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内镜洗消中心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监测作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现代化内镜洗消中心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监测作用探讨

孟娟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目的:分析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应用现代化清洗消毒措施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接受内镜检查的患者中选择86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实验与对照,分别43例。对照接受常规干预,实验组接受现代化清洗消毒措施,对比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且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实施现代化清洗消毒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清洗消毒质量,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现代化内镜洗消中心清洗消毒效果监测


内镜技术推广使用前,临床常采用白光内镜诊断,对病变部位表面粘膜血管纹理、色泽及形态观察进行,有些部位病变与正常粘膜在白光下难以区分,易造成误诊及漏诊[1]。内镜技术是采用光线照明的作用,对患者的胃肠道以及腹腔内脏器等进行直视性病变检查的技术,区别于传统白光内镜检查[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接受内镜检查的患者中选择86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实验与对照,分别43例。实验组年龄范围在18-77周岁,平均年龄范围为(37.84±2.29)周岁。对照组年龄范围在18-77周岁,平均年龄范围为(37.92±2.23)周岁。对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分析后,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纳入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进行内镜检查的患者。(2)患者知晓本次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1)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2)哺乳期或者孕期的女性。

1.3方法

对照接受常规干预: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根据清洗要求进行清洗、消毒。

实验组接受现代化清洗消毒措施:(1)清洗:当患者诊疗结束后,将胃镜设备从患者的胃部拔出时,需要使用酶纱布擦拭胃镜设备表面残存的液体,再将设备放在配置好的酶液水槽中,利用高压水枪以及流动水对其进行冲洗,并取下胃镜设备的各组成部分,使用清洁毛刷充分清洗设备的管道以及连接处等,确保胃镜设备能够清洗干净。待胃镜设备清洗干净后,需将其各部分均擦拭干净,在使用一次性的清洁纱布对其进行清洗,将其与清洗刷一同进行消毒处理。(2)消毒:将胃镜检查设备放置于过氧乙酸机器设备中,对于部分挺特殊感染的胃镜设备,需在机器当中进行灭菌处理。(3)干燥:针对已经浸泡消毒好的胃镜设备,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使用高压气枪对内镜的全管道进行吹干。(4)储存:灭菌消毒之后的胃镜以及相关设备需要按照无菌物品进行存放。消毒后的内镜可以悬挂在镜柜内。储存胃镜的柜子需要保证表面光滑、便于清洁、无缝隙,且每天消毒一次。其次,需提高医护人员的能力,并增加硬件设备的投入。

1.4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感染几率、满意度。

1.5统计和分析

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分析,计算型指标则以例(n/%)表示,并使用x2值检验,计量型指标则选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同时采用t检验。P<0.05,则代表本次实验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感染率

研究发现,实验组感染几率低于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感染率n/%

组别

例数

感染

总感染率

实验组

43

1

2.33(%)

对照组

43

9

20.93(%)

x2

-

-

7.2421

P值

-

-


2.2满意度

研究发现,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实验组

43

23

20

0

100(%)

对照组

43

18

17

8

81.39(%)

x2

-

-

-

-

8.8205

P值

-

-

-

-

0.0029

3 讨论

内镜检查是通过人工对患者建立道原本存在的管腔通道,并使用内镜或者其他辅助设备对患者进行检查,进而对患者存在的病灶部位进行观察、取材以及切除等临床操作[3]。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种新型道内镜检查技术也随之出现,医生常选择使用内镜技术对患者进行明确的诊断,进而治疗患者的疾病情况,并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4]。内镜技术在道癌症患者的临床检查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其是患者的检查首选工具[5]。根据临床研究病学显示,医院内胃镜室检查、治疗时,能够导致人体出现的病原体包括HIV、HCV、HBV、HP(幽门螺旋杆菌)、铜绿假单胞细胞以及结核分枝杆菌等。随着我国医学感染病患者的人数逐渐增多,社会各界对其的关注程度逐渐升高。通常情况下,胃镜室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包括两种:(1)活检以及刺伤。此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医务人员使用带有致病菌的胃镜设备,将带有致病菌的设备对多个患者反复使用。(2)皮肤以及黏膜出现的破损情况。内镜工作的医务人员暴露部分破损的皮肤组织,此时医务人员使用内镜的相关设备对患者进行检查,极易被带有患者携带的致病菌所感染。部分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也可由于没有充分清洗、消毒内镜的设备,导致检查器械上残存部分致病菌,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医院内感染情况。因此,内镜工作人员需时刻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减少被感染的几率。

综上所述,采取相关管理干预工作,重视内镜的清洗、消毒的管理工作,有效降低患者在内镜可能出现的感染风险。

参考文献:

[1]刘军,王缃兰,吴云星,等. 改良全管道灌流器对副送水内镜消毒效果的影响[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1,20(12):1109-1113.

[2]刘阳,魏方,朱子犁,等. 深圳市医疗机构消化内镜室消毒质量现状调查[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21,38(08):574-577.

[3]谢桂琼,王丽莎,潘君. 思维导图联合清单督导管理在提高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07):9-12.

[4]陈秀云,宫小玉,蔡文智,等. 基于一体化内镜洗消设备附送水内镜全管路灌洗管的改良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0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