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项目沟通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09
/ 2

国际合作项目沟通方法研究

谢君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世界发展的趋势,国际合作愈加紧密,国内外企业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由于中外在文化、语言、背景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开展合作与沟通就显得极为重要,沟通的方式与效果也对项目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国际合作项目工作中影响沟通效率的因素,结合国际合作项目的特点,对国际合作项目中的沟通管理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关键词:国际合作;项目管理;沟通管理

1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世界发展的趋势,国际合作愈加紧密,国内外企业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国际合作项目,由于自身的特性,面临的经营环境具有一定差异,同国内合作项目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根据国际合作项目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沟通方案,是提高沟通效率,促进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2 国际合作中沟通管理的重要性

沟通是国际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沟通可以促使项目顺利推进,节约项目的经营成本。如果沟通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国际项目管理困难,项目执行出现问题。在国际合作项目中,双方公司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无法经常面对面展开沟通,往往只能通过邮件、传真、电话会议等方式开展沟通,一次决策往往需要通过数封邮件和电话沟通才能达成一致,加之双方公司可能存在时差,如双方无法有效的管理沟通,最佳的决策时机往往在沟通等待中错过,因此如何有效的管理沟通在国际合作项目中尤为重要。

3 国际合作项目中影响沟通效率的因素

3.1 地域影响,沟通渠道有限

国际项目合作双方所在地地域跨度一般较大,通常还存在时差,鉴于种种因素,所以经常采用邮件、聊天软件等网络方式或电话进行沟通。这种沟通方式并不直面,且有效信息反馈时间较长,难以把控。如在涉及技术指标或工艺这类较专业化问题时,最理想状态为合作双方现场面对面地对工艺进行剖析,各抒己见,从质询到意见统一。而在实际工作中,双方往往无法实现实时沟通,从而导致解决问题的进度被拖缓,影响项目执行进展。

3.2文化与语言差异

在项目沟通中,需要尽力预防理解错误和沟通错误,作为沟通过程的一部分,发送方负责信息的传递,确保信息的清晰性和完整性,并确认信息已被正确理解;接收方应负责确保完整地接收信息,正确地理解信息,并需要告知已收到或作出适当的回应。在发送方和接收方所处的环境中,都可能存在会干扰有效沟通的各种噪音和其他障碍,在跨国合作项目中确保信息的正确接收尤为困难。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沟通方式等存在一定的差异,若缺乏对国外企业理念、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深入了解,往往在项目管理中会出现沟通不畅、管理效率下降的情况,从而导致项目无法顺利进行。此外,语言问题在国际合作交流中向来就存在,在工程技术领域的技术合作中更为突出。只有双方克服语言带来的沟通障碍,才能确保信息被正确发送和接收,确保收到信息的反馈。

3.3沟通机制不完善,沟通随意性过大

沟通作为一门艺术,不但需要参与沟通的主体有着语言表达的能力,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和技巧,利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完成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而企业管理沟通更是需要明确规范,利用制度约束沟通行为,并为各项沟通活动和管理活动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现阶段,在国际合作项目中,没有针对管理沟通工作设立明确的规范,对于需要沟通的内容,选择由上级领导直接下达的方式,使沟通的随意性较大。部分沟通活动更是由管理者主导,完全凭借自身的喜好来进行沟通。这种带有明显个人色彩的沟通方式,不但没有规则和制度可言,缺少制度约束的沟通内容和行为,还存在严重的错误和问题。这种沟通行为的实施,不但难以有效传达信息,对于存在的问题不但不能解决,相反还会使部分与问题相关的人员产生内心的疑惑感及负面的情绪,体现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工作任务落实不到位,工作效率日益降低,影响企业内部运行状态,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下的发展造成影响。

4 沟通问题解决方法研究

4.1 引进现代化沟通技术,创新沟通渠道与方式

为进一步优化国际合作项目沟通工作,企业应紧跟时代发展脚步,迎合全球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积极引进现代化沟通技术手段,不断拓展与创新企业管理沟通渠道和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沟通机制创新提供重要保障与支持,以此来提高企业管理沟通时效性与效率,有效解决传统管理沟通模式中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相关企业应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企业管理沟通机制,进一步实现自身沟通渠道与方式的变革。

国际合作项目一般所采用的沟通方式为网络通讯及现场会议两种,也有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驻派方

式。企业应根据项目自身需求及特点来找寻最高效、最适宜的沟通模式。此外,多途径整合企业管理沟通渠道,适当增加一些新型、高效率的沟通途径,更好地履行沟通职能,实现管理沟通战略目标。

4.2 增强相互了解,缩小文化差异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也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国际合作项目双方企业的交往,无疑也是两种不同文化间的碰撞。正所谓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调研了解对方的民族习惯、法律法规、企业文化等内容对有效的沟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应注重培养员工与外方人员的同理心,可通过培训、文化交流等方式将双方间文化差异缩小化,这也是尊重对方的一种表现。了解外方的社交礼仪和风俗习惯,避免在沟通中出现尴尬的局面。充分考虑外方的沟通方式和做事方式,有针对性的做好沟通前的准备功课,这将为达到预期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4.3 健全沟通制度体系

积极建立健全企业管理沟通制度体系,对于推进企业沟通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形成制度化约束机制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相关企业为进一步解决管理沟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积极建立关于优化企业管理沟通工作的制度化体系,为管理沟通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保障。首先,需结合目前沟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的沟通管理规范,管理规范的制定应针对企业管理人员与先进职工进行规范管理。可通过加强管理人员与先进职工的沟通能力培训力度,加大新进人员沟通能力评审与考核,针对性实施沟通能力培训方案,推进和提升沟通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其次,应积极建立完善的沟通反馈机制,促进上下级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真正发挥管理沟通价值。除此之外,企业管理人员还可通过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内部制定的管理沟通政策制度,结合自身企业文化、管理特色与发展目标,取之优势,避之缺点,重新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制度体系,以此来保障自身所构建的管理沟通政策制度符合自身发展需求。

5 结束语

国际合作中良好顺畅的沟通是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如何处理好沟通问题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以上只是本人通过一些工作实践对国际合作工程项目中沟通管理的初步探析,国际合作工程项目中的沟通管理虽然也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项目的不同情况灵活实施,但确实也有许多共性可循,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去探索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明宇. 中方管理人员视角下的在华跨国企业管理沟通问题研究[J]. 时代金融,2018:156+158.

  2. 周静瑜.沟通管理在国际化项目中的应用[J].中外建筑,2014(5):106- 108.

  3. 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5):362.