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新形势下的畜牧业发展路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环保新形势下的畜牧业发展路径分析

项煜

天津津垦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38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畜牧业为我国农业产业体系的进步发展做出极大贡献,同时也成为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飞速发展使农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同时,我国畜牧产业科技不断提高,畜牧业也从传统的模式逐渐转向现代化。最明显的在于从开始的一家一户一业的养殖方式,转换为一定的规模型法人代表企业,从副业转为主业。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畜牧业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生产方式陈旧落后、生产体制不完善、抵御风险能力差、相应市场竞争不激烈、后期保障措施不健全等。所以,如何在发现过程中解决这类问题,调动产业参与者积极性,增强行业内竞争力,成为畜牧业发现道路上的必行之策。

关键词:环保新形势;畜牧业;发展路径

引言

为彻底贯彻新时期发展理念,促进我国农业供给结构改革,需要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对提升农户升入脱贫致富有深远影响。从我国畜牧业发展情况分析看,我国畜牧业主要以资源消耗的粗放式经营为主,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养殖污染问题急需解决,绿色优质畜牧产品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环保新形势下有必要提高发展要求,重视绿色生态发展,促进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1环保新形势下的畜牧业发展概述

以促进供给结构改革为核心,把握全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重视绿色可持续性发展,针对当前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将发展重点由畜牧产品产量转变为高质量高效益,切实有效的贯彻绿色发展战略,对区域布局进行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种植与养殖绿色循环,提升绿色畜牧产品的供给能力,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全面有效支持各项政策落实,在科学技术、专业人才、资金等方面有所保障,尽快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及生态保育性畜牧业,不断提升我国畜牧业发展能力与竞争力。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在发展畜牧业过程中需要考虑我国自然环境的多样化,结合各地资源的具体情况,如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地区优势等因素,以农牧结合、循环发展思路发展全新种养型的路径,将农业与畜牧业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资源可利用价值,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畜牧业区域布局进行进一步优化,在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对畜禽养殖生产规模进行合理规划,在布局上保证科学合理,促进种养业协调发展。鼓励各地落实农牧结合、农业给养牧业,牧业促进农业的发展途径,对种养典型案例进行宣传与推广,最大限度地提升产业效率,提高种养业综合收益。

2环保新形势下的畜牧业发展现状

2.1动物疾病管控不完善

近年畜产品的价格总有波动,使养殖人对畜牧行业能否继续产生怀疑,同时因为市场波动,导致与畜牧业相关市场的价格亦有所波动。这也给养殖户施加了不小的压力。由于个体养殖户的数量大且分散,重大疫情防控措施难以得到准确性的实施。

2.2养殖技术有待提升

在疫病检查方面能明显看出养殖技术需要进一步改善与创新,在我国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养殖户不重视动物抗议水平检测工作。绝大多数个体养殖场不会再免疫接种前对畜禽进行抗体检测,在毫无科学依据的情况下进行疫苗接种工作,仅凭借养殖经验与主观判断,以跟风模仿的方式进行这项操作,最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发生疫苗接种无效、增加疫病发生概率、疫病严重、疫病传播速度快等问题。同时,在对疫病进行防治过程中,没有对病情进行准确的检查与诊断,而是凭借经验盲目使用抗生素,有些是由于细菌性疾病,在没有查明动物耐药性与病原体的情况下盲目使用抗生素,导致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还会提升病菌耐药性,从而提高动物养殖成本与治疗成本。

3环保新形势下的畜牧业发展措施

3.1加强畜牧产业安全生产管理

在饲养种用、乳用畜物的企业或者个体,应严格遵循国家有关规定,接受动物疫病防控部门的检查和动物卫生监管部门的检查管理,确保动物符合国家规定的健康标准线,并强制落实引种检疫审核制度与隔离制度,以防疫病传播。各地区动物卫生监管部门要提升加强动物检疫工作、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技术进行操作。在产地检疫过程中,要增加报检单点建设,高效落实检疫申报管理条例。基层兽医站要做好预防、检疫的职责,增强农村动物疫情的管控工作,并建立有关群众的科学化疫情防范手段。保证病害动物及畜禽产业产品的管理手段全方面覆盖,防止病害动物及产品流入市场。在屠宰检疫工作中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宰杀前、宰杀后的检验,对有出现病害动物及产品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制度展开处理,保证畜禽产品安全投入市场。流通过程中运输工具要做好消毒工作,更要确保动物及相关产品具有检疫证明。市场方面也应加强监督审查力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检疫证明、畜禽标签等进行审查,对没有相关证明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依法扣留和集中销毁,并根据这条路线追踪其产品,对相关违法人进行法律制裁。

3.2提高基层技术推广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需要从基础技术型设施为入手点,为基层养殖户提供容易操作的技术升级条件,特别是在生态化养殖发展理念下,为了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循环发展的新型畜牧业发展模式,需要保证养殖原材料的健康水平,不仅要保证绿色添加降低抗生素等药物的违规使用环境,还要采取有利的市场监督措施,在畜牧业饲养方面要提高青草饲料的喂养。

3.3完善农村人才与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为更好地提升乡镇兽医队伍的综合素质能力,需做好人才补贴工作,通过福利及薪酬体制的完善提升对专业人员的吸引度,进而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兽医体制奠定良好基础。此外,还需做好防疫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针对畜牧业个体养殖户较多的现象,需要通过统一组织管理的方式提升防疫工作的实效性进而为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而动物性疫苗的储存与管理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关键环节之一,国家应不断加大基层动物性疫苗储存设备的投入。积极推进“乡-村”疫苗冷库体系建设,对现有冷库、冷库进行及时维护和保养,使其更好地保持制冷功能,同时对在检修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更换冷库、冷库,避免疫苗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失活现象,从源头保证免疫注射效果的切实可靠。

3.4改变传统产业链

为更好地推动农村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积极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养殖方法手段的引进改变传统的产业链条,以此更好地提升畜牧业养殖水平,为契合市场需求奠定良好基础。在此期间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养殖方式,从选择畜牧优良品种着手,将畜牧业与农业结合,使在发展经济林的同时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牛、羊牧场,进而为构建循环生态农业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同时,以市场需求为标准,加快建设一批科学合理的畜牧、林业生产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畜牧业发展。还应加强有关法律的宣传,加强基层畜牧技术体系建设,推进畜牧科技成果转化,搞好畜禽疾病防治、品种改良和集约化饲养等科学饲养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畜牧兽医从业人员和养殖企业的综合素质,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畜牧业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为了促进我国畜牧业更好的发展,环保新形势下要重视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从饲料喂养到疫病防治等各个方面入手,实施绿色养殖措施,促进我国畜牧业产业化结构发展。

参考文献

[1]黎永鹏,赵国蓉,赵占秀.海北地区主要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特征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20,10(2):76-77,109.

[2]吴明浩.青龙满族自治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2):140,142.

[3]刘奎军,何蓓蓓.气象灾害对札达县畜牧业的影响及防御服务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0(23):20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