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加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3
/ 2

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加腹直肌鞘 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

房玉荣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人民医院 麻醉科 ,  云南 昭通  657100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加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选在2020.12月-2021.12月,研究对象是这一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办法,将全体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其中有30例患者,一组为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加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对两组的应用效果展开比较。结果:在麻醉苏醒时间(手术结束到气管拔管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比较上,联合组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排气和药物应用剂量比较上,术后排气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药物用量联合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而言,采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加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方式,不但会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也会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值得运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加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伴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麻醉形式也变得丰富,手术过程中采用麻醉,可直接缓解患者的术中、术后疼痛,让手术更为顺利的完成[1]。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属于目前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的有效办法,此种手术不仅安全性比较高,同时术后副作用少[2]。但是,在术中进行麻醉时,由于麻醉方式的不同,也会涉及到多种影响因素,致使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不佳[3]。基于此,本研究中主要探索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加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运用效果,现把研究所得数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0.12到2021年12月收治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中,按照疾病诊断表现筛选共计60例患者参与本次实验中。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联合组30例,对照组30例。联合组中的30例患者,男性病16例、女性病患共计14例,其患者年岁范围25-69岁之间,年龄中位在(47.30±6.66)岁;对照组中的30例患者可见男病患17例、女病患共计13例,其患者年岁范围30-70岁之间,年龄中位在(53.50±6.75)岁。从两组年龄资料、性别资料上来看,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两组患者本人或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入组剔除:①精神疾病;③对麻醉物药过敏;④严重心肺疾患。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给予舒芬太尼0.3ug/kg、丙泊酚2--4mg/kg或依托咪酯0.3mg/kg、苯黄顺阿曲库铵0.15mg/kg,气管插管。术中予以丙泊酚4-6mg/kg/h加瑞芬太尼0.2-0.5ug/kg完成麻醉维持。

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加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在具体实施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超声引导使用0.375%罗哌卡因50ml分别在双侧腋前线肋弓与髂嵴连线中点腹横肌平面各注射15ml,双侧腹直肌鞘剑突下、脐上各注射5ml。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的术后疼痛情况,术后0h、8h、16h、24h的VAS评分;观察两组的术后排气和药物应用剂量。

1.4统计和分析

数据处理为SPSS20.0软件纳入研究数据,t值检验,通过(x±s)表示;x2值检验,通过率(%)表示,判定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麻醉苏醒时间(手术结束到气管拔管时间)

对照组平均时间15±5分钟,联合组平均时间5±5分钟

2.2VAS评分

对照组患者术后0h、8h、16h、24h的VAS评分分别是(5.21±0.57)、(3.88±0.35)、(2.44±0.62)、(1.77±0.51),联合组患者术后0h、8h、16h、24h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分别是(4.01±0.17)、(2.55±0.17)、(1.38±0.50)、(1.10±0.18),t值分别为11.0500、18.7219、7.2893、6.7854,P值均<0.05,联合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2.3术后排气和药物应用剂量

联合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5.42±0.12)h,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5.43±0.13)h,联合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依次为(1221.56±43.44)mg、(3213.57±55.30)ug,对照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依次为(1332.71±48.93)mg、(3957.96±62.08)ug。在首次排气时间比较上,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两组比较上,t值依次为9.3044、49.0409,P均<0.05,对照组药物使用剂量高于联合组。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微创手术,其造成的创伤不是很大,但是也要选用合理的麻醉办法,全身麻醉就是常见方式,此种麻醉形式虽然能够满足手术需要,但是由于药物应用剂量大,也会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风险[3]。当下,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加腹直肌鞘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的运用较为广泛,不仅麻醉效果理想,同时患者术后的疼痛感也会有所减轻[4-5]

本次研究中,联合组采用了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加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了单一全麻的方式,经比较,分别麻醉后,联合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药物使用剂量上比较,联合组也要低于对照组,这也直接表明复合麻醉的办法更加适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也会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加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其相较于单一的全麻效果更佳,值得运用。

参考文献:

[1]钱焕丽,李元海,何川. 瑞马唑仑与咪达唑仑对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1,42(6):704-707,712.

[2]陈慧娟,张伟,李磊,等. 腰方肌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影响[J]. 临床军医杂志,2021,49(8):918-920.

[3]王晓辉.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7):88-89.

[4]孟小刚. 不同全身麻醉方式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价值研究[J]. 甘肃科技,2021,37(7):131-133.

[5]李明. 喉罩通气麻醉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0):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