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疗术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作用机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蒙医疗术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作用机理探讨

张仓布

内蒙古兴安盟蒙医院 内蒙古 兴安盟 137400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蒙医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遵照随机分配选择分为对照组(n=100),观察组(n=100)。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用阐述蒙医传统疗法治疗。结果: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运用蒙医传统疗法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蒙医传统疗法;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双侧或者是单侧的神经根被刺激或者是受压而导致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对患者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在治疗该疾病过程中,通过蒙医温针以及针刀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借助于针刀以及温针部队加温而很好地刺激患者的神经根,进而可以顺利传递到患者对的病灶位置,能够尽快促使患者有效解除淤结,进而疏通白脉以及行气等。蒙医传统疗法主要包括放血疗法、灸疗法、针刺疗法、敷疗法、阿尔山疗法、涂擦疗法、涂摩疗法、推拿疗法、喷酒疗法、震动复位疗法、拔罐疗法、色布苏疗法、皮疗法、羊砖疗法、羊粪疗法、沙疗法、盐-沙疗法、佩带碗疗法、缠绕疗法、包缠疗法、贴敷疗法、熏疗法、蒸汽疗法等。神经根型颈椎病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变所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相应神经分布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总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中国神经根型颈椎病指南中的相关标准。依据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中男50、女50例,年龄45-67岁,平均(54.1±4.2)岁;病程3个月至8年,平均(3.4±1.2)年。对照组中男50、女50例,年龄50-67岁,平均(55.1±4.3)岁;病程3个月至10年,平均(4.1±3.1)两组患者在基础资料上的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被告知此次研究目的同意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1粒/次,口服2次/d,舒筋活血胶5粒/次,口服3次/d。根据患者病情加减用药量,常规西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观察组主要以放血疗法、灸疗法、针刺疗法为,根据病情增加拔罐法、推拿疗法、运动疗法等。针刺以颈椎穴1、颈椎穴2、颈椎穴3、颈椎穴4、颈椎穴5、催眠穴、赫依、虎口穴、食指间穴、强身穴为主,10 d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一个疗程,本组患者均得到一年以上的随访,其中对照组有16例未愈,观察组有9例未愈。

1.3 评判指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中的《骨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疗效评价标准疗效评价标准。治愈:原有各种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观察组共有91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患者共有84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84%,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双侧或者是单侧的神经根被刺激或者是受压而导致的。该疾病的表现情况和脊神经具体分布相同的运动、感觉和反射障碍等。在临床中具体表现情况如下:第一,在颈部的症状主要是视引起根性被压迫而导致的,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髓核突出而导致的,同时局部出现窦椎神经而直接刺激,此时还会伴随疼痛感;第二,根性髓,该情况比较多见,具体范围和受到累椎节分布的区域相一致,在患者中主要表现为手指麻木,或者指尖感受出现过敏的情况等;第三,根性肌力发生障碍,最为显著的就是前根受到压迫,而且早期主要是肌力张力逐渐增加,然而该情况会快速减弱,主要的范围主要是脊神经可以支配的区域。

3.1颈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颈椎病的基本病因是颈椎退变及骨质增生,而颈椎间盘退变是颈椎退行性改变的根本原因,其结果是导致脊柱不稳。椎间盘高度的减少导致椎间盘在椎体间向各个方向膨出及其矢状径的增加。微观不稳定性导致在脊椎终板水平的反应性骨质增生。从而这些退变及增生造成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即机械压迫学说、颈椎不稳学说、血液循环障碍学说等机制。蒙医学认为颈椎病属白脉病范畴,是由于过度劳累、跌扑挫伤、损伤劲筋,或长期受湿中寒,气候骤冷阴湿外因等因素影响“精与糟的分化过程”使赫依、琪素及希拉乌苏增多凝聚于劲筋脉及上肢白脉,致气血运行受阻,局部肌肉痉挛,血脉不畅而发病,导致疼痛和活动障碍。

3.2治疗机理

针刺拔罐放血:针刺拔罐放血能使局部气血畅通,消肿疏通筋脉,消除恶血及希拉乌苏而达到引病外出,通白脉、行气血之目的。正符合现代临床研究保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作用目的即加速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扩张患部周围的血管,改善微循环,消除或减轻神经根的水肿与局部的无菌性炎症及排出致痛物质,同时也降低病变变软组织内压,消除压力刺激。

推拿:手法推拿具有舒筋活血、通络、散结、消肿而消除希拉乌苏,改善气血运行,润滑关节及矫正关节紊乱、复位、顺筋、解症止痉等功效。符合现代医学的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使椎间隙增宽,增加盘外压力,降低盘内压力,使椎间盘产生负压形成回吸力,还纳突出的髓核,改变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调整颈椎关节的力学平衡关系,改变颈部脊柱内外不平衡状态,解除颈肌痉挛,调节颈神经通道,松解神经根粘连,促进修复和恢复等有关观点。

温针疗法:温针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的作用,温针以热效应而扶火燥希拉乌苏,散寒除湿,理气活血,舒筋络,调节赫衣、琪素运行功能。正符合通过针刺的刺激和热针在体内病变周围的热效应可使突出的髓核蛋白质变性,由于髓核含有约80%的水分,经热针治疗后同时可发生障碍的微循环得以全面改善,加速脱出髓核水分的吸收,使髓核迅速脱水进而萎缩变性,体积缩小,从而减轻和消除压迫症状。热能降低肌中传出神经纤维兴奋性,使牵张反射和肌张力下降的机理。

蒙医传统疗术是针对颈椎病患者的传统治疗手段,通过针刺疗法的方式能够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并且在刺激后能够让体内分泌多巴胺等物质,并可刺激脑腓肽神经元,兴奋粗纤维,因此可起到镇痛效果。另外也能够解除痉挛,松解黏连,可更好地消除由于神经根浸润导致的充血和水肿症状。因此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时,使用蒙医传统疗法治疗能够取得更加有效的治疗效果。蒙医疗术综合治疗法是非手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疗效确切,花费少,不良反应小,患者易接受等优点。这些方法的治疗机理可以总结为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神经根炎症和水肿,松解粘连,改善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解除神经根压迫,恢复颈椎脊柱生理状态,重建颈部脊柱力学平衡,缓解肌肉痉挛,增强肌肉的兴奋性,预防和治疗肌肉萎缩。但上述综合疗法存在实验及治疗机理研究薄弱之处,因此要运用现代科学的验证方法来明确其治疗机理,从而建立一套公认的和权威的标准,以规范蒙医疗术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应用。

本次研究也显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使用蒙医传统疗法治疗,其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使用蒙医传统疗法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阿古拉,布仁达来,乌仁图雅.蒙医药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0.

[2]郭梓鸿.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针刺研究进展[J].现代养生,2015,31(2):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