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档案管理意识,发挥档案价值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6
/ 2

创新档案管理意识,发挥档案价值作用

李军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技术进步,现代网络电子信息已经应用到了各行各业。档案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中国档案事业的新发展趋势与重要方向。关于怎样更有效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工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对于档案建设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档案管理;管理意识;价值实现;影响

档案是人们在社会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原始数据材料,是社会发展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达,档案工作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利用信息化手段让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查阅、销毁更加便利,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受益菲浅。当前形势下,随着档案利用率越来越高,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随之浮现出来。要解决这些问题,作为管理人员,首先需增强档案意识,意识观念是内在基石和动力,意识行动是提高现代信息化操作水平,结合实际,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制定出相应地管理措施,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

一、档案工作与信息化管理的关系

当前中国传统档案管理方式正在逐渐地向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型,通过建立信息化的网络平台,把原始资料转换为大数据储存,从而形成了文档数据库系统,进行了文档的数字化管理,加快工作速度,节约服务成本,方便日常查阅和查看。作为领导者,推动工作发展,必须首先提高整体认识,清楚运用信息化管理档案的目的与重要性,然后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充分明白信息化在档案管理中的便捷程度和效率,综合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能力;其次,提高了档案管理员的整体业务素质,进一步强化了档案人才培训,全面掌握与档案信息化管理有关的计算机技术运用知识和法律法规,提高业务能力;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具体职责,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完整、安全、有效,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再次,日常工作中随时融入档案管理理念,从日常的工作中完全按照档案相关规定完成,并结合信息化档案管理,梳理流程,完善过程,不断创新,从源头,从基础引入档案管理理念,为便捷服务做好前期保障。

二、档案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随时时代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日益创新,现代档案管理工作,也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足。领导干部们不能充分意识到档案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觉得这只是一个保管的事务性工作,根本没有带来效益,且日常需要核查档案信息的机会较少,不需要引用信息技术等手段进行管理,只能作为辅助性工作;二是档案意识不强。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漠,思想观念保守,既不能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不能满足现代管理工作需要;三是业务水平不够精通。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计算机应用水平低,对计算机带来的便利性也没有形成足够的意识,不能将档案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四是宣传意识不强,形式不够灵活,没有从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角度出发,宣传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五是硬件设施难以满足工作需要。不少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投入不够,档案室的建设管理不够规范,设施落后陈旧,档案材料经常出现破损、缺失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三、档案意识助推档案价值发挥

(一)积极创新档案宣传工作,提升档案工作参与度。档案宣传是进一步发展档案管理的关键,是进一步提高社会民众档案意识的重要渠道。档案是和人们自身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密不可分的内容,让社会公众认识归档存在的意义与作用,从而培养社会公众的档案意识。档案部门应当积极发挥档案意识的教育导向功能,通过采取创新宣传方式,普及与民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档案常识,让档案认识更加深入人心,进而加深社会公民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公众对档案保护意识,使档案工作更多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人民。

(二)积极推动信息化应用,提高档案管理技术水平。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集专业性、政策性,以及机密性等较强的综合工作,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传统的档案是以纸张为载体进行记录、装订归档,不仅容易被腐蚀、损毁,还需要占据大量的空间,查阅起来也很困难,还造成纸张的浪费和人员的重复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各种信息化技术也全面应用到了档案工作中。在具体实践中,充分运用现代化设施将纸制档案转化为数字资源存储,形成一个数据平台,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信息,而且使用更加安全,既节省存储空间,改善办公环境,也能减少档案归档过程的工作量,节省人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工作的时效性,满足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三)加强档案人才培养,提升信息化意识。人才培养也是中国档案工作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石。有些档案管理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自身的专业水平较低,难以熟练操作计算机设备,且管理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为了高效的提供档案服务,应当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使用机制。重视引进、培育观点新、业务精、意识强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举办专门培训班,在培训教学内容中加入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思维、管理手段、与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等,使管理人员可以拓宽眼界,进一步丰富和提高档案队伍的知识储备,进一步培养档案法律意识,掌握科学化的管理技术,增强其信息化意识,从而建设成一支思想政治过硬、工作本事高强、服务作风一流的档案人才队伍。

(四)与其他业务有机结合,提升档案工作效率。在档案工作中,提升档案意识,彰显档案价值,推动档案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同时借助其他部门的力量来共同完成。要构建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使档案资料这个信息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各项业务发展。在实践中,要充分了解社会资源信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主动与其他单位进行有效交流,学习对方成功经验和心得,进行资源整合、优化,从而达到“以交流促发展”的目的,进而推动档案优化建设。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促进传统档案工作与信息化相融合,将繁琐的工作简便化处理,提升档案工作效率。

(五)加强智能化建设,提升档案管理效能。智能化档案管理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资源信息共享,进行高效便捷的操作与管理。将原始零散的信息及时收集起来,并经过专业化处理,整合形成规范、统一的数字档案数据库。利用大数据的信息,不断服务档案管理工作,让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具有智能性,操作性,时效性,最大程度满足社会化需求,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六)加强档案设施建设,保障档案安全。加强档案重视程度,依据档案法律法规,将档案工作的经费开支纳入预算中,加强对档案室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档案管理工作环境,引进先进设备,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科技水平,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四、结语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里,要提高档案管理效能,档案工作者首先要提高档案电子管理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转变传统的工作观念,学习先进单位和地区的工作经验,打造更多复合型人才队伍,强化档案意识,学习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将传统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结合起来,提升档案管理的综合水平,促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得以提升,发挥出档案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郭俊杰.谈提高档案意识促进档案价值的实现[J].矿业工程,2018(3):67-69. 

[2]冯玉媛.从档案价值的体现谈当前大学生档案意识的培育[J].办公室业务,2016(9):84. 

[3]郑凤久.档案意识对档案价值实现的影响[J].办公室业务,2013(19):251-252. 

[4]汪洋.增强档案服务功能提升全员档案意识[J].各界,2018(16):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