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格化理念的中压配电网布局规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基于网格化理念的中压配电网布局规划

陈腾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南平市建阳区 供电公司, 福建 南平 354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资源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配电网作为整个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向终端用电户提供持续、稳定的供电。尤其是伴随着社会用电量的不断增长,传统的配电网规划方式已经无法使用规模庞大的中压配电网,在这种形势下,必须要加强配电网规划改革,以实现电网规划的准确性、合规性。

关键词:网格化;配电网;空间布局

引言

由于全球经济下行,供给侧改革等因素影响,高能耗企业经营受到严重冲击,停产规模不断扩大,受此影响,电网企业售电量增速有所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提质增效成为电网企业面临的第一问题。而电网的投资建设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所以电网企业在新形势下应以“投资、成本、效益”为核心,以精准投资为主线,采用精益的管理理念进行电网建设。中压配电网设备众多,接线复杂,线损所占比例较高,建设投资大,如若对配电网进行更加精细化、标准化的规划,定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传统的配网规划虽是根据相应技术原则进行,但存在着管理混乱,与区域规划衔接不足等现象。网格化管理是随着时代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管理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城市管理和各种数字化平台,十八届三中全会大力倡导将其运用到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为实现配网规划管理从“技术导向型”向“价值导向型”,从“规范化管理”向“精益化管理”的转变,必须开创全新的配网结构,使其同城区、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相适应。对此,网格化规划不失为一种新型、有效的规划方式。

1中压配电网特点

1)规模庞大,数据海量电能由电厂发出后,进入输电网,向负荷中心输送能量。然后经220kV、110kV等逐级降压,成为10kV电网,与城乡各类用户连接。因此,中压配电网的规模比高压电网大得多,如南平市行政范围内,2015年10kV线路长度规模是其上级电网(110kV和35kV)的6.4倍。除线路外,还有各类开关站、环网室、设备,等等,使得中压配网成为电力系统各层级序列中实体规模最庞大的一级。同时,在配网设备规模的基础上,中压配电网的指标体系也是最复杂的,产生海量数据。对于沿海经济发达县市的中压电网,现状的指标数据量可达百万级。2)覆盖面广,配电点多中压配电网直接面向城乡各类用地,沉入地块内部,除了一些电网孤岛外,如同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遍布人类生产生活和休闲的各个角落,有人的地方就有电网。因此,对地块而言,中压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毛细血管,无处不在。

2基于网格化理念的中压配电网布局规划

2.1中压配电网的网格化规划的思路

将中压配电网进行网格化的规划实际上指的就是将供电区域进行划分,从而得到划分后的供电分区。这一规划方法借鉴了先进的管理经验,也与城市配电网发展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相关的实验验证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非常值得推广学习。网格化规划方式会根据中压配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地区的详细特性作为依据,对供电分区进行分类归纳,再与典型的负荷地区作为模型进行预测规划,最终将中压配电网的网架接线模式确定下来。这样就可以保证中压配电网的相关规划清晰有序,并且使得不同区域都负荷均衡,平稳运行的同时也保证了运行安全。为了城市配电网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网格化的供电,中压配电网的规划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原则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点,要保证中压配电网与地方的整体规划相结合。在详细了解政府对有关城市建设的相关规划的基础之上,进行中压配电网的网格化规划建设。第二点,要注意中压配电网与高压配电网的相互协调。上级电网和下级电网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同时,保证所用设备与自动化发展的相互促进。第三点,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也要保证中压配电网的安全性,保证中压配电网的运行平稳可靠。第四点,合理规划利用中压配电网有关的资源,将中压配电网的建设与改造相互结合,共同进行。

2.2提前开展电力布局规划

针对某些跨越式发展区域,以及国际化新区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应提前开展变电站布点及廊道资源的合理规划,结合政府规划及建设步伐,积极开展重点区域的电力专项规划,对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空间饱和负荷预测,对远景年的站点及廊道情况进行规划,并建议政府部门在土地总体规划修编中预留出变电站和高压线路走廊用地,确保配电网规划在该区域总体发展规划的指导下顺利实施。

2.3划分网格,全域覆盖

划分网格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精细化管理。配电网的网格划分,需要考虑地理空间、城乡规划、行政管理、电力系统等要素,按照目标网架清晰、电网规模适度、管理责任明确的原则,构建“供电区域、供电网格、供电单元”三级网络。城乡规划中主干道路、铁路、公路网的规划,行政管理单元的调整等,对于网格的划分有较大影响,此时需要打破现有的电网管理单元,划定新的供电网格,调整管理责权。划分网格需要全域覆盖,网格之间无缝衔接,对应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全要素的要求,避免电网的规划管理和监督过程中出现责权不明的现象。

2.4供电区域的规划

在对中压配电网进行网格化规划的过程中,应遵循配电网规划的原则,对规划区域进行层级分明的划分。坚持从市区到县城,从县城到乡镇,再到街道和村庄的顺序,根据每一个区域的实际电网负荷、密度等进行归类和划分。同时,在此基础上,结合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用电需求量等,进行科学的网格化配电规划。

2.5负荷预测

在空间负荷的预测方面,要根据中压配电网规划对不同地区的用地性质和开发深度的归类以及典型的负荷相关预测模型,注重不同地区的用电需求,并进行相关的了解以及分析,从而对未来中压配电网的负荷发展情况做出预测,以保证中压配电网的规划更加科学准确。其中,统计不同地区的负荷所面临的现状要通过了解记录各地区的配变容量以及配变负载率。在使用相关规划前,要对中压配电网的负荷规划进行相关严格准确的校验,保证规划的可行性。中压配电网的网格化规划的进行目标网架的构建最好借鉴的是中期负荷预测结果,来减少由于负荷预测中所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造成的损失。其中,供电网格常常以负荷的发展阶段进行分类,而负荷的发展阶段水平常被分为三类,供电网格也就随之被分为了三类。第一类,负荷发展不确定网格。负荷发展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区域对于中压配电网的发展规划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指无法准确的预测负荷的增长空间。第二类,负荷快速发展网格。这种负荷发展阶段水平代表着负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区域在这方面的规划也很明确详细,起到了很明确的指向作用。第三类,负荷发展成熟网络,是指在中压配电网的土地利用方面已经达到了饱和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负荷的增长空间已经十分有限了。

结语

随着供给侧改革、售电量增速放缓等因素,电网企业为了进一步提质增效必然走上精益管理之路,而网格化中压配网规划通过网格划分、梳理现状、饱和预测、确定目标、开展规划,为项目推进提供了进行精益化管理的有效路径,也为设备主人的运维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既符合地方区域的要求,也是实际工作中可行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冬,田强.中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研究[J].电工电气,2014(07):5-7+12.

[2]李胜春.配电自动化在沈阳浑南地区电网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华北电力大学,2018.

[3]华蕾.基于网格化规划的上饶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力需求预测[D].河北:华北电力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