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

秦彩云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202


摘要:为做好高校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应对工作,解决心理危机干预专业人才不足、相关知识普及度不够、资源分布不均衡和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本文以《精神卫生法》为依据,建立校内“四级”网络,家—校协同机制,联合校外和医院资源,采取线下、线上混合模式,构建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提升高校心理危机预防效果和应对能力,构建和谐校园,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心理危机;预防;干预;

社会多元化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导致大学生压力日益增加,心理危机事件频发,大学生心理危机已成为影响高校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心理危机干预也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研究显示,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每年自杀率可以降低约20%。因此,高校需构建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当前,在实践探索中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获得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构建适应新时代特点和大学生需求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势在必行。

一、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

自2005年始,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高校要加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努力构建并完善各种危机干预机制。高校逐渐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机制建设、队伍培养和工作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人才匮乏、心理危机知识普及不佳、心理危机资源不均衡等问题。

1. 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人才匮乏。

目前,高校基本均具备心理危机干预小组,成员包括学校领导、学生处或心理中心负责人、学校医院负责人、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心理教师和辅导员等。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人员主要依靠工作经验,多数不具备心理危机专业资质,专业水平良莠不齐,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专业水平总体不高,导致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专业性不足,效果欠佳。

2. 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宣传普及不够。

近年来,高校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以线上、线下形式开展多种心理危机知识宣传,但是在对某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知识调研中发现,了解心理危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生不足54%,学生心理危机知识显著不足,心理危机素养偏低。而心理危机干预的核心是“助人自助”,就是被干预者在心理专家的指导下依靠自身的力量走出危机,被干预者缺乏必要的心理危机素养,给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造成诸多困难。

3. 心理危机干预资源分布不均衡。

我国高校数量众多,不同高校之间心理危机干预资源分布不均衡。在专业人员数量和水平上,高水平院校与地方院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高水平院校队伍充足、专业技术水平高,地方院校师资不足,专业资源上的差异造成危机干预工作重视程度和质量上的差异。

4. 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不完善。

我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经过多年发展,逐步探索建立起心理危机干预全程、全员、协同和立体干预机制,但是仍存在注重消极干预、后期干预和单一干预的问题,重视对已发生危机群体的干预,且以辅导员、心理教师和专科医生参与为主,未建立积极干预、前期干预和协调干预的完善机制,即对全体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前开展主动的预防性干预,发生问题能够调动多方资源主动参与。消极、后期和单一干预造成危机干预工作存在被动、滞后和资源不足等问题,不能促进和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

1. 清晰界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界限。

根据《精神卫生法》要求,界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界限,明确心理危机干预的范围,制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制度,并在《精神卫生法》指导下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明确高校心理咨询师的职能定位,制定高校中大学生心理咨询细则和心理危机干预准则。明确心理咨询的服务职责、哪些学生需要转介和启动危机干预以及标准化的细则,这样有助于提升心理危机干预的精准性。

2. 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的四级网络。

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寝室”四级危机干预网络,层层联动,实现心理危机工作网格化。寝室作为心理危机工作的基本单元,寝室长作为四级联络人和负责人;班级心理委员是三级联络人和负责人;学院辅导员是二级联络人,负责学生工作的领导是二级负责人;学校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心理健康中心主任或学生处负责人是一级联络人,学校领导是一级负责人。四级网络保障心理危机工作实现全覆盖,在危机干预中保证问题发现的及时性,并充分调动朋辈力量,发挥朋辈年龄接近、生活接触密切等特点,及时发现心理危机的预兆。学校对四级网络负责人逐层开展专业培训,使心理委员和寝室长具备宣传心理危机相关知识和发现心理危机信号的能力;辅导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危机处理、及时识别和转介的能力;学校心理危机小组要具备完善的心理危机评估和指导、危机处理和协调工作的能力。另外,明晰各层级危机干预网络的工作职责,建立畅通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网络,保障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发现和解决。

3. 探索家—校联动的心理危机工作模式。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目前以学校为主体,主要依靠辅导员或者心理教师,辅导员和心理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在心理危机的评估和指导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只依靠一股力量容易给干预者造成单枪匹马、被干预者造成孤立无援的感觉,影响干预效果。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提升家长心理危机素养提供契机,利用互联网开展家长心理危机及心理素养培训,提升家长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相关知识,将家长纳入学生心理素养保障队伍。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充分发掘家庭资源,丰富心理危机咨询体系,建立畅通的家—校协同机制,将家长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主体之一,提升家长的责任意识。建立畅通的家—校协同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提升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正向功能,这样会丰富心理危机资源、扩宽心理危机工作路径、促进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解决。

4. 建立医、校结合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调研显示,多数的心理危机与精神疾病相关,对精神疾病药物治疗是必要的,医生要具备更好的处理措施,医院要有更完善的监护环境。为了更好地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学校要加强与专业精神科的合作。学校可以尝试建立“1+1”“1+N”或者“N+N”的医校合作模式,高校可直接与一家或者多家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学校也可通过地方组织与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合作医院为学校学生就诊建立绿色通道,学校和医院各确定1~2名联系人,联系人为学生就诊建立联系,建立学校发现危机请医生评估、医生发现危机及时通报学校的畅通信息沟通渠道,提升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的效果和效率。合作医院和学校之间还可开展人员交流、工作交流等,邀请专科医生对心理教师、辅导员和心理委员等开展心理危机相关知识培训,提升学校心理队伍的专业素养。学校可建立线上、线下咨询平台,医生定期出诊,提升学校心理服务的专业性。医校结合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使高校获得优质的精神医学服务,医院获得预防与康复工作空间,最终保障学生心理危机的解决。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精神卫生法》为依据,构建危机干预校内“四级”网络,保障工作的覆盖面和深度;充分挖掘家庭、校际和医院资源,丰富心理危机资源体系,解决师资力量不足和不均衡的问题,提升高校危机干预的质量;充分发挥线上教育高效、便捷等优势,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线上平台,扩大心理危机干预的覆盖面,提升干预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另外,社区资源、社会专业机构资源链接要进入学校,实现全社会联动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为构建和谐校园和提升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持续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永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应对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4):486-489.

[2]吴冉,王宇景,陈江媛.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中家校沟通的困境与应对[J].中国学校卫生,2017,3(1):106-108.

[3]董晔,贾芷莹,王建玉,等.情境学习对心理危机干预技能提升效果的评价[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39(5):539-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