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伤的院前120急救护理与转运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车祸伤的院前 120急救护理与转运措施分析

可春香

北京市密云区石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 101513

[摘要] 目的:分析车祸伤的院前120急救护理与转运措施。法:样本收集时间在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车祸伤院前120急救患者86例为研究资料,回顾性分析院前120急救护理与转运措施效果。结果:86例车祸伤院前120急救患者当中,顺利转运至医院82例(82/86,95.35%),救治成功率为95.35%,救治效果显著。论:在车祸伤患者院前120急救护理以及转运过程当中,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及确保患者救治效果,应当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患者死亡几率,有临床应用价值及参考意义。

[关键词]车祸伤;院前120急救护理;转运措施


车祸伤发生几率与我国交通事业以及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当患者在出现车祸伤后,应当在短时间内进行救治,因此,在此期间实施有效抢救、转运护理工作,可积极提升患者生存几率。本研究在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对86例车祸伤院前120急救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探究车祸伤的院前120急救护理与转运措施,详情如下。

6282f8d71866d_html_84809334151fe28.gif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资料为86例车祸伤院前120急救患者,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为样本收集时间点,纳入标准:(1)患者及家属知情研究意义。(2)患者一般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120到达现场时已死亡患者。(2)护理配合度差患者。(3)临床资料不完善患者。

1.2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院前120急救护理与转运措施效果。

86例患者当中,51.16%男性患者(44/86),48.84%女性患者(42/86),年龄18~67岁,平均(42.50±0.09)岁;86例患者当中,37例(43.02%)患者出现四肢骨折,11例(12.79%)患者出现胸骨、肋骨骨折,10例(11.63%)患者出现颅脑损伤,8例(9.30%)患者出现其他部位骨折,17例(19.77%)患者出现皮肤及软组织挫伤,3例(3.49%)患者出现脏器损伤。

(1)院前120急救护理

120医护人员到达急救现场后,应当及时对现场安全情况以及患者病情状态进行全面评估,确保现场安全的前提下对患者的血压、心律、呼吸频率、四肢温度、精神状态等数据进行及时测量及观察,做出初步诊断后,立即实施相关护理操作。在实施护理操作过程中,应当保障患者呼吸道处于畅通状态,结合患者病情发展,可采取氧气支持、心肺复苏术等抢救措施。建立静脉通道,保障患者血液循环水平。对患者出血部位进行包扎,必要时可以使用敷料、止血带等进行加压止血包扎,当患者出现骨折时,应当结合患者骨折状态及部位,采取简单固定、复位固定等方法,避免出现二次伤害。

(2)转运监护

医护人员在实施必要的抢救措施后,将患者妥善安置并采取固定措施,避免患者在院前转运过程中,出现二次损伤导致病情加重。同时转运过程中,救护车当中应当配备相应抢救设备,保障患者呼吸畅通以及静脉通路通畅,减少管道脱出以及扭曲问题发生。此外,在转运途中,医护人员应当及时对患者基本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病情变化进行详细观察,包括呼吸、脉搏、血压水平等,并做好相应记录,提升抢救有效性。如进行加压止血包扎,应密切观察患肢肢体血液循环。转运途中如果患者出现血压过低、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症状时,应考虑患者存在内脏出血,此刻医护人员应及时实施抢救措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1.3观察指标

探讨患者抢救成功率。

1.4统计学方法

用EXCEL表格和百分比形式对数据进行研究分析

  1. 结果

抢救成功率

86例车祸伤院前120急救患者当中,顺利转运至医院82例(82/86,95.35%),救治成功率为95.35%,死亡4例(4/86,4.65%),死亡率4.65%,死亡原因为在转运过程中出现心脏骤停1例(1/86,1.16%)急性呼吸功能衰竭1例(1/86,1.16%)、低血容量休克死亡2例(2/86,2.33%)。

表1 抢救成功率(n,%)


例数

抢救成功

心脏骤停

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低血容量休克死亡

死亡率

车祸伤院前120急救患者

86

82(93.35)

1(1.16)

1(1.16)

2(2.33)

4.65%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因此,车祸伤发生几率呈逐年攀升趋势

[1]。由于车祸伤具备突发性等特点,而大多数车祸伤患者均出现骨折、颅脑损伤、脏器损伤等临床症状,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对此,应当积极采取有效院前护理以及转运护理措施,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2]

数据分析,本研究抢救成功率为95.35%,死亡率为4.65%。由于大多数车祸伤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残疾及死亡,因此,对院前护理医护人员自身综合能力有更高要求[3]。同时,参与抢救医护人员还应具备较强医护责任心、处理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抢救技术,并在抢救以及转运过程当中,保障患者呼吸畅通,并做好止血、固定骨折部位等措施[4]。此外,医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当遵循先重后轻原则,及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工作,对患者讲解抢救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满足患者抢救需求,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水平[5]

综上所述,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及救治效果,应当采取有效院前120急救护理以及转运护理措施,提升患者生存几率。


参考文献

[1]夏丽苹,李雨凤,翟晓燕.物联网联合云平台技术在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02):148-150.

[2]李艳杰.车祸创伤事故患者的院前急救专项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4):3541-3542.

[3]杜娟,倪约收,胡茹娴.优质护理在院前急救治疗车祸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疗,2021,40(11):153-155+159.

[4]安琪.院前急救护理开展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1):381-382.

[5]农红云.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和安全转运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