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云冈石窟的佛造像艺术及其美学风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谈云冈石窟的佛造像艺术及其美学风格

李欣然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

摘要:我国拥有较多的佛像石窟,这些佛像石窟反映时代更迭变迁、佛教的推广以及佛造像多地域、多民族的艺术融合。本文主要分析了云岗石窟的佛造像艺术特征,以及它的美学风格。希望可以普及在欣赏佛教造像时对他们艺术特征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正确认识在佛教造像艺术中古代劳动人民的审美价值和美学风格,从而提升我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云冈石窟 佛造像艺术 美学风格

引言

云冈石窟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石窟,它位于我国的山西大同,因为云冈石窟蕴含着诸多文化价值,所以给山西大同带来了雕塑之都的美誉。云岗石窟始建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时代,它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也融合了古印度、西域和中原各民族的艺术特征,它是我国佛教造像艺术中的代表作之一。云冈石窟因为自身的佛造像艺术和独特的美学风格具有较大的鉴赏价值,而被广泛誉为在艺术领域里的独树一帜的“云冈风格”。

一、云岗石窟中的佛造像艺术

云冈石窟的形成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它是随着佛教在我国的不断推广,经过较长的历史演变逐渐完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云冈石窟在不同的时间段具有不同的艺术特征。

早期的云冈石窟主要是由北魏高僧昙曜主持开凿的,当时因为受到政治的影响,这位高僧在建造的时候一共凿刻了五尊佛像,分别对应着当时北魏的五位皇帝。这个时期的佛像雕刻主要是同当时的政治结合在一起,在造像方面一般采用的是三世佛,在造型上可以看到佛像的特点是佛像高大,眉眼细长,八字胡须,面相圆润,鼻高。这时候的佛造像主要表现出雄伟庄严,刚劲稳健的特点。

中期石窟是云冈石窟雕琢的鼎盛阶段。中期的佛造像内容多样化,突出了释迦、弥勒佛的地位,流行释迦和多宝二佛并坐像,出现了护法天神、伎乐天、供养人并列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缘和维摩诘等故事。在造型方面,佛造像的面部比较丰满,秀丽而庄严。不同的是在凿刻的时候,服饰加入了的汉式大衣风格,开始朝着本土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在行制方面也加入了比较多的美丽图案。中期的佛教造像具有了一定的民族化特征,主要是对汉文化的一种创新,在造像上加入了秀丽的风格。

晚期石窟多是中小型石窟,洞窟多以单窟出现,不再成组。晚期的云冈石窟造像风格主要是体现一种秀骨清像的特色,佛像和菩萨面型消瘦,长颈,肩窄且下削,是北魏后期佛造型显著特点。这个时期的佛造像是和南北朝的人物绘画结合在一起。后期形象因为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造像更偏向中小型窟像为主,主要让权贵和士大夫进行供养,这些形式的变化整体呈现出汉化趋势,这和当时的士族审美密切相关。

  1. 云冈石窟佛造像下的美学风格

由于云冈石窟的佛造像特点不同,所以呈现出来的美学风格也各具特色。云冈石窟早期的昙曜五窟,造型高大,气势浑厚、规模壮观,震撼人心。造像吸收了犍陀罗“服兼厚毡”的厚重线条,采用大体面、平直式和阶梯式的雕刻手法,造像线条舒缓凝重,形成了云冈佛造像早期雄浑的美学风格。雄浑的美学风格具有独特的美感,第二十窟主尊大佛高达13.7米,因前壁崩塌露天被誉为露天大佛,面庞圆润饱满,肌肉感强,面露微笑,向世人展现历史的沧桑,最奇特的是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欣赏,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尊严、慈悲和欢喜。

中期的佛造像继续沿袭雄浑巨大的特点,但与早期的造像相比,显得更加恢弘华丽,细腻精致,这便是云冈石窟佛造像中期的细腻美学风格。这个细腻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雕琢细腻。其中,被誉为“音乐窟”的第十二窟,洞窟内雕琢了十方诸佛布满四壁,层层叠叠的飞天伎乐动感十足,精雕细刻,富丽堂皇,无与伦比。二是叙事细腻。石窟中雕刻了大量的佛传故事、讲经画面和因缘故事,并详细叙述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成道前与成道后的故事,故事刻画的详实细致,情节生动。三是装饰细腻。云冈石窟中期的佛造像因为受到汉代风格的影响,在雕琢方面采用了装饰纹样和象征性图案,体现皇室的恢弘。“洞内洞外皆佛像,洞窟无处不飞天”,栩栩如生的飞天,以动衬托静,让人体悟生命存在的自由与意义,从而净化心灵。

晚期的佛造像美学风格趋向于质朴平实。之前的雍容华贵、细腻华丽逐渐变为平实之风,贴近大众生活,与日常生活相融合,呈现出质朴平实。晚期石窟形制从以前的大窟演变为中小型的方形平面窟,佛像、菩萨的造像体制缩小,雕刻装饰简化,华丽变为平实,高高在上的神灵转变为可以被世俗人们容易接受的神灵,甚至如普通百姓。这些微小的佛像恰好与昙曜五窟的造像形成鲜明的对比,寓意也极为丰富,也许是期望这些世俗化的平民能与帝王一样进入极乐世界,修成正果,更希望能得到这些神灵的福佑,平安幸福。另外,晚期的佛像、菩萨的雕刻从之前的丰满圆润、高大雄厚变为面相清瘦、长颈、臂胛不肥的秀骨清像。

三、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简单地了解云冈石窟佛造像的美学风格和造像艺术,能够感受到每个阶段佛造像的不同特点。云冈石窟佛造像不同时期或细微或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它不仅借鉴于印度佛教雕刻的特点,也结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二者形成了独特的“云冈风格”。希望我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并能从中体会到云冈石窟佛造像的艺术内涵和独特风采。

参考文献

[1] 邹璐. 云冈石窟佛教造像服饰风格的中国化演变[J]. 中国宗教, 2020.

[2] 朱宛月. 对云冈石窟中二佛并坐的造像观念及造像美学形式的分析[J]. 20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