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寸心间,常思方有得——小学语文教学的哲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6
/ 2

得失寸心间,常思方有得——小学语文教学的哲思

赵建云

成都市高新区锦晖小学 四川成都市 610000


摘 要:精彩之至,高效有趣的语文课堂,能够真正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一点点的得失只有自己知道,只有常常思考,才能够从思考中有所得这句话语和吾日三省吾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通过教学的反思,才能够在反思中有所成长,有所突破。反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文章联系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反思缺失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帮助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达到新的高度,推动语文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进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哲思;途径


教学反思是每一个老师追求进步的阶梯,更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来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优化教学内容,正式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过程。每天反思,每学期反思,每年的反思,都能让小学语文教师从教学中有所收获,围绕日常的教学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操控有度,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并能拓宽教学思路,提升教学质量。对于一个教师,要实现成长,就必须用经验加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教学更进一步。反思主要集中在教学前反思、课堂上反思和教学后的反思[1]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反思途径

课堂的实际情况围绕着课堂教学前、课堂上和课后三个层面的反思,这样才能构成整个教学过程的反思。

(一)教学前的反思

教学前的反思主要是集中在对教学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老师也意识到了反思的重要性。然而更多情况下,反思仅仅是聚焦于教学后的反思,这样的反思缺乏对教学整体的联系,也无法让反思更加的透彻,在教学前通过反思能够了解教学的内容。真正落实以生为本,在经过反思,可以帮助教学设计更加完善,有利于小学语文课堂顺利开展[2]

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三《黄山奇石》,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这节课主要是描述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展现出了黄山风景区的自然壮观,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在这样的情况下,联系课文整体,写到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种,其实这些石头形态都被作者利用趣味的语言一一描述。在这样的情况下,初期安排的是让学生先对文章中没有学过的词语进行重点学习,然后老师将整个文章的框架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感受每个石头的特点。然而,在这样的教学下,会导致学生降低学习兴趣,整个课堂也过于枯燥。结合小学二年级学生对新奇事物好奇的特点,在教学中就可以调整教学的综合设计框架,让学生看到这些石头的图片之后,自行来进行思考。例如这个石头具体像什么造型,要怎样描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描述?通过这一系列的描述,在对比文章中的描述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探究,增强课堂的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二)课堂上的反思

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边教学边反思,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让整个过程更加高质量地进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不同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老师们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捕捉课堂中的灵感,这样才能有效地将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有机协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帮助教学更加顺利的进行。

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七课《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文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写主人公不想回家吃饭,想变成一棵树,结果真的变成了一棵树,第二部分写变成树之后,树上长满了鸟窝,妈妈也住进了鸟窝。最后一部分写自己饿了,流下了口水,妈妈原来早就发现了他。这篇文章通过叙述主人公变成一棵树的感觉告诉人们,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就是妈妈,在母亲眼里,每一个孩子都不会被认错。对于这篇文章的讲解,学生们理解起来或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主要是因为透过表层的描述,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母亲对孩子独特的爱。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随机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一下自己日常生活中和父母之间的趣味故事,然后让学生们进行发散。在文章中,主人公想变成一棵树,那么对于班里小学生,他们想变成什么呢?就可以发挥想象,例如有些学生想变成一只小鸟,自由自在的在天空飞,有些小朋友想要变成一条小鱼,在河里自由自在的游,还有一些学生能发动奇思妙想,想要变成神笔马良,有一支画什么都能成真的笔。

(三)教学后的反思

教学之后的反思能让老师总结教学中的优缺点,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反思的主要内容包括成功的经验,如何创新教学设计中的想法?如何与学生之间进行精彩的交流?失败的教训就是通过对整节课的回顾,梳理深度剖析,对教学情况进行修正,做好相关的记录。感受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落实

[2]。通过这样的课后反思,帮助教学取得突出进步。

在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珍珠鸟》,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冯骥才所写的,他写的是得到珍珠鸟信赖,感受人和动物之间美好情感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能理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交往最重要的品质,教学的难点就是让学生能带入文章中作者的形象,感受作者和小鸟之间的情谊,明白信赖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最重要的品质。这篇文章初期的教学设计就是导入新课,新课讲授,然后进行巩固提升,在围绕作业设计,重点集中在新课讲授中,通过对文章的深入剖析,让学生们能够透过字词和句子来感受人和小鸟之间情感的不断升华。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的问题也是观察作者和小鸟之间的变化。通过学生的信息研读,能发现作者是由细心、耐心再到用心,小鸟是从胆小、可爱、淘气再到信赖,这都是一个过程的递进。在课堂提问问题的时候,怎样帮助问题更加具体,让学生进行回答就是思考的关键点,之前提问的问题,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课文中直接寻找答案的,当前为了贴合学生的生活情况,让学生举例联系生活中自己的感受来进一步的探究人和小鸟之间的美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反思要结合日常教学的实际,关注学生的根本情况。每一个教师的教学风格是不同的,在反思过程中,要融入新方法、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语文更加高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储勇进.关注语言表达促升少年哲思——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为例[J].知识文库,2021(02):37-38.

[2]徐柱.得失寸心间,常思方有得——谈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J].新课程(上),2018(0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