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深层合作视域下的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6
/ 2

校企深层合作视域下的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分析

李伟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职教中心

摘要:中职数控教育是我国重要的高技能数控人才培养方式,也是提升国家制造业技术综合实力的核心内容。为了高效培养中职数控人才,不仅要让学生深度理解课本理论知识,还要有效借助企业的优势与资源,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校企深层合作;数控人才;培养分析;

引言

中职学校要积极推进校企合作,联合企业培育工匠型数控人才,结合企业数控机床岗位技能优化实训教学;邀请企业数控机床工、铣床工等参与教学,让学生跟随企业师傅学习数控机床操作技能;结合学校和企业资金、优秀师资力量打造实训基地,一方面是利用企业先进的数控设备开展实训教学,另一方面则是做好数控专业教学和岗位技能对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聚焦学生岗位技能训练,实施项目化教学,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机械绘图、数控机床编程和机床操作,提升中职数控专业学生岗位胜任能力。

一、校企合作在数控人才培养中的优势

首先,因受到教育经费及场地制约,中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规模较小且操作设备不足,与实际工作环境区别很大,同时实践教学资源严重匮乏,需要多位同学共享一台设备进行轮流实践,导致实践成果的不准确和时间成本的消耗。而相关企业拥有足够的工作场地和丰富的实践资源,中职院校可以通过和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相关实践资源给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实践教学。其次,学生通过在企业实训,在真实环境中对数控技术进行实践,对数控技能的掌握程度能够进一步提升,同时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目前,中职院校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弥补,而学生在企业的实训经验能够提升个人对数控技能的掌握程度,为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校企深层合作视域下的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

  1. 立足数控技术发展背景,开发全新实训课程

中职学校要全面了解数控行业发展趋势,联合企业研发数控专业实训课程,把最新型号的数控机床、数控铣床和数控镗床等融入实训教学中。例如教师可以企业数控机床工联合开发课程素材,一方面是了解企业最新型号的数控设备,编写详细的数控设备操作技术课程,另一方面则是要拍摄企业师傅数控设备操作视频,丰富实训课程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和企业师傅联合介绍数控机床编程流程,总结出:分析工艺—划出走刀路线—建立坐标系标注坐标—按格式写程序,为学生介绍绝对值编程(用X,Z表示),机床直径方向(X方向)为直径编程,X向的脉冲当量应该取Z向的一半,采用固定循环方式来简化编程过程。此外,教师还可以讲解数控铣床和镗床操作,数控镗床主要用来打孔,可以自动换刀,钻孔是一般用每转进给,滑枕伸缩距离比较长,可以固定零部件,加工表面精度比较高,可以对体积比较大的香体类零件进行钻孔。数控铣床主要用来对零件平面、内外轮廓、孔、螺纹进行加工,运用两轴联动来进行平面加工,运用三轴或多轴联动来加工零件曲面,让学生提前掌握这些数控设备操作技能。

  1. 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新机制

在当地教育部门和地方企业的支持下,打破传统的办学思路,将企业引进课堂,可以选取长期合作的数控加工和数控研发等企业商议共建合作办学,建立一批订单班,也可以引入多家企业进行联合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将企业和学校紧密结合在一起,学校和企业可以从签署订单班协议开始,逐渐深入合作,之后参与学校若干专业性极强的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最后学校可以和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这种全新的合作方式区别于传统的校企合作,企业在办学中拥有更大的权力,将参与学生的管理,可以从自身出发对招生、学生的职业发展、学生的就业以及相关专业建设做出规划和及时修正。作为学校,则可以解决学生就业这个大问题。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极度适合企业,可以做到简单培训后即可在相关企业上岗,将会受到广大企业欢迎。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要做到尊重企业,将其放在平等位置并赋予其相关权利。

  1. 丰富教育教学活动形式

中职院校校方和数控专业的老师应充分考虑到数控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前景,在完成课堂教学和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基础上,开展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数控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强化学生明确自己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严以律己的精神。还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以此提高学生未来就业的综合竞争优势。

(四)精心设计项目化教学方案,提升学生实操能力

中职数控专业教师要积极开展项目化教学,把教学内容转化为数控加工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机械零部件尺寸测量、机械CAD绘图、数控机床编程设计和数控加工等工作,让学生提前适应数控岗位工作职能。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双联齿轮加工项目,学生自由结组完成一个双联齿轮的制作,评选出加工最标准、平面最光滑的齿轮。各个小组的齿轮加工流程为毛坯热处理、齿坯加工、齿形加工、齿端加工、齿面热处理、精基准修正和齿形精加工等,各个小组可以自主设定齿轮尺寸和材料,学生需要运用铣刀先对齿轮进行倒圆处理,用铣刀高沿着工件圆弧方向进行摆动,每加工一个齿轮需要摆动一次,然后再把工件套在机床上的花键心轴上,把精车断面保持平整,数控机床在切削齿坯时,要先加工粗车齿坯的外圆区域和断面,留出1-2mm的余量切削好花键孔后,再次套上花键心轴开始进行精加工,参照齿轮图纸上的齿距、齿轮尖端尺寸和薄厚度等,最后把齿轮面抛光,完成双联齿轮加工实训项目。

结束语

中职数控专业教师要利用企业先进数控机床、铣床和数控加工中心开展教学,让学生掌握新型数控设备操作技能,把数控岗位技能、精加工工艺转化为项目化教学方案,全面提升学生岗位胜任能力,培养中职数控专业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为学生争取更多优质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 王鑫.校企合作背景下数控加工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6):96.

  2. 劳晓杰.校企合作模式下数控加工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资讯,2020,18(28):102-104.

[3]何凯.校企深层合作视域下的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J].湖北农机化,2019(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