,需要对钢筋开展详细测定,检查灌浆质量。(2)在进行预制墙板吊装时,需要应用数模化吊装方式。同时,以更为高效的措施对墙板构件进行保护,防止构件边缘由于磕碰而产生损坏。(3)在预制墙板吊装时,需要应用快速定位装置对其进行定位。由此控制预制墙板的实际水平位置以及朝向,并将灌浆套管插入定位钢筋中,在定位装置的豁口处插入斜置螺栓。而后缓慢放下预制板,并且在上下端对定位孔销以及定位销进行设计,以此微调整安装位置与相应的朝向。

3.2制定合理的装配方案

预制率、装配率是评价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政府制定装配式建筑扶持政策的主要依据指标.现阶段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标准,且名称都不统一,这对装配式建筑的评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每个地区应该依据国标《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与国家评价标准名称、概念、算法相一致的评价标准。在同一装配率和预制率的情况下,有多种装配方案,不同的预制构件组合方案会产生不同的增量成本.在同一项目中采用不同的预制率和装配率会使项目的造价成本不同,相应产生的增量成本也不同.因此要根据项目本身制定合理的预制率和装配方案,以达到控制装配式建筑增量成本的目的。

3.3建立成本控制的上下游产业链

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工作不能仅仅依靠某一单位或者某一阶段完成,需要上下游各单位共同参与,进行全过程协同管理。装配式建筑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现浇模式,可以考虑采用EPC发包模式,总承包商是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主导者,把设计单位、供应商、施工单位等单位集于一体,便于信息的流通,促进成本管理。总承包商可以把项目成本控制目标按阶段分解给各个参与单位,设计阶段主要由设计单位从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控制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采购阶段主要由采购部门从供应商的选择和采购数量等方面控制采购成本;运输阶段从运距、运输设备的选择等方面减少运输成本;安装阶段主要由施工单位从吊装方案、现场管理等方面减少施工成本,全方面全过程地做好成本管理。

结语

综合分析,要想真正推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首先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标准,从设计开始,要求除了因地方气候环境差异导致的构配件的不同设计外,都要统一。当前装配式建筑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规模化优势尚未体现及连接技术的技术障碍,随着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及相关专利技术的研发,成本将会大幅下降。另外,装配式混凝土湿连接技术虽然现在应用较多,但湿连接成本大、质量控制困难、操作复杂、难以推广。所以必须加大对干连接技术的研发力度,应要求各大建筑有比较优势的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装配式建筑企业加大干连接技术得研发力度并做好相关力学性能验证,同时政府也应该在干连接上做好推广,在政策层面上加大推广干连接。

参考文献

[1]赵俊哲.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分析[J].陶瓷,2021(8):127-128.

[2]肖赟.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4):31-32.

[3]张蕾.谈装配式建筑生产方式与造价研究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22):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