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调查及优化研究—基于对居家养老APP的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6
/ 3


武汉市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调查及优化研究—基于对居家养老 APP的调查

李建华 宾思睿 李荣帝 肖文浩 张竣

湖北经济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增长,我国未来老龄人口数量处于逐步攀升状态,老年人养老问题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并且目前我国的智能养老模式成本相对较高,方式单一,效果不明显,对此问题提出相对解决方案是提高我国智慧养老新模式重要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从国内养老模式与国外养老模式进行对比,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来推动武汉的居家养老模式的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居家养老、智慧养老

一、武汉市民养老愿景调研分析

(一)养老社区

以武汉市武昌区园丁小区为例,我们团队进行了多方位的实地调研,包括:区内环境、周边环境、物业管理、走访居民四个方面。

在走访中,我们随机询问了24位本社区居民,以我们的调查问卷为大纲向其了解并总结得出了以下结论:1.由于是养老社区,所以社区中大部分老人都偏向于居家养老2.社区设施老化问题严重3.物业解决问题态度不积极。

(二)养老院

以武汉市江夏区宜家养老院为例。据我们与院内老人的沟通中得知,其中大部分老人都是因为子女因种种原因不得照顾才来养老院居住,养老院是其中大部分老年人的无奈之举。院内的老人长期与子女分离,且生活中身旁都是一些同样的高龄老人,且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也是35+往上,所以院内的整体氛围并不乐观。

问卷调查本团队通过线下养老社区实地调查,随机路人,校园师生以及运用网络制作线上问卷进行调查得到以下数据:

1)目前对手机的使用情况

年龄段

数量

熟练使用各类软件

能熟练使用微信、qq等社交软

仅能接打电话和看短信

只能接打电话

30岁以下(青年)

66

61(92.4%)

5(7.6%)

0

0

30~40(壮年)

69

40(58.0%)

21(30.4%)

8(11.6%)

0

40~60(中年)

187

107(57.2%)

53(28.3%)

13(7.0%)

14(7.5%)

60以上(老年)

139

14(10.1%)

30(21.6%)

30(21.6%)

65(46.7%)

可知虽然现在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熟练程度很低,但多数中、壮年人已经能很好地使用手机、青年人尤其擅长使用手机,可见未来养老产业在移动端大有发展前景和潜在客户。

2)目前或者期望的养老方式

年龄段

数量

居家养老

养老院机构养老

与子女同住养老

其他

30岁以下(青年)

66

53(80.3%)

7(10.6%)

5(7.6%)

1(1.5%)

30~40(壮年)

69

52(75.4%)

7(10.1%)

10(14.5%)

0

40~60(中年)

187

62(33.1%)

42(22.5%)

83(44.4%)

0

60以上(老年)

139

15(10.8%)

0

77(55.4%)

47(33.8%)

可知老年人和中年人更倾向于与子女同住养老,青壮年更倾向独自居家养老。总体来看越年轻的群体对居家养老的接受程度越高,可见居家养老将是未来养老的主流方式

3)是否接触过养老APP

年龄段

数量

接触过养老APP

没接触过养老APP

30岁以下(青年)

66

12(18.2%)

54(81.8%)

30~40(壮年)

69

28(40.6%)

41(59.4%)

40~60(中年)

187

75(40.1%)

112(59.9%)

60以上(老年)

139

52(37.4%)

87(62.6%)

可知1.没接触养老app的人仍占多数,有着广阔的未开发市场。2.壮、中年群体均有超40%的比率接触过养老APP,老年人接触养老app的比率超过能熟练使用手机和使用社交软件的比率和,说明养老app在这些群体中保持着相当的关注度。

4)是否需要一款养老APP

年龄段

数量

需要app

不需要app

30岁以下(青年)

66

50(75.8%)

16(24.2%)

30~40(壮年)

69

43(62.3%)

26(37.7%)

40~60(中年)

187

140(74.9%)

47(25.1%)

60以上(老年)

139

46(33.1%)

93(66.9%)

可知绝大多数青年、壮年、中年人表示需要养老app,而作为使用者的老年人却表示不需要养老app,这可能说明养老app存在缺陷不能满足养老需求,以及养老app普及程度不够,未能体现其价值。

二、养老APP调研

在线下,我们通过对目前市场上已经开始投放运用的养老APP如:来邦养老、养老易服务、医心养老、开封智慧养老、安心养老等进行了实际注册体验的方式来了解其中每个APP的运营模式和功能结构的异同,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安全:由于老年人属于易受骗人群,所以APP的注册使用要有一定的认证门槛来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许多的养老软件都可以直接免实名认证登录使用,安全系数不够高。且在软件内也存在许多金融类广告,无法辨别真假,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

(2)功能:居家养老APP需要有真正能够帮助到老年人便捷生活的功能,比如学习养生知识、上门服务、健康检测等针对居家养老群体的个性化功能,能体现出智慧养老与居家养老的有机结合。而目前的大多数软件功能重复单一,无法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需要。

(3)操作:居家养老APP的功能必须贴近老年人的生活,真正地有利于老年人使用,但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了许多的冗杂功能,比如推荐购买理财产品功能、推荐保健产品的功能等,这些盈利功能不仅不实用,而且难以监管,容易发生问题。

(4)实用:居家养老APP的功能必须贴近老年人的生活,真正地有利于老年人使用,但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了许多的冗杂功能,比如推荐购买理财产品功能、推荐保健产品的功能等。这些非必要功能难以监管,且不大实用。

(5)费用:由于老年人已经退休,经济来源有限,所以必须制定合理的服务费用。但在体验过程中许多软件里的服务费用十分高昂,普通的老年人难以支付,会影响软件的使用。

总结:目前市面上的APP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无论是安全性、功能的多样性、操作难度、实用性还是费用,都是导致现有的养老市场产生供需不匹配矛盾的原因,因此我们需要从这几个方面设计一款能真正便捷老年人生活的居家养老智能化APP,让居家养老APP贴近生活,真正走进我们老年群体的家庭之中,真正的助推我国的养老服务行业的创新性发展。

三、养老APP设计与运营

(一)养老APP设计

在养老APP的设计方面,本团队希望能构建一个连接老人、子女、服务行业三位一体的平台。它能利用社会调研结果和大数据分析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需要,从老人生理、心理等不同需求出发,整合医疗、餐饮、家政、娱乐等资源,为老人提供全面周到的优质服来密切照顾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在首页我们考虑到老年人对于手机的使用熟悉程度,所以设计的十分简洁明了,涵盖了APP的主要信息与功能;

搜索框:可直接输入关键词,寻找需要的服务或者功能。

信息推送框:每日推送软件的更新情况,以及天气气温,为老年人的衣食住行提供合理建议。

社交圈:是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社交圈子可以寻找居家养老的好友。

资讯:每日及时推送国家的新闻热点,了解时事。

在服务页面可以找到我们所有的服务功能,也可直接在搜索框内输入。

健康查询:该功能可以记录用户的各项身体指标,并以此为基础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安排。

订餐服务:用户或者子女可以为自己或者父母提供专门的订餐服务,并且会根据健康状况自动推荐食物,制定合理的菜谱,使老年人每天摄入均衡的营养。

生活购物:可输入父母身体的各种尺码、喜欢等数据,并且会自动根据季节推荐合适的衣物,或者生活用品。

(二)APP运营研究

1,项目推广

(1)大资本合作

在项目推广上,我们将采用与大资本企业或财团合作的方式进行推广。通过合作或合并融入的方式与其进行利益捆绑,合理使用大资本的平台和流量宣传进行我方项目的形象和功能推广。

(2)线上和线下的优惠贴息

在前期,线上我们将通过发放新人注册体验优惠券的方式进行部分项目的体验优惠,并以此作为宣传热点进行各大媒体平台如:抖音、快手、微博、微视等进行合作或流量投放来扩大知名度。线下我们将通过与地方养老社区进行协商合作,开展线下讲座,通过讲解目前我国养老问题的现状和国家政策,来引介我们项目的内容与优势,并发放线下小礼品和APP线下用户专享优惠券的方式来进行项目推广。

(3)政府合作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且人口老龄化严重,所以解决养老问题早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通过线下寻找地方政府高层进行沟通寻求合作或帮助的方式,让本项目进入大众视野的方式更具有权威和指导性。且如果与当地政府达成了资本合作意向协议,我方项目的资本运营的稳定性将会更进一步提升。

2,公信力问题

(1)注册门槛

a.针对用户注册

由于本项目的受众用户多为老龄弱势群体,所以对于APP的注册我们将会采用实名身份认证和动态人脸识别双重认证的方式设置注册门槛,且注册条件须法定年龄达到55岁;其子女可通过与已注册的老龄用户进行亲属关系认定和身份实名认证的方式进行捆绑注册。关于本APP的身份认证注册途径我们将采取与支付宝进行合作,并与芝麻信用评分进行捆绑来进行用户和APP服务人员信誉的记录与评估。

b.APP服务人员注册

所有服务人员都需进行实名身份认证和动态人脸识别双重认证,并提交相关职业证书或与其注册职业相关的履历证明并进行我方APP的人工身份审核。审核成功则可进入APP的APP服务人员版本并进行使用。

(2)平台监管

关于监管方面我们将采用用户和APP服务人员的双重监管

a.用户监管方面我们将会记录用户的使用情况监管以及在平台的敏感词汇监管,在尽最大限度给予用户使用自由和隐私保证的情况下做到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绿色文明平台

c.APP服务人员监管方面,我们将会记录各用户对于服务人员的服务后打分与评价进行评级排序,并对每月评级低于标准线的服务人员进行相关程度的处罚。

(3)人力资源

关于APP服务人员我们将采取线上单人审核和线下单位合作的方式进行资源获取。

(4)资本、政府公信力保障

通过吸引地方政府的投资和与知名大资本合作的方式来加强项目的公信力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现存养老APP存在的安全性差、功能不全、推广能力差等问题我们提出通过与大资本、政府合作来获得影响力和公信力,以完善的功能系统和界面设计来提高用户黏性,并引用互联网+技术解决安全问题的方案用来提供参考。完善养老APP的设计不仅能促进养老公司盈利,优化养老生态,还能造福老年人群体,为他们创造幸福便捷的晚年生活为子女们减轻压力,更能创造工作岗位,为社会分担养老压力并在最终在未来的老年社会中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人的养老之路。

参考文献

[1]高华,杜声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成为高龄老人居家养老有力支撑 [R].北京:中国妇女报,2021

[2]“中度老龄化”社会,我们准备好了吗[N],环球网[2020-10-29]https://mz.mbd.baidu.com/r/l54TkhaLu0?f=cp&rs=2295583429&ruk=PQnGgFtcJgKrUDLp6vt5UQ&u=583964b4c37b764f

[3]预计“十四五”中国老年人口将超3亿 进入中度老龄化[N],大众日报[2021-3-16]https://mo.mbd.baidu.com/r/l56kChGawo?f=cp&rs=561656330&ruk=PQnGgFtcJgKrUDLp6vt5UQ&u=87b778983ef22d17

[4]对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190373号建议的答复[EB/OL],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政府[2019-8-23]

[5]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2013-9-6]http://www.gov.cn/xxgk/pub/govpublic/mrlm/201309/t20130913_66389.html

本文是2021年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立项课题《武汉市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调查及优化研究》(RB019)的部分研究成果.

李建华18140684642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洋桥湖大道特8号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2本)


Shape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