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

/ 3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

米热班 ·阿布拉 吐尔逊阿依

·阿布拉 李圆 卜能能

新疆军区总医院北京路医疗区呼吸内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开展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 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FEV1与FEV1/FVC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患者FEV1与FEV1/FV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慢性阻塞;肺气肿;临床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生率极高,为肺组织终末支气管远端充气过度、膨胀过度形成容积增大,其弹力减退而形成的疾病。大多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其他慢性肺疾病、支气管炎发展后形成。患者主要有咳痰、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甚至可能出现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危及生命。临床治疗难度大,甚至可能造成生命危险。针对患者病程及病情发展程度不同,需要给予针对性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机体康复,对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中,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肺气肿诊断标准,且已排除心理疾病、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意识不清、其他机体系统异常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有22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69.4±4.8)岁,病程1.6~6.5年,平均病程(3.4±1.5)年。疾病类型:7例肺气肿合并肺心病、16例肺气肿合并肺部感染,17例单纯性肺气肿。对照组有21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年龄62~81岁,平均年龄(70.6±5.2)岁,病程1.4~6.8年,平均病程(3.5±1.4)年。疾病类型:8例肺气肿合并肺心病、16例肺气肿合并肺部感染,16例单纯性肺气肿。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一般基础资料上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 护理

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病情监护、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开展护理服务:(1)入院首日护理:热情接待患者并进行入院指导,介绍医护人员高超的治疗与护理技术方法,讲解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预后转归,使患者对病情有正确认识,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2)住院早期护理:针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多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且因病程长、病情反复、久治不愈而易产生悲观、恐惧、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的特点,积极开展心理疏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完善各项临床检查,遵医嘱进行对症护理,以改善肺功能。(3)治疗配合护理:采用温化与湿化吸氧法,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要经常为患者翻身、扣背以促进痰液排除。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方法和腹式呼吸法、缩唇呼吸法。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为患者讲解临床用药的目的、方法及效果,确保用药科学、合理。指导多摄入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多进食蔬菜、水果,以纠正贫血和营养不良;并发水肿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便秘患者应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4)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加强营养、适当运动,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预防呼吸道感染,有条件者可坚持低流量吸氧,出现不适时及时就诊。

1.3 观察指标

临床护理效果:(1)显效:经护理,患者咳嗽、呼吸困难、咳痰、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至正常状态。(2)有效:护理后,患

者咳嗽、呼吸困难、咳痰、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呈现出改善趋势,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所改善。(3)无效:护理后,患者咳嗽、呼吸困难、咳痰和肺部啰音等临

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加重趋势。护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00%。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每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与 FEV1 在用力肺活量中的占比(FEV1/FVC)。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全部数据采用 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6284590828125_html_195cca9870952b42.gif ±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40

27(67.5%)

11(27.5%)

3(7.5%)

37(92.5%)

对照组

40

19(47.5%)

13(32.5%)

8(20%)

32(80%)

χ2





6.587

p





0.010

2.2 FEV1 与 FEV1/FVC 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FEV1与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FEV1与FEV1/FV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EV1与FEV1/FVC对比

组别

例数

FEV1(L)

FEV1/FVC(%)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0

58.21.95

76.23.95

57.92.45

64.23.27

对照组

40

58.92.04

65.33.07

57.32.07

57.92.04

t


1.568

13.779

1.183

10.338

p


0.120

0.000

0.240

0.000

3 讨论

近几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较高水平,其发病机制是由于终末期肺组织支气管远端过度充气或者部分膨胀引起的肺组织容积变大、弹力减弱,主要是由慢性支气管炎或者其他慢性肺部疾病恶化导致。慢性

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特点为病程漫长、发病缓慢,其发病率及致死率目前仍呈增长趋势。因此,有效的、有计划的、预见性的护理干预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功能的改善十分关键。

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整体护理模式,以入院指导、治疗、护理、教育、出院指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计划表来进行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主要以护理实践为根据,能够明确各护理人员的职责,提高单病种的护理质量。此外,临床护理路径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合理干预,纳入基础护理工作日程和健康宣教知识,克服医护人员的盲从性和随从性,能够由被动服务向主动转变,极大程度上避免了医疗纠纷。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且护理前,两组患者FEV1与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FEV1与FEV1/FV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肺功能改善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永君,高娜,何敏,李君.定时随访及网络平台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的康复效果研究[J].现代医学,2018,46(05):580-583.

[2]康子燕.评价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舒适护理措施及其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5):248+256.

[3]朱小莉,任永春.中医辨证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7,35(10):192-194.

[4]常娟,高杰.呼吸功能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06):171-173.

[5]孙瑾,王心怡.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04):550-552.

[6]周惠颖,张娜.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9):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