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高产种植技术及应用推广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3

花生高产种植技术及应用推广实践

韩明娟

日照市五莲县于里镇便民服务中心 262318

摘要:花生属于豆科作物,其根瘤菌是一种活的微生物制剂,能固定土壤空气中的游离氮素,以供自身所需的氮素营养,根瘤菌固定的氮素十分充足,能满足花生生育期需氮量的50.9%~78.2%,对花生的生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以下对花生高产种植技术及应用推广实践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花生高产种植技术;应用推广;实践

引言

花生是中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之一。花生仁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脂肪、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3。相较于其他干果,花生仁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是人体的脂肪来源。同时,花生也是一种不错的食材,可以跟杂粮一起煮成杂粮饭,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是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1花生种植概述

花生是蝶形花科落花生属一年草本植物,油料作物中花生脂肪含量仅次于芝麻,花生油富含亚油酸对促进人体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降低人体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花生壳占花生质量的30%左右,花生籽仁内种皮占3%,胚芽占3.5%,花生中营养成分集中于花生子叶含油细胞中,花生被世卫组织推荐为21世纪最佳护脑食品。花生原产于南美秘鲁一带,世界上花生每年种植面积在220万公顷以上,主要分布于南北纬40°之间地区,主要集中于东亚温带半湿润季风带,非洲半干旱热带[1]。花生主要种植区分布于五大洲,亚洲种植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1/2,欧洲种植面积最小。世界上花生每年种植面积在220万公顷以上,主要分布于南北纬40°之间地区,主要集中于东亚温带半湿润季风带花生约16世纪传入中国,19世纪末花生在中国种植面积扩大,目前我国主要产区有冀鲁豫等地。中印是世界上花生生产大国,种植面积保持领先地位,中国花生总产量自90年代超过印度一直保持世界第一位置。花生油是传统食用植物油,花生种植面积在五大油料作物中仅次于油菜,80年代中期,我国花生产业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后花生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花生产品出口国。油料作物中花生出油率高达45%,转基因大豆出油率为18%,花生中油酸含量达50%以上,对人体高血脂有降低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消费国,中国花生油年产量全球总量的40%,是世界上花生油最大消费国。中国花生油大多经物理压榨工艺制取,能保证花生油天然品质,符合中国人对食品绿色品质追求。花生产品品质受到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的影响,加强对花生科学种植管理对提升花生品质,促进我国花生作物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花生种植技术发展趋势

传统花生种植模式较为传统,仅能小范围地提高种植效益。而现代花生种植技术强调多种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例如可以与家禽家畜饲养形成有效的肥料循环,延长花生产业链,降低花生种植污染、提高花生经济价值。另外,新时期的花生种植还强调拓展地方产业链条,对于区域性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模式下的花生种植效率较低,种植户会采用化肥及农药提高花生病虫害能力,但其中的有害元素也会对于人体健康产生威胁。新型花生种植技术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农作物有害物质残留较少,花生种植技术推广对于提高花生的食用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农耕生产模式及化学药品的滥用,使得土地资源更加紧张,土壤质量逐年下降,因此采用科学的花生种植方式,有助于保护耕地资源,符合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3花生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3.1选用优良的花生品种

要想花生种植实现高质、高产,不仅要选择合适的土壤、科学的技术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选用优良的花生品种也很关键。所选种子,必须要有较强的抗逆性,还要有较强的抵抗病害的能力。山东省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而且土地质量也很高,应该选用开花时间集中、抗倒耐肥、增产潜力大的花生品种。另外,在选购种子的时候,必须要从正规企业选购,这样可以很好地保证种子的质量。

3.2种植地的选择

具有高产的花生种植地,需要保证种植的无公害和肥力充足。这就需要在选择培育高产种植技术花生种植地时,根据无公害生产技术相关规定和法则,选择具有优良水质大气和土壤环境进行花生高产技术培育。同时要保证这些种植地周围的污染系数低,使土壤能够适应于花生产物的种植。除此之外要注意考虑花生种植时的一些条件。要保证地势平坦,利于灌溉、保证土壤肥力充足和病害少。只有选中合适的种植地才能使花生高产种植技术在进行栽培时能够运用多种技术进行培养,以保证花生高产种植技术的运用。

3.3合理播种

首先,花生应在初春天气回暖时播种,一般在4月份~5月份,加快种子发芽。其次,施加底肥,选择土质疏松且透气性良好的土壤种植花生,在原本土质中增加适量细沙,施足底肥。一般应根据比例施加过磷酸钙、钾肥等,并辅助增加铁、硼、钙等微量元素肥料。播种后覆盖5cm的土壤,并覆盖地膜保暖。再次,合理密植,穴距保持在7cm~15cm,8000穴位/667m2~9500穴位/667m2。种植时应尽量选择垄作栽培技术,以充分利用光能,提高花生产量。最后,合理确定播种深度,尽量控制在5cm左右。实际种植期间应遵循“干不种深、湿不种浅”的原则,合理调整种植深度。若种植在沙土地时,应适当增加种植深度,但最大也不能超过7cm。而黏性较大的土壤应尽量浅种,但最浅也不得小于3cm。

3.4生产栽培技术

在对花生进行品种选择时,必须要首选高产的品种,同时考虑抗病虫害较强和适应能力强的品种。在对花生种子进行处理时应当每天晾晒三到四小时,连续持续五天,然后再除去花生壳,并且对去壳种子进行等级划分,筛选出破伤的种子,使得种子能够和各个方面要求充分满足。另外,在进行播种以及密植栽培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合理性,通常在南方的春花生应当控制土质温度在15摄氏度以内,同时控制播种时间在二三月份更易达到高产。在具体种植过程中,耕地包沟应当在80厘米的地方起畦,每畦中两行,行间距控制在二十厘米,穴距16到18厘米之间,另外还应当施用专用复合肥料。

3.5整地施肥

要想实现有机花生的高产,就需做好整地工作。在播种前,相关人员需将种植地耕翻高为5cm、宽为2m的沟,土壤中需保证水分均衡,切勿出现块状土块,保持土质细腻、松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还需适当加入钾肥、有机肥,保证种植地肥力良好。在种植前,相关人员需将药剂与种子进行充分搅拌,之后再播种,这样可以切实提高有机花生防虫、防烂能力,保证种子营养充足。相关人员需准备好有机肥料,在恰当时机进行施肥,保证施肥均匀。每沟土壤需深耕25cm以上,在耕种时施加有机肥。

3.6麦套花生技术

麦套花生,顾名思义,就是花生和小麦套种,在收割冬小麦之前,将花生套种在麦垄中。该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土地利用率,实现花生、小麦双丰收。小麦和花生套种的时候,应使用大垄宽幅,增加播幅。使用该项技术,会让花生的生长周期延长,大约会延长至5个月,和中晚熟春播花生差不多,因而,应该积极改善光照条件,大大降低前期和小麦“争夺”光照、后期气温不高两个因素产生的影响。当花生生长进入中期时,要适当追肥,确保花生中期生长有足够的“后劲”,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花生的产量。花生和小麦套种的时候,花生要选中熟、产量高、果实大且具有很好的耐阴性的品种;小麦要选秸秆矮、紧凑型、产量高且生长周期短的品种。为了尽量不让小麦和花生争夺光照,应在土地面积得以充分使用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行距。在小麦穗数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边际优势,可更好地实现颗粒饱满、麦穗较大、麦粒数量增加、小麦增产的目标。

4花生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推广策略

4.1建立示范性花生种植基地

现代花生种植不仅符合当前的市场发展规律,同时也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手段,但是很多农业种植户一直无法转变观念,认为花生种植会大量消耗人力及物力。针对这样的问题,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建立示范性绿色花生种植基地,让更多花生种植户了解花生种植优点及市场效益,通过引导性的种植示范帮助花生种植户转变传统的种植观念。

4.2完善种植扶持体系

一方面,应利用科学技术提高花生产量,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花生科研的投资力度,通过财政投资保证花生绿色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还应重视良种繁育工作,融合科研、种植、加工、贸易等环节,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区域化生产。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应兼顾应用与基础研究,健全花生科研与农技推广体系,通过农技推广模式的中介作用,优化资源配置,以尽快将农技科研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至花生种植方面。另一方面,应构建可行的花生种植补贴体系,分类试点对农民直接补贴,逐步扩大补贴范围。同时,对于花生种植的重点区域,还应适当增加补贴试点,以达到明显的增效与增收效果。除此之外,还应采用花生良种补贴,鼓励更多农民种植单产效益高、质量品质佳的花生新品种。

4.3地膜栽培,增加产量

地膜栽培种植技术能促进花生高产,选择具有保湿、保温、肥地的地膜将移栽的花生覆盖起来,通过地膜覆盖调节花生生长环境的水、热、气、养,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为花生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花生发芽和幼苗生长。有关调查显示,同等条件下,地膜栽培的花生比露地栽培增产100kg/667m2,而且地膜栽培的花生能更早上市,增加了经济效益。另外,应用花生综合高产栽培技术也非常重要,可以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根据花生的实际种植情况,科学应用各种花生种植技术,配套综合推广,实现花生增产增收,达到帮助种植户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4.4推广良种,适时旱播

在花生种植中,要想使花生高产,就要选择优良的品种。良种是高产的基础,选择优良的花生品种能保证花生生长健壮、英果多、果糖大、抗逆性强。从我国花生种植情况来看,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最佳播种期为2月至3月中旬,长江流域春夏花生交作区的适宜播种期为3月至4月下旬;北方大花生区以及花生产区适宜播种期多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另外,在选择好优良品种后,还需要选择适当的播种时机。如果过早播种,气温低,花生种子不能正常发芽,可能出现出苗慢的情况,也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如果种植较晚,南方产区处在高温多雨环境下,花生容易结荚少;中部和北方的花生,特别是普通花生,会影响荚果发育和养分积累,导致饱果率、出仁率和含油率低,降低花生产量和质量。因此在种植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的花生时,需要让花生在夏天躲过高温伏旱,并在最佳生长期增加营养物质的积累,形成大果穗,保证花生高产。

结束语

花生具备较高的种植价值与经济效益,为了实现花生的现代化种植,提高质量水平,应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方法,做到科学选种、整地、播种等。同时,科研人员还应加大花生种植技术的研究力度,为老百姓传授更多的种植经验,加快植株的生长速度,兼并获得社会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仁林,罗启萍,陈诗凯.绿色食品花生种植技术规程[J].种子科技,2021,39(22):33-34.

[2]刘宝刚.花生高产种植技术措施与病虫害问题的防治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9):186-187.

[3]张海腾.花生高产种植技术浅谈[J].食品界,2021(09):109.

[4]石珊珊.河南新乡市花生种植中的问题与优化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21,41(26):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